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太清道德天尊醒世玄微真經
2017-02-12 | 阅:  转:  |  分享 
  
太清道德天尊醒世玄微真經



恭請



太清道德天尊保誥



志心皈命禮三稱



隨方設教。歷劫度人。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假名易號。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隱



聖顯凡。總千二百之官君。包萬億重之梵氣。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陰陽。命雷霆



用九五之數。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三稱九叩



恭誦



太清道德天尊醒世玄微真經



開經偈



焚香恭頂禮。誦經表心虔。瑞氣盈堂室。慈雲佈地天。鮮果獻佛聖。清茶敬神仙。願祈垂鑒佑



。四季消災愆。



開經讚



道門始祖。道德天尊。著經說法度人群。深沾雨露恩。誦經方殷。消災福滿門。皈命



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三稱九叩



太清道德天尊醒世玄微真經本卷



夫天地者。大道之氣所生。萬物者。太玄之精所化。乾坤未判。天地未開。天地之體。合而為



一。清濁不分。故曰混沌。混沌者。乃無極也。無極不分陰陽。無極而生太極。次由太極而生



兩儀。變為四象。五行八卦。太極之元氣。動者屬陽。靜者屬陰。靜極而動。動極而靜。一動



一靜。分陰分陽。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開地闢。乾坤定矣。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嶽河川



。日月照其明。四季順其序。陰陽以分晝夜。寒暑而定歲月。日諸月往循環不息也。



玄元之氣。彌羅乾坤。而化生靈。無極之光。照耀宇宙。而育萬物。清濁二氣。合為一體。陰



陽之氣。合者為人。人之本性。從無極神光而生。身之良心。由先天道氣而賦。道生三才。惟



人最貴。身存三寶。惟神最靈。性賦於天特厚。命立於地獨優也。



道生三才。人得此身。乃藉父精母血。土水風火而成。四大假合。各曰幻身。惟天賦之性。道



賦之靈。即是真也。載天履地。人居中央。天之體圓。故人之頭圓以象天。地之體方。故人之



足方以象地。天是一大天。人是一小天。生我養我育我。三寶五行俱備。一呼一吸。氣脈運行



。如同天地之昇降也。



天動地靜。男動女靜。天有日月。人有耳目。天以日月為陰陽。人以血氣為陰陽。兩肩似山。



兩膝似川。天有三百六十五度。人有三百六十五骨節。天有八萬四千星斗。人有八萬四千毫毛



孔竅。乾為天。屬陽。坤為地。屬陰。父為天。屬陽。母為地。屬陰。天有三寶。日月星。人



有三寶。精氣神。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尊。君親師。物有造化。人有死有生。若能修持



得法。精靈永不滅也。



自有天地以來。迄今六萬餘年。人之生生死死。未了輪迴。甚至墜落地獄。化生昆蟲。鬼類畜



生等。不記其數也。天地始開。道氣同出。人之初生。佛性俱備。自無生有。自有還無。道不



遠人。而人自遠。魔不迷性。而性自迷。生生死死。亦殼投胎。萬彙興衰。無有窮盡。均皆人



心。離道太遠。六慾昏心。七情迷性。行皆不善。作惡多端。忘其本來善性。昧其固有天良。



視榮華如性命。看道德若泥土。日失良心。時迷本性。朝來醉生。暮到夢死。甘墜三塗六道。



豈不愚哉痛哉。天下蒼生醉生夢死。三寸氣在。作用無窮。不知世上萬物是假。大限來臨。終



必歸空。凡塵萬物皆假。唯我一靈獨真。不知早悟。一味橫行。耗盡精神。以至老死。一失人



身。再難復矣。苦樂兩途。皆人自造。故曰苦海茫茫。回頭是岸。



天地昇降之理。日月往復之機。分有陰陽。轉生造化。修陰陽以鍊長生。知造化以臻不死。寡



慾以去私。寧靜以致遠。修身養性之理也。明慧斷痴。用定以除念。明心見性之道也。性稟輕



清之氣。是謂天命。心受重卓之塵。所言人情。天命者大道也。人心者。鬼魔也。先天之性。



清靜無垢。後天之心。塵慾有污。凡欲修真鍊道。必須齋戒身心。心者。身之主。性者。命之



原。是故此心若失。此身亦滅。斯性若亡。斯命亦絕。人虧心性。身命必敗。心為有形之物。



萬物宜空。性為無形之體。諸根須淨。鍊其心。五氣藉於調元。修其性。三花並得聚頂。修心



之法。必須消除情慾。以至一念不生。養性之理。務宜斷絕貪嗔。而到萬緣無侵。一念不生。



謂之靜。萬緣無侵。謂之清。清靜者。無為大道也。學道無他。只在明心。參禪不外。惟於見



性。欲知天地之道。必要盡人之心。欲明學玄之機。須當參性之理。不以富貴功名以亂其心。



當以忠孝仁義而修其性。去三心。掃四相。淨六根。修道之功夫也。斷二惑。空五蘊。行十善



。了道之根本也。五蘊若空。六根自淨。三心能了。一性當明。私慾牽纏。難免爭名奪利。塵



根俱靜。方能明心見性。道之無極。分陰陽。判清濁。靜以鍊己。善之無量。分善惡。判禍福



。動以度人。修道非拋妻棄子之舉。行慈為普度蒼生之修。因時。因地。因人。以度人。寡慾



。寡言。寡色。以修持。除其外誘。充其內仁。斷諸慾念。便能修道。以妻為侶。以子為友。



在家參禪。向外樂道。功果圓滿。自能飛昇。人之身。乃是假身。道之心。即是真心。棄假身



以鍊法體。明真心而養性命。人道修圓。天道乃全也。



先天祖氣。學道之人。不可不養也。此祖氣者。乃玄元一本之氣也。懷胎以前。一點太極而已



。離胎以後。一點元陽而已。性依此祖氣以為主。命得此祖氣而不壞。故在天謂之命。賦之於



人謂之性。性者氣也。在天謂之氣。賦之於人謂之命。氣者神也。命者性之所從出。性者命之



所由成。天地交泰。萬物而生。有形斯有氣。有氣斯有理。理之所在。性即具焉。性之所在。



命即凝焉。性命之所在。大道即生焉。故修道鍊性。使氣質不廢。佛曰。明心見性。道曰。修



心鍊性。儒曰。存心養性。以道全形。以氣全真。贍養浩然。歷劫不壞。性命之道。玄妙無窮



。必須性命雙修。始能以臻功用。洞徹陰陽。分明清濁。修真養命。靜心修性。乃得性命雙修



之功也。性者理也。在天謂之理。賦之於人謂之性。故名其性曰天性。氣者命也。在天謂之氣



。受之於人為謂之命。故名其命曰天命。修道之士。心不為物累而常正。氣不為物累而常平。



心正氣平。性全命固。存心以養性。盡性以達天。謂和陰陽。全其性命也。



修命者。神住於氣。意繫於息。神氣相合。永不分離。聚久不散。一點真靈。自得陰陽二氣。



融合一團。鍊精氣神三寶。以復其命也。養性者。言動視聽。必求守禮。喜怒哀樂。必求中節



。事事不較長短。處處常存涵養。身無慾。而心自定。心若定。而性亦定。培養祖氣。認明本



來先天靈性也。天命之謂性。陽中之陰。人性之於命。陰中之陽。窮天地之玄化。察陰陽之元



機。守一抱元。盡性修命。群陰消盡。真陽自生。復我天命。還我本性。歸於無極。還於虛無



。永證無始真玄。脫乎生死之關也。善參禪者。必得神通。與天地合一。能全其性命。以靜制



動。心不染塵。以柔克剛。性不著妄。奪天地之造化。運陰陽之元機。水火相濟。坎離相通。



大則丹成而證聖。小則病癒而體康。自古至今。何以修道者多。而成道者少。其弊者有三也。



生居塵世。貪戀富貴。視財如命。未肯樂善。此其一也。心存奇異。迷惑旁門。不尊師。不重



道。此其二也。或前世冤孽未盡。或今生道德有虧。只知參禪。不知懺悔。三剛五常不守。四



維八德全無。此其三也。修道者不知其理。參禪者不明其法。盲修瞎鍊。以訛傳訛。或入邪門



。或走岐路。以致未能歸真。枉費歷來功夫。故初學者。宜尋明師。指點妙訣。始有所得焉。



今逢三期。大道宏開。急須參禪悟道。而鍊成法體。更要修心養性。得返本還原。外功成。內



果就。不歸仙道。亦得長生也。



靜坐之道者。陰陽造化之理也。得玄運法。可以長生。盲修瞎鍊。亦能致命。故參禪者。有益



於人。亦能損人。所謂有益便有害也。參禪之理。應知寡慾靜神。而玄關不雜。練功之法。主



要存誠去妄。以正竅至虛。初步學道者。先鍊氣。心神氣能平。則性情醇良。自然與世無爭。



忍辱精進也。心能定。則憂驚不起。自然樂我常靜。智繪加增也。神能和。則魂魄安寧。自然



此身舒適。玄妙可通也。身中之精氣神。乃鍊丹之至寶。無精不能化氣。無氣不能養神。無神



不能至虛也。鍊精化氣。命入丹田之內。鍊氣化神。性寄黃庭之中。陽精滿而純。陰氣極而化



。自然神氣調和也。由神鍊成純陽之體。由精化為純真之氣。由氣還到清靜之虛。心火下降。



腎水上昇。水火融和。性命合一。萬劫不壞。永生不滅。與天地同體。免受無常之拘也。人之



大患。皆因利慾薰心。世之是非。盡自金錢害命也。富者不修。終日沈迷酒色。貪者未悟。畢



生盜淫犯規。實堪哀憫也。人生於世。不知修道者。惑也。心染於塵。不曉打掃者。迷也。人



身寶貴。跪在知修。不分愚賢。若能堅志。遵守聖賢之道。培養陰德。踐履仙佛之箴。勤鍊玄



機。能忍苦中之苦。方為人上之人。莫待老而體弱。始知看破世情。悔而莫及也。修道者。慈



悲為本。方便為門。戒殺放生。免結來世之惡業。佈施立德。好種今生之善果。富者扶危濟困



。貧者克勤克儉。三千功滿。便能脫凡入聖。八百果圓。更喜超俗成真。吾奉天命。普度三期



。著經以覺世。說法以醒人。不辭婆心苦口。為度末劫殘靈。願眾生期早回頭。上慈航而登彼



岸。超脫苦海。同歸靈山。此經奉旨闡著成篇。流傳世世。示及人人。永沾吉度。信受奉行。



復聖顏回夫子讚曰



民智日高。世風日下。報恩立德者少。爭名奪利者多。說文明。唱平等。男不忠良。女不節貞



。迷昧靈性。實可傷矣。道祖宏願。頒賜真經。或講人天性命之理。或說陰陽造化之道。皆是



大道精華。誠為醒世寶箴。修道參禪者。必修必悟。齊家向善者。宜誦宜持。道祖傳此經。勞



力又勞心。經文雖淺近。句句是良箴。深願善男女。虔誠報聖恩。



誦經救劫演真銓。普度慈航結善緣。了悟浮生渾似夢。急修妙果返先天。



完經偈



真經虔誦畢。聖駕返太清。遵守經中語。願求智慧生。參禪玄竅靜。修性道心明。修功功必就



。鍊道道必成。



完經讚



醒世玄微。普化四方。修身學道悟禪功。一竅自然通。苦海慈航。大道廣宣揚。皈命



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三稱九叩

醒世玄微真經終





太清中黃真經

釋題

中黃真經者,九仙君譔,中黃真人注,亦號曰胎藏論。胎藏論者,蓋九仙君兼真人之所集也。真人常觀察元炁浩然凝結成質,育之以五藏,法五行以相應;明之以七竅,象七曜以昭晰。其識潛萌,其神布行,安魂帶魄,神足而生,形神相託,神形相成,口受外味以亡識,身受内役以喪精。神離形以散壞,形離神以去生。殊不知皮肉相應,筋骨乃成。肝合筋其外爪,心合脈其外色,脾合肉其外唇,肺合皮其外毛,腎合骨其外髮。咸傷筋,苦傷骨,甘傷肉,辛傷炁,酸傷血。故聖人曰:先除欲以養精,後禁食以存命。是知食胎炁飲靈元,不死之道,

返童還年,此蓋聖人之所重也。且夫一士專志,下學而上達;一夫有心,睹天道之不遠。學而無志謂之愚,學而不知謂之蒙。然三蟲未去,子踐荊榛之田,當三蟲已亡,自華胥之國,顯章雲路,備述胎仙,知聖行之根源,辯仙官之尊位,至於霞衣羽服、玉館天廚,蓋為志士顯言,聊池天戒,非人妄告,殃爾明徵,密此聖門,必登雲路。慎無傳於淺學,誓莫示於斯文,慢而折神,輕而損壽。若非志士不得顯言,總一十八章,列成一卷,號曰胎藏中黃經。皆以篇目相銜,文句相繼,義精於成道,言盡於養生,行顯意直事,具文切食炁之理,備載歸天之道以成援筆,錄章列篇於後。



内養形神章第一

内養形神除嗜欲,專修靜定身如玉。但服元和除五穀,必獲寥天得真籙,

百日專精食炁足。



食炁玄微章第二

食炁玄微總五事,大關之要莫能知。元炁初服力尚微,要子將心運守之。

榖氣未除子何別,炁則難停而易洩。或即體弱而心虛,或即藏虛而力劣。

一者上蟲居腦宮,萬端齊起搖子心。當思飲善味無窮,想起心生若病容。

二者中蟲住明堂,遣子魂夢神飛揚。或香或美無定方,或進或退難守常。

精神恍惚似猖狂,令子坐敗食榖糧,子若知之道自昌。三者下屍居腹胃,

令子淡泊常無味。靜則心孤多感思,撓則心煩怒多起,使人邪亂失情理。

子能守之三蟲棄,得見五牙九真炁,



五牙咸惡章第三

五牙咸惡辛酸味,為有三蟲鎮隨子,屍鬼坐待汝身死,何得安然不驚畏。

勸子將心捨煩事,超然自得煙霞志。



煙霞淨志章第四

煙霞淨志通神奧,令子坐知生死道。蒸筋暴骨達諸關,握固潛通開百竅。



百竅關聯章第五

百竅關聯總有神,由子驅除歸我身。恬然得達自明真,自明真道永長存。



長存之道章第六

長存之道因專志,返荷三魂知不死。何物為淵七七裏,堅然慎守咸酸味。



咸美辛酸章第七

咸美辛酸五臟病,津味入牙昏心境。至令六腑神炁衰,百骸九竅不靈聖。

子能慎守十旬終,諸脈洞然若明鏡。六腑明神不隱藏,與子言語說心境。

滯子神功去路難,大都榖十偏為病。



榖食精華章第八

榖食精華與靈隔,纏羅六腑昏諸脈。元神不返欲何依,子心未達焉能測。

可惜玄宮十二樓,哪知反作三蟲宅。



三蟲宅居章第九

三蟲宅居三部裏,子能運用何憂死。飄然鬰鬰常據此,自辯元和九仙炁。



九仙真炁章第十

九仙真炁常自靈,三蟲已死復安寧。由子運動呼吸生,居在丹田内熒熒。

筋骨康強體和平,心識怡然自暢情。思逸神高心彩明,卻聞五味覺膻腥。

肌膚堅白筋骸清,地府除籍天錄名。坐察陰司役神明,内合胎仙道自成。



胎息真仙章第十一

胎息真仙食炁得,卻閉真氣成胎息。羽服彩霞何所得,皆自五藏生雲翼。



五藏真炁章第十二

五藏真炁芝苗英,肝主東方其色青。子但閉固千息經,青氣週流色自成。

心主南方其色赤,伏之千息赤色岀。肺主西方其色白,服之千息白色極。

脾主中央其色黃,服之千息黃色昌。腎主北方其色黑,服之千息黑色得。

驅役萬靈自有得,乘服彩霞歸太極。



太極真宮章第十三

太極真宮住碧空,絳闕崇臺一萬重。玉樓相行列危峰,瑤殿熒光彩翠濃。

紅雲紫氣常雍容,玉壁金梁内玲瓏。鳳舞鸞歌逰詠中,玉饌金漿意任縱,

九氣真仙位列崇。





九氣真仙章第十四



九氣真仙衣錦衣,綃糓雲裳蟬帶垂。天冠搖響韻參差,九文花履錦星奇,

卻配霓裳朝太儀。十方彩女執旌麾,百靈引駕玉童隨。前有龍幡後虎旗,

羽服飄飄八氣吹,更尚寥天入太微。



太微玄宮章第十五

太微直上寥天界,動靜風調鳴竽籟。殿閣穹崇何香隗,壽永衣輕人體大,

九天各各皆相倍。是為因心得自在,靜理修真爲聖人,九行門空列章戴。



九行門空章第十六

九行門空至真路,大道不與人爭怒。動息能執勿暫停,陰神反照神常助。

諸行無心是實心,因心運的歸天去,除苟無心是謂真,自隨胎息入天門。

玄元正理内藏身,無曲潛形體合真。三部清虛元炁固,六腑飜成百萬神。



六腑萬神章第十七

六腑萬神恆有常,元和淨治榖食盡。大腸之府主肺堂,中有元神内隱藏。

腎府當明内宮女,外應耳宅為門戶。膀胱兩府合津門,氣海循環位要路。

子當得見内神章,終身不池神常助。



勿池天神章第十八

勿池天神子存志,凡是天章勿輕示。三十三篇世絕知,況復中黃秘中秘。

先禮三真玉仙使,然後精心睹文字。違教身羅非命殃,子孫受禍當須忌。

太清中黃真經





太上大通经

真空章

先天而生,生而无形;后天而存,存而无体。然而无体,未尝存也。故曰:"不可思议。"

玄理章

静为之性,心在其中矣;动为之心,性在其中矣。心生性灭,心灭性现,如空无象,湛然圆满。

玄妙章

大道无相,故内摄于其有;真性无为,故外不生其心。如如自然,广无边际。对境忘境,不沉于六贼之魔;居尘出尘,不落于万缘之化。致静不动,致和不迁,慧照十方,虚变无为。

颂曰:有法悟无法,无修解有修。包含万象体,不挂一丝头。





七星神咒经

黄老元帝於上清玉洞紫宸金闕台,问天老曰:下届人民,灾祸之由,起之何也?天老曰:昔混沌未份,元化一体,天地设位,乃见五行巡历天下,察无道之国,观不祥之人。凡处虚域之内,虫动含命,命系於天,星辰凌犯,惠孛冲破,诸生兵灾水旱,流移知而逃形,可全自己。逆之遇害,凶寡迭生,黎明死亡,沦沉苦海。元帝曰:民之所苦,我岂忍之,何以救拔,免遭厄难。天老帝君,令念七星神咒,禹步微言,每日面东七遍,可以上消天灾、,下散地祸,蛊魅魍魉,毒精自消,摄伏远行避路,不敢损害道,人能除错谬之气,续罄竭之年;凡百灾殃,随咒即灭,汝须密藏金柜,慎勿流传,授非其人,天降刑书。

(缺七星咒)

出之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道藏》第六册三零九页。

归无子抄录

2001年1月28日





三期普度龍華經

上香讚

整齊衣履。高舉清香。意表虔誠禮上蒼。爐中煙起篆。瑞氣騰祥。乾坤沐恩長。南贍氤氳界。

尊崇奉

玉皇三稱

淨水讚

北方壬癸。液體芬芳。淨洗靈台與八方。萬物滋潤昌。災劫淨光。世界沐恩長。南贍清淨地。

尊崇奉

玉皇三稱

淨心真言

內清淨莊。意清淨莊。氣清淨莊。五臟清淨。尊崇奉

玉皇

淨口真言

喉修淨莊。舌修淨莊。齒修淨莊。三業修淨。尊崇奉

玉皇

淨身真言

體潔淨莊。清潔淨莊。整潔淨莊。一身潔淨。尊崇奉

玉皇

開經偈

龍佛護持普度場。華燈普照大千界。普天大道今時降。度盡原兒返家鄉。混沌初開大道傳。

天地繼之而生成。人合天地併三才。遵崇三綱守五常。清心寡慾勤修煉。均可成仙返天堂。

志心皈命禮

玄靈高上帝。歷劫億萬千。功德滿天下。無上證真仙。掌末後天盤。龍華盛會臨。親演龍華經

。以度諸善良。

人身本一小天地。頭頂青天腳踏地。堂堂正正一道體。原本不染一點塵。無奈人心漸開明。

貪嗔癡恨愛惡慾。酒色財氣集一身。自造地獄不可拔。世心輪迴不思歸。三綱五常均不守。

只愛凡塵苦海遊。原靈暗淡已無光。上天不忍玉石焚。只得速將正法傳。若欲登上正法船。

速將龍華經記心。一者前惡速懺悔。二者立改諸惡過。三者忠孝之行揚。四者仁義禮勿忘。

五者智信併去行。六者三綱不可拋。七者孔聖言多研。八者禮佛學清靜。九者持齋戒殺生。

十者日日遵經行。以上諸條記在心。時時誦念此聖經。則可養成光明體。然後勤修金丹道。

方可結丹成大羅。金丹之道本至簡。無奈人心太污穢。大道漸漸告失傳。現值末期大普度。

只要有緣眾善靈。謹記龍華大聖經。除惡務盡養聖體。時到丹道方可行。躲過此劫方為仙。

無極正法久不遇。吾今特將此法傳。有緣之人能得遇。惡人若能立懺悔。放下屠刀即是佛。

速照聖經體奉行。亦是吾門道中人。來日齊赴龍華會。同登彼岸見親娘。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即說無極正法曰。

無極正法。妙千世界。唯我獨尊。一切佛法。一切妙法。唯心而造。心乃道源。不生不滅。一

切無為法。僅此而已。是時。上帝說法已畢。諸天神佛。護法天人等。均異口同音。讚歎不已

即說偈曰。

玉帝甲子登大位。靈兒有望上法船。佛法無邊度眾生。堂開普度救原靈。龍子龍孫得寶筏。

華光普照眾聖塔。經乃至明大道法。懺悔方能度此劫。

完經讚

天皇玉帝。普度眾生。龍華經懺已闡明。信受而奉行。萬事咸亨。度劫得太平。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三稱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