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霞浦千里海疆行》系列第29集之《两菜之乡》

 独钓秋江雨 2017-02-12


仲夏时节,休渔期的渔民为何依然起早贪黑、出海劳作?

种菜收菜,近岸海域的劳动场景与陆地有哪些天壤之别?

耕海牧渔,霞浦因何被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两菜之乡”?


敬请收看《霞浦·千里海疆行》系列

第29集《 两菜之乡》



 
解说词节选


        仲夏时节,闽东沿海进入了为期三个月的伏季休渔期。这是为保护海洋鱼类繁育生长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渔民收起了渔网,但却比以往显得更加忙碌。因为,他们借着休渔期的空档,正忙着种“菜”和收“菜”。这些菜,并不是陆地那种寻常的菜,而是沿海的特产:海带和紫菜。


        霞浦的东吾洋和官井洋与外海相接,既有海的本性,也有湖的特点。来自大山深处的溪水,源源不断地汇入大海,使沿岸的海水盐分得到了很好的调和。这种水质,不仅适合大黄鱼等海洋鱼类的生息繁衍,也适合海带和紫菜的生长。



1958年,福建省水产局、轻工业厅和福安专署联合在三沙成立闽东水产联合加工厂,他们从大连引进海带苗和海带养殖技术,在三沙海面养殖获得成功,实现了亚热带海域养殖海带的重大突破。此后不久,霞浦县开始尝试海区紫菜养殖。1978年,三沙渔业公司培育出紫菜苗,也在三沙海面养殖获得成功。从此,海带与紫菜养殖在闽东和浙南逐步推广,为沿海渔民开辟出一条海上致富之路。


       十一二月的深冬里,渔民们将采购来的海带苗分苗捆绑在竹竿上,结成一排排“田”字形的格局,放进水流通畅的海水里,渔民们需要经常进行管理和经营,等到来年五月,在东海温暖的洋流中,海带得到了快速的生长,沿海渔民也开始迈进了收获的季节。


       每到海带收获的季节,公路旁、浅海滩涂上、田野里,随处可见晾晒的海带的场面,成为霞浦初夏一道独特的风景。在炎炎烈日的烘烤下,海带的水分被晒干,随后被送到海带加工厂。经过炭煮、冷却、清洗、压干、腌制、冷藏,最大程度地保持海带新鲜的口感。而这些整理装箱的海带,也将会被运往各地,进入国内外广阔的市场。



紫菜虽然名为“菜”,但它的养殖并不需要土壤,根须也不是扎在滩涂里,而是附在渔民们布置好的苗绳上。涨潮时,紫菜苗浸入海中,充分吸收海水的养分。退潮后,密密麻麻的绳索悬于海面以上,紫菜苗享受着阳光空气,产生光合作用。潮涨潮落间,紫菜就这样慢慢得到了生长。



每年的9月初,是紫菜下苗的时候,到了10月中下旬,就可以开始采收了。虽然从育苗期到第一次采收期仅40多天,一年大多可以收获五至六次,有些年份甚至可以收至十二次之多。但由于紫菜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高,只有气候、水温等多种因素都达到良好的条件,才能有个好收成。而且,越早采收的紫菜质量越好,所以市场上就有了“头水紫菜”的说法,指的就是每年第一季采收上市的紫菜。其成色、质量,决定着价格。


       基于霞浦是国内人工培育海带和紫菜苗最早的地方之一,同时又是养殖面积最大的县份,2009年,霞浦县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的称号,这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上述称号的县份。

       海带、紫菜等海上养殖业的发展,不仅给霞浦人民带来了财富,也给作为“中国最美海岸线”、“国际滩涂摄影基地”的霞浦,带来了取之不尽的艺术题材,成了摄影人镜头里拍摄不完的风景。



料来源:网络 整理编辑:霞浦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