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经的说说如何学摄影

 阅读这人 2017-02-12
这并不是调侃

许多朋友都喜欢回顾过去总结一番,不少资深玩家也喜欢拿自己的摄影经历去感叹一番,网上也有很多人晒出自己购买器材的种种经历。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无病呻吟的调侃或是我多牛X自述,我要严肃聊一聊如何学习摄影这个事。

从入门开始

无论开始摄影的起心动念是怎样的,我们都是在各式各样的情境中第一次与相机相遇,开始踏上了摄影这条路的。我们首先聊聊摄影的入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摄影是离不开照相机的,所以器材就成为了每个人对摄影最初的认知。在商业十分发达的今天,各个器材厂家都已经为小白们准备好了各种介绍、测评、样片。大多数人读了好多好多的资料,依然懵懵懂懂的买了一套设备,那就开始摄影吧。实际上去选择器材的时候只要考虑两个很主要的因素就够了:第一个是照相机核心感光元件的尺寸,越大越好;第二个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镜头,在入门阶段与相机成套出售的标准变焦镜头就足够了

当有了兵器之后,在最初的热情激励下,开始拍起来。从简单的开机按快门,逐渐的探索相机的各种功能,一直到可以像模像样的拍上几张满意的照片。这个时候,相机的说明书其实是最好的教材,不过这种附带的文档可能写的不是很精彩易读。趁着热情还在,多拍多研究,相机是用不坏的

当您发现手里的器材不够用了,或者是对拍出来的照片有了具体的诉求,说明您已经入门了。比如说你不再会问“这张照片怎么拍出来的呀?”这种无法回答的问题,而是去问“这张照片的暖色调是如何实现的?”,这时候已经有所进步。


技术上的探索

从接触摄影到入门,自己摸索的过程不到一年,快则几个月就能搞定。70%的摄影爱好者都会停留在“会”的这个层面上慢慢探索。入门之后,就要去从理解到控制,学习摄影到了这个阶段就是在不断提升自己对器材的控制能力,精准的控制所拍出来的照片。

深入的学习器材原理,对升级自己的器材有很大帮助。进一步的学习测光、光圈、快门、感光度、焦距、曝光控制、白平衡、对焦、景深、色温、宽容度等等等。。。总之要深入的了解器材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可以在各种拍摄条件下快速精准的拍摄出自己想要的照片。当然,想要逐步的达到上述的水平,是离不开不断学习,不断的在实践中体会的,要在多拍的基础上多思考。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从对相机的关注中渐渐的跳出,不再纠结相机的操控了,而是真正的熟能生巧、随心所欲的得到照片的时候,就说明已经到了会摄影的层面。一般我所安排的基础课程,就会带大家这个阶段。这时候就应该逐步的意识到光线、构图、人物状态等等相机之外的因素对画面的影响。


摄影不只照相机

这里很重要的一个提醒是,不要还没学会走就开始想跑,这在所有领域都是一样的。

走进相机,再走出相机。研究更好的利用光线,进而学会控制光线,这个时候已经逐步走进了“通”的层面。摄影用光的学习是“通”的第一步。现有环境光线的理解与利用,简单调控现场光线,利用和控制一个光源,环境光线与人在光线的结合,多个光源的控制……逐渐地,就会发现摄影的本质:光与影的绘画。闪光灯这个时候成为了你最好的朋友。

在学习用光的同时,应该开始注重并学习构图了。构图的理论知识很简单,与其他技术性的内容不同,构图是真正需要用漫长的时间去做养成训练的。将非常理性化的知识融化到思维深处,将其变成“抬手就有”的一种意识,才能够把构图掌握的得心应手。模仿,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手段

数码摄影时代,不少人很看不起用修图来弥补前期拍摄的不足,这是对后期不够了解的表现。要逐步意识到前期拍摄与后期修图都是不可或缺的,知晓其在摄影中各司其职的作用。后期修图不仅仅是用来偷懒或者亡羊补牢的,而是对相机直接输出的照片进行提升和再创作的过程,将“底片”变成“摄影作品”。走到这个阶段,建议朋友们去接触一下胶片摄影以及传统暗房的技术,这会对拍摄和修图都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走出照相机本身,就会如同打开一扇大门一样,发现摄影不只照相机,而会有很多很多相机之外的因素作用于一张照片之中。解决了相机、用光、构图、后期等等一切技术问题之后,方能做到对摄影的融会贯通。而此时,你就可以有资格自称为“师”。这里的“摄影师”,指的是“摄影师傅”,即一名合格的匠人。


技术之外的探究

当技术已经不是问题了,我们就不会去想怎么拍了,而是更多的会去想,拍什么?拍成什么样?甚至去考虑为什么拍?解决了技术的困扰之后,很多技术之外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我们首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拍什么,也就是摄影之中内容的需求。这才是上面所说每一个层面一步一步走过来真正的源起。不少前辈在说起摄影的时候都是从这里谈起的,比如风行一时的《纽摄》。很多找我交流的朋友都说遇到了瓶颈,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摄影的开始没有想好关于内容的问题。在接触摄影的初期就想好了拍什么,用什么器材,学什么技术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加快上述“入、会、通”几个过程的进程。而在解决了技术桎梏之后,又将回归到这个问题中。同时拍什么的这个话题,也会决定了每一个人摄影之路的走向。

想明白了拍什么,下一步就是解决对所拍摄画面的审美诉求。20世纪30年代,摄影逐渐的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时至今日,摄影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从艺术的角度去研究摄影的美学价值将会成为这个层面的一个重点。更加广泛的涉猎,横向的去了解不同的风格流派,纵向的去深入研究不同审美的来龙去脉,更多的尝试与思考,把抽象的概念与具象的画面互相转化与结合,将是这个层面不可或缺的过程。

在这个层面中逐渐的形成自己的风格,将一张好看的照片变成一幅丰满的摄影作品。马克·吕布说过:“梦与纪律并不冲突,它们是一体两面。就像音乐,它建构在数学的精确之上,却从感觉和肺腑来打动我们。技巧和感性是分不开的。”

不仅仅是摄影

摄影界流传这么一句话“人们热衷于讨论摄影的意义,于是摄影师按下快门的手越来越犹疑,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可能导致摄影两极分化,到最后只剩下两种人:新闻摄影师和哲学家。”所谓的新闻摄影师体现了摄影的功能性与社会价值,而哲学家这个概念则是高于艺术性的。

将摄影的方式、视角、习惯融入生活,这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此同时,生活之中的点滴经历也会反哺于摄影本身,每个个体独有的特点也会对摄影的风格、形式产生影响。学会摄影,抛开摄影,最后回归摄影,这就是所谓的化境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或许刚刚上路,或许已经走了很远。聊了很多,还是希望对参与摄影的朋友有所帮助。欢迎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