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国尽职就是祖国的功臣:让零落异国的老兵回家,这是中国态度!

 茂林之家 2017-02-12

这个元宵之夜的月亮,因为一位零落异国54年的老兵的到来,仿佛更加明亮了几分。这是一个中国版的《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它的背后有些酸楚,也有些喜悦。

第一军情作者:肖余恨

为国尽职就是祖国的功臣:让零落异国的老兵回家,这是中国态度!

2月11日,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王琪老人与前来迎接他的亲属相见。

一轮明月爬上树梢,姣洁的清辉洒向大地。

“洛阳二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78岁的中国老兵王琪,终于在这个元宵节回到了离别了54年的祖国,回到了他的关中故乡和日思夜想的亲人身边。

“终于回家了!”苦苦等待后的圆梦之旅,在明月的浮光中,似乎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有多少往事,会在这个月圆之夜涌上心头。

为国尽职就是祖国的功臣:让零落异国的老兵回家,这是中国态度!

2月11日,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陆旭(左一)迎接王琪(左三)老人一家。

54年:还有什么回家的路会比王琪的路更漫长?

王琪的回家之路是那么的漫长。54年的光阴,半个多世纪的等待。青春的面孔变成了苍老面容。睡梦中的故里山河,记忆中的手擀面条,亲人的音容笑貌,揪心的死别生离……点点滴滴,时时会涌上他的心头。梦里不知身是客,罗衾岂耐五更寒。多少不堪回首的遭际,都会被岁月钝化,但那种如蛇啮心尖的思念,对亲人、对战友、对故乡、对祖国的怀想,也只有王琪自己才能够真切地感知。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作为普通士兵的王琪虽然没有苏武当年的使命和地位,但同样流落他乡,在被审查、坐监后流放,与祖国睽违54年。不同的经历,同样的宿命。他用大半生的美好时光,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回到祖国,回到故乡,这是多么令人唏嘘的喟叹!

中国有关方面不懈努力,印度外交部、内政部配合安排,王琪于2月10日获得离境许可。同时,老人的儿子一家三口和老人的一个女儿也获得签证。11日的凌晨,当老人登上回国的飞机,已经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月亮姣白,圆如玉盘,在老人的眼里,这坎坷的大半生,恐怕从没有感觉过如此美好的月夜。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航班由德里飞往北京——这架载着浓浓思念的飞机,载着王琪穿越清辉,进入平流层,飞向家的方向。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俱往也,现在,终于可以回家了!

为国尽职就是祖国的功臣:让零落异国的老兵回家,这是中国态度!

王琪当年的照片。

迷路误入印度境内,阴差阳错54载!

1963年,年仅24岁的中国工程兵王琪在中印边界地区的丛林中迷路,误入印境,被印度军方以“间谍罪”关在监狱里达7年之久。出狱后,他又被印方安置在中央邦一个偏僻乡村生活。那里交通阻隔,音讯难通。一晃几十年就这样在思念与等待中过去。

后来,情况渐渐有了好转。王琪开始尝试与祖国的亲人联系。几经周折,历经多年,他终于同陕西家乡的亲人取得了联系——到此,人们也才知道这样一位老兵仍然活在人间。经过辗转核实,中国政府于2013年给王琪颁发了护照。这中间,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一直未能成行,一直等到了昨天,等到了又一个元宵节的前夜。

“热烈欢迎老兵王琪回家”。看到这样的标语时,老人一定心有所动。不只是作为一个海外游子,而是作为一名零落他乡的“老兵”,这种感觉,这种平实而又充满敬意的称谓,只要经历过军旅生涯的人,都会被触到心中最神圣的一角。

为了帮助老人回国,中国驻印度使馆一直保持与印度方面沟通。驻印度大使专门就此事与印度外交部高级官员联系,要求印方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尽快为王琪颁发出境许可证,满足老人重回故里的愿望。在中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老人家的故事以悲剧开始,以元宵梦圆结束。

“我想大的背景还是中印关系的发展和改善,是祖国的繁荣强大,是中国政府践行以人为本的政策。”这是中国驻印度大使罗照辉的切身感悟,而对于当事人王琪来说,最真切的就是梦想成真,回家成行——曾经的苍桑,曾经的不幸,都融进了圆月清辉之中了。

为国尽职就是祖国的功臣:让零落异国的老兵回家,这是中国态度!

王琪老人在印度组成的家庭。

让每一个零落异乡的老兵早日回家,这就是中国态度!

王琪一直念叨:“我不是战俘。”就是战俘,只要他们曾经为祖国而战,曾经为祖国尽责,不管飘零在何方,我们也都要接他们回家!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从来没有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硝烟散尽于历史的天空后,世人方知,活着,原来为的就是相聚,为的是骨肉不再分离。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悲伤可以忘记,无论怎样的沧桑与悲凉,都会在春天到来时终结。

王琪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他能够在活着的时候,回归故里。今天的共和国,已经足够强大,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一种主流的价值观。我们看到,当中国公民在海外遇到危难的时候,祖国总会在第一时间派出飞机和军舰,组织撤离。得知有零落海外的老兵时,祖国也一定会千方百计地接他们回家。

2014年3月28日,沈阳桃仙机场,军乐奏响,国旗迎风摆动,战机迎接护航。这是中国迎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仪式。在漫长的一个甲子等待后,他们的遗骸被从异国冰冷的泥土下起出,在春天的季节,回家。到今天,已经有三批烈士的遗骸接回祖国。这项名为“安魂”的工程,还在持续进行中。

今天,我们能够迎接王琪老人回家,也是祖国的心愿。不只是大洋彼岸的美国才有“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对每一位共和国的老兵,我们都要在尊重其本人意愿的前提下,给予最大的敬意和帮助,让其得了心愿。这也应该成为一项类似于“安家”的工程。应该成为一种国家意志和国家行为。

王琪们回家的归属感,折射的是对美好祖国的向往。随着祖国的越来越强大,相关的沟通和措施会越来越完善,每一位老兵也会得到周到的关心和安置。

月是故乡明。今年的元宵之夜,因为老兵王琪的归来,而有了一种不一样的团圆的味道。不止是对于王琪,对于整个中国,也是这样!

今夜月光如水。

为国尽职就是祖国的功臣:让零落异国的老兵回家,这是中国态度!

2月11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王琪与前来迎接他的侄子拥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