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治疗女性白带异常

 沩鉨wo乄菰単86 2017-02-12



正常情况下,妇女阴道内会有少量白色无臭的分泌物,滑润阴道黏膜,称为带下。正常白带不必困扰。但如果带下的期、量、色、质、气味发生异常,并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就成了一种病症,医学上称之为带下病。中医认为,脾失健运是产生带下病的内在原因。用艾灸的方法,每次取下列穴位中的3~4穴施灸,可以达到健脾利湿,补肾止带的目的。

xuewei360

治疗白带异常的穴位:三阴交、白环俞穴、气海穴、带脉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太溪穴



  


操作方法

   

01

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的位置: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正坐屈膝成直角,在踝关节内侧,四个手指并拢,沿着足内踝尖(脚内侧内踝骨最高点)向上另一侧对应的点。也就是足内踝上缘四指宽处,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就是三阴交穴位。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在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约1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5次为1个疗程。

    作用功效:调补三阴经,行气活血。
   

02

灸白环俞穴


    白环俞穴的位置:白环俞位于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回旋灸。施灸时,被施灸者取俯卧位,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约1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5次为1个疗程。

    作用功效:益肾固精,调理经带。
   

03

灸气海穴


    气海穴的位置:气海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5寸。

    施灸方法:回旋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约1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5次为1个疗程。

    作用功效:温阳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
   

04

灸带脉穴


    带脉穴的位置:带脉穴位于侧腹部,在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平卧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约1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5次为1个疗程。

    作用功效:健脾利湿,调经止带。
  

辨证加灸

   

症状:带下色白、黏稠、无臭味,大便稀薄。

   

05

灸中脘穴


    中脘穴的位置: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正上方4寸(6横指宽)处。施灸方法: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分钟。

    作用功效:使阳气旺盛,有升提收摄之功。   

06

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的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此穴可自行施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分钟,5次为1个疗程。

    作用功效:温阳益气,通络活血。
   

症状:带下色白,或清冷如水,腰脊酸楚,怕冷;或者带下量不多,但颜色呈淡红、黏稠,阴道干涩灼热。


07

灸太溪穴


    太溪穴的位置:太溪穴位于内脚踝骨头突出部位的正后方的凹陷处,左右脚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将其燃着的一端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约1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5次为1个疗程。

    作用功效:保持肾经气血通畅,对肾虚引起的生殖系统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