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秦帝国最窝囊的败仗,50万人被对手5万新兵追着打

 伟天英 2017-02-12

大秦帝国最窝囊的败仗,50万人被对手5万新兵追着打

话说魏将吴起在占据河西之地后,原本想着一鼓作气将秦国连锅端了,但无奈老东家魏文侯逝世了,东方各路诸候借机发难,魏国腹背受地,只能将魏军主力东移,维护中原霸权。

仅留吴起领少量偏师驻守河西,防御秦国可能的反扑,至此魏国失去了扼杀秦国的最好机会,吴起可谓“含恨终生”。与此同时得到喘息的秦国,正磨刀霍霍要报仇。

面对兵锋日近的局面,吴起手中虽人马捉襟见肘,但丝毫没有示弱,兵少就得精。于是为了能够最大化的挖掘士兵的战争潜力,吴起决定进行以树立士兵荣誉感为核心的精兵计划。

他先是请来了魏武侯为有功之士庆功,表示国君对士兵的敬重与感谢。

而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激发士兵的进取心,吴起搞了一套类似如今军衔的军功等级制,每次庆功宴对座次与餐具进行严格的等级划分,军功越高吃的就越好,离国君就越近,以此满足士兵的“虚荣心”。

与此同时为了能够让士兵们免去后顾之忧,一心为胜利而战,吴起还制定了丰厚的抚恤制,对在前线立功的将士,其家人将获取各种国家补贴,就算战死国家依旧每年慰问,简单的说就是“一人立功,全家光荣”。

如此精兵之下,河西的魏国驻军数年之内就变成了“秦人兴师,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的虎狼之师。

公元前389年,秦见魏困于中原不能抽身,于是集结全国之兵50余万东进,全力夺回河西之地,打开秦国东进大门以及铸造御敌之墙。

面对来势汹汹的50万秦军,吴起丝毫没有紧张,不慌不忙的给魏武侯打报告,自信的承诺:领毫不战功的5万“新兵”即可击溃秦军。

而事后证明,他这份自信是应该的,开战那天,吴起话不多,就强调了一下“俘获、击杀敌人将有荣华富贵”,这群士兵就像刚出笼的饿狼,直直向秦军方阵扑了上去。

面对如此“狼性”的魏兵,以征役制为主的秦军一触即溃,50万大军被魏国5万“新兵”在广阔平原上追着打,是为大秦帝国历史上最窝囊的败仗。

后来若非韩赵背后捅魏国的刀子,迫使吴起回援本土,否则吴起说不定就趁势将秦国从地图上抹去了。(袁载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