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车票代售点“边缘化”彰显社会进步

 铁道之旅 2017-02-12

2017年春运已经过半,全国各地陆续迎来节后返程高峰,民航、铁路、公路客流量持续增长。铁路作为全国春运大迁徙的主力军,创下单日发送旅客达1150万人次新高。然而,与不断增长的旅客发送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十多年内为广大旅客办理售票、取票的代售点却遭遇滑铁卢,面临生存危机。

火车票代售点最早出现于1998年,当时代售点的设立是铁路售票组织的一次伟大创新,从根本上有效缓解了买票难。那时,如果用方便来形容旅客购买火车票一点不为过,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工业重镇,无论闹市区还是城乡结合部,火车票代售点可谓“星罗棋布”。每逢学生寒暑假,过年过节放假,周边代售点购票者络绎不绝,排起的长队便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然而,随后科技的创新和发展、社会的变革,铁路的发展也迈入了快车道,从普速铁路到高铁,从人工售票窗口到自动取票机购票,再加上铁路部门不断创新售票组织,在解决购票难、出行难等方面做足了文章,采取多形式、全方位解决出行难、一票难求等春运难题。如:电话订票、开发12306购票网站,推行手机购票APP,增设自动售取票机,合理设定购票预售期,提供互联网购票邮寄服务,成立青年爱心志愿服务队在各车站引导旅客购票、取票等便民措施,得到了广大旅客的认可。因此,不难想象,代售点客源下降带来的经营压力,遭遇“边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笔者看来,火车票代售点遇冷其实是社会的进步,彰显出科技给铁路发展大变革带来的成就,也反映旅客的需求和便捷是铁路改革发展的目标。不可否认,以前互联网还处于欠发达阶段,购票方式单一,火车票代售点的出现,对普通市民来说多了一条购票渠道,于火车站而言则起到了分流减压的作用。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购票技术的成熟,旅客购票更加便捷、快速,火车票代售点也变得愈发边缘化,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才是根本所在。

“互联网+”等网络购票技术和硬件设施的投入使用对代售点冲击力很大,但生活电子化也是大趋势,无可避免。如果,代售点能紧跟铁路大发展、大改革的步伐,提升软实力,着力谋求“转型”,从只代售火车票,到代售飞机票,提供办理签证、旅游咨询等增值服务。也许寒冬过后,代售点又会迎来下一个春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