分享

天齐庙?狱神庙?岳神庙!!!

 风临酒把2 2017-02-11

    《石头记》(《红楼梦》)第八十回,出现一个大家不为留意的地名“天齐庙”:
【文本】此时宝玉已过了百日,出门行走。亦曾过来见过金桂,“举止形容也不怪厉,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的人,焉得这等样情性,可为奇之至极”。因此心下纳闷。这日与王夫人请安去,又正遇见迎春奶娘来家请安,说起孙绍祖甚属不端,“姑娘惟有背地里淌眼抹泪的,只要接了来家散诞两日”。王夫人因说:“我正要这两日接他去,只因七事八事的都不遂心,所以就忘了。前儿宝玉去了,回来也曾说过的。明日是个好日子,就接去。”正说着,贾母打发人来找宝玉,说:“明儿一早往天齊廟还愿。”宝玉如今巴不得各处去逛逛,听见如此,喜的一夜不曾合眼,盼明不明的。
  次日一早,梳洗穿带已毕,随了两三个老嬷嬷坐车出西城门外天齊廟来烧香还愿。这庙里已是昨日预备停妥的。宝玉天生性怯,不敢近狰狞神鬼之像。这天齊廟本系前朝所修,极其宏壮。如今年深岁久,又极其荒凉。里面泥胎塑像皆极其凶恶,是以忙忙的焚过纸马錢粮,便退至道院歇息。
      
     这个空间场所“极其宏壮”、“极其荒凉”,作者可以刻意用了两个“极其”来铺垫这个大观园以外建筑,一般情况,庙里是僧侣居住场所,而我们的故事中,明明是来还愿的,不见庙里有和尚尼姑,反而是“当家”的是“老王道士”,混迹江湖的“王一贴”。

     开始有些纳闷,一次偶然机会,闲逛到华亭老街(上海松江)“東嶽廟”,发现执事也没有和尚僧侣,忽觉有相似之处,便设法与庙里人物攀谈,忽然茅塞顿开:

       原来东岳庙,供奉的“嶽神”就是“狱神”——杨文圣,在一些地方叫做“天齐庙”,更吃惊的是,庙里的人等,都是直呼“东岳庙”为“嶽神廟”或者“嶽庙”,传说岳神是东岳泰山神主,原本上海松江人杨文圣,相传生前是个狱管,11世纪被宋什么宗给封为东岳大帝,分管地狱编制,案审72曹,刑分36狱,所以又称狱神。忽然无数信息涌入脑海,回头查过资料,十分惊讶:

       据《辞海》解释:“从山,从丘。古文字形,象两座高大的山峰形,表示高山大岭。“岳”字从山,狱声。本义:高大的山 ”原来“嶽神廟”无论意思、内涵和读音,都是与“狱神廟”贯通的!

        那么这第八十回中出现的“天齐庙” 会不会是我们充满无边猜想的“狱神庙”石头记未传世的后文故事发生地?

       红学家推断的监狱完全是望文生义,而不懂江南宗教文化,尤其是吴地文化,包括刘姥姥、巧姐、贾蓉这些人的故事都在狱神庙有情节,显然需要一个很大的空间,岳神庙一般都是建筑群,所谓的狱神庙,也是红学家楞说存在的“狱神庙”,充其量看是一间祠堂。更何况,没有资料显示,清朝有“狱神庙”一词。岳神庙是是开放的、大型的庙宇场所适合各种人物发生故事提供足够空间。嶽神和狱神只是少了一个山字头,狱神庙就是红学家“考证”出来的东西,中国文献没有这个词,而嶽神庙却各地都有这样名胜。而不是红学家楞考证出狱神庙这个词汇!对于批书人来讲狱神和嶽神,都是杨文圣是一个人,所以无所谓,可以就简也可以做通用,而对根本没看懂红楼梦的砖家,就考证出了“狱神庙”这种根本不存在的建筑来了嶽神庙才是故事发生的真正空间!嶽神庙就是岳神庙。故事发生,显然是一个很大空间。

     而令人惊讶的是吴祖本的出现,在没看过我这样从未公诸于世的猜测,而出现了多处“嶽神廟”故事,那吴祖本的“嶽神廟”,正是批语中的“狱神庙”!

    更震惊的是吴祖本的第八十回,三处“天齐庙”文字都是“嶽神廟”! 

     不知哪一级抄写环节,嶽神廟被修改为“天齐庙” ,但是,可以肯定,更多80回抄本被发现以后,一定会出现“嶽神廟”字样!

     如果有一天,这样的80回抄本被发现,那么,即便吴祖本一页影印资料都未公布,那么这个本子也就被铁据证实了它的存在与可信。

    我不担心这个吴祖本能不能面世,而是渴望更多抄本出现,只要这一处异文与“嶽神廟”重合,那么一切就不要再解释——红学完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