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之变通 ——《采风》一画创作谈

 豫章散人一翁山 2017-02-12

艺术之变通 ——《采风》一画创作谈

《采风》

艺术之变通 ——《采风》一画创作谈

——贺荣敏

艺术之变通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中华文化的特色:阴阳相生,虚实互动,对立统一,和谐为美。这种思维方式渗透在民族的血液里,更体现在中国艺术创作之中,古人观蛇斗架心得书法要领,看公孙大娘舞剑妙悟书法用笔,见窗纸映竹影得墨竹画法等等。这就是艺术之变通,由此到彼,相互之间往来着生命的信息,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在艺术创作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变通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艺术创作方法。运用它,一切思维便有了秩序的运动。借用它,一切看似不相关的事情,其实相互是有关联新的题材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其实相互是有关联的。使用它,一切难题都会在'峰回路转'中看到希望的彼岸。为了将这种体会表达得更为具体,本文以《采风》一画为例,与之共同探索艺术之变通。

艺术之变通 ——《采风》一画创作谈

—、变换新角度 表现老题材

近年来,跟随刘文西先生及黄土画派画家多次去陕北采风,每次都有收获,特别是 2005年春节观看了陕北腰鼓,它着实让我感 动,那苍凉的土塬,尘土在滚动.那雄健的舞姿.灵瑰在跃动,那震天的鼓声,生命在律动。 观后我久久不能平静,以至于在后来的曰子里,鼓声常常萦绕子耳旁,舞姿常常晃动在眼前,因情所趋,腰鼓便成为该画的表现对象。

艺术之变通 ——《采风》一画创作谈

贺荣敏,刘文西,戴希斌

画陕北并非易事。首先刘文西先生可谓公认画陕北的典范,凡后来者看到的,想到的刘先生已画了出来,况且近年来他依然在不断地挖掘,不断地创作。即便是我们有感动也很难下笔;其次是陕北作为革命圣地,曾经一度成 为美术界创作之热点,已被不同画种的艺术家从各种角度表现得淋滴尽致。因此从陕北发现这也正是我创作《采风》一画首先遇到的问题。

在艺术构思中,我们常常都会遇到对于被感动的题材采取狠抓不放,目盯一点的方式进行创作。然而,越是如此,越会出现单向思维,就事论事的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往往导致思维的停顿和选材的终止,陷入两难的困境。解决这一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变通。变通意味着思维的重新调整,变通意味着思绪的重新组合,变通更意味着另辟蹊径,变通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过程,变通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艺术创作就是这么的奇妙,难至极致,变通将会显示出神奇的功效——化险为夷,雨过天晴。正如《采风》一画的前身,是表现腰鼓,正因表现腰鼓是老掉牙的题材,且有让人高山仰止的力作,这才出现变通的动意。也正因为有此动意,变通使腰鼓队与黄土画派的画家结合在一起,从纯粹的表现腰鼓一 下子变通成了采风活动。变通使得这一老题材有了新意,有了画意。变通为我的创作提供了 更加宽阔的平台。

艺术之变通 ——《采风》一画创作谈

这种变通从理论上讲并无特别之处,它仍然是来自于生活积累。变通的方法让我学会了退位思考,即退到‘’界外'来思考问题,一切变得是那样的明晰,一切变得是那祥的宽广, 一切变得是那样的丰富多彩,诚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单刀直入固然痛快,但‘’旁敲侧击’’也同样不失为一种方法。当陕北腰鼓与黄土画派画家结合后,主题产生了变化,表现角度同时也产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虽然从表现角度上有了突破,然而却从表现方法上遇到了新的困难——具体人物形象的描绘与表达,由此便引出本作品探索的第二个问题。

艺术之变通 ——《采风》一画创作谈

游击队之歌

二、刻画具体形象 描绘真实人物

多年来我在艺术创作方面,特别是主题性创作常常采用大场面,多人物的表现方法,这 种表现方法通过众多人物描绘表现一种宏大的气势,利用全景大场面再现丰富的生活场景,然描绘具体人物恰恰是这种形式之短处。这种表现形式对于人物的刻画虽然也运用'以形写神“方法,但这种形与神的关系却是通过类型 化的处理描写现实中的人或景,要描写具体某个人是有一定的困难,其原因是人物的塑造空间小,它犹如山水画的人物点景一般,只可取意,不可具体,只可抓神,不可严形。要突破这一点,其难度可想而知,不突破这一点,这幅作品便因此而黯然失色。

这幅作品属纪实性的创作,有名有姓的人物大约有二十位,每个人各自有别,造型传神便成了极大的困难。起初,人物形象大多照搬采风时所积累的生活照片,但问题在于这种方式得其形之后,这一部分人物却与另一部分人 物(腰鼓队)不一致,不协调,同时在造型的过程中受到极大的约束,多了真实性,却失掉了艺术性。

艺术之变通 ——《采风》一画创作谈


问题的出现,意味着创作的深入,每深入一步两难的窘境随时都会使创作停止。在解决 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渐渐地认识到,艺术创 作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制造和解决各种矛盾的 过程。它要求我们既要学会制造矛盾的本领, 又要学会解决矛盾的本领,要学会这个本领, 就必须学会艺术之变通。艺术之变通并非 1 1=2的简单机械的变通,而是x y=z复杂 灵活的变通。一切是未知的.同时一切却又是 具体的,一切看似毫无联系的,一切却又是息 息相关的,正像我们家乡的花花摸一样.它是 情与理的变通。一个虎头大摸,除大摸上有表 达虎形的关键部分(嘴.眼.鼻.耳),还有 与虎买无关的部分,如:花、草.虫.鱼,甚 至还有人物。以理而论,虎头上怎能出现这些 东西,但以情而论,这些东西恰恰是必須的,假若去其花草,这个花懷合理却不合情.假若 保留花草,这个花读合情却不合理。强调虎 形,保留花草,情理相让、相融.这就是中国 文化的变通。艺术创作正是如此,其中包含了 许多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变通。据此道 理,我便采用了资料加默写的方法,在深入研 究照片上的人物特征后.加上平时我对某个人 的感觉造型传神,尽管这种方法在真实性方面 受到限制,但多了艺术性,多了协调性.多了 绘画性。如此,刘文西、陈光健.杨晓阳.崔 振宽.戴希域、王有政、马云等画家们一一出 现在画面上,尽管个别人物表达得还不够理想,但变通使我进了一步,这无疑为~多人物. 大场面'‘这种表现形式增添了一个新的功能。

正当我为得到这一功能高兴之时新的问 题又接鍾而来,这便是画面中采风者的.静. 抵消了腰鼓队的”动,。尘土随之落地.舞姿 随之静止.鼓声随之终断,一切归之于平静。 s个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到这幅作品的效果, 如何能让整幅作品动起来便成为探索的第三个 问题。

艺术之变通 ——《采风》一画创作谈

三、人为制造幻觉 追求画面动感

采风}一画从逻辑关系来讲,只有充分地表现~“风”{陕北腹鼓),才可充分表达采风(黄土画派画家)的意义。此“风”之核 心是动,失去动便失去了画意.如何能将其动 起来)一般来讲.动的感觉来自两个方面.一 即自身的运动,二是被动. ( 动,即那些打腰鼓的汉子,然而这种动却被拍 照.画画的采风者所制约.其动无力带动全 画 这正是这幅作品失去动感的症结所在。在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制造动感的方法、, 此方法来自子对被动的理解与联想;在我们曰 常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坐在一列不 动的火车上,由子旁边列车的运动则产生一种 误以为自己的列车在动的幻觉,这种幻觉的产 生来自于环境的运动。据此道理我便把焦点放 在了环境的运动上.人为制造幻觉,追求画面 动感。其方法如下:首先将腰鼓队排列成以画 面中心指挥伞为圆心的圆圈,人物运动的方向 按照同心圆而展开,如此多人的动组合在一起 便形成一种势,即运动感。其次将画家与摄影 家散布在圆形的人流之中,尽管他们不动,但 如此动静相融,变静为动.大大地增强了画面 的动感。最后,将黄土地人们踏出的脚印所形 成的同心圆夸张放大,强调加工.使之与人流 成旋转之势。如此三力合一,动感则跃然纸 上,一切都在运动之中,运动则成为此幅画一 大特色。借此这幅作品再现了陕北腰鼓的雄浑 之风,同时也达到了再现了黄土画派的画家们 深入生活的目的,

也是我运用艺术之变通新的 尝试。

艺术之变通 ——《采风》一画创作谈

艺术之变通 ——《采风》一画创作谈

艺术创作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过程,奇妙之 处在于它的虚拟性,一切都是真的,一切却又 是假的,真真假假变化无穷,纯梓当真不成为 艺术.纯粹做假也不成艺术.只有合理.合情, 合乎艺术规律的变通.一切新的方法便会应运 而生,一切老的题材也会焕然一新,

艺术之变通使我受益,精神上获得了 -曲 径通幽‘’般的享受,物质上获得了一幅新作一 ~《采风》。

摘自:西北美术2006,04

艺术之变通 ——《采风》一画创作谈

艺术之变通 ——《采风》一画创作谈

贺荣敏,笔名一敏。1958年3月生于陕西合阳县。198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后又在刘文西教授的指导下攻读中国人物画研究生,1988年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艺术之变通 ——《采风》一画创作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