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用5万张胶片珍藏老成都30年记忆,你认得出多少?

 外双楠 2017-02-12

30多年来,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周筱华

用相机记录成都的变迁

5万多张胶片

珍藏了许多被遗忘的时光

成都那些耳熟能详的城市地标

在周筱华的相簿里都能看到

它们从狭窄的街道变成现代的城市CBD

从一望无垠的田野转为热闹的城市民居区

从不堪入目的臭水沟到小桥流水的街心公园

……

这些老照片

你是否还能认得出?

周筱华,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他在1976年花掉一年的积蓄,购买了一台海鸥牌203型照相机,从此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1980年周筱华调回成都在城建系统当了一名电工,身处城市建设的施工第一线,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就一直专注于以成都城市建设和城市变迁为主的拍摄题材。

上世纪80年代的成都天府广场▼

如今的天府广场▼

地处锦江区人民南路的锦江大桥与桥旁的锦江宾馆,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成为了蓉城的标志性建筑。它们不仅上了成都的风光明信片、信封,还被印在人们经常使用的粮票上。▼

现在的锦江宾馆▼

上世纪80年代的成都春熙路▼

如今的春熙路▼

2001年,成都春熙路改造前的最后一天▼

人潮涌动的春熙路▼

(作者:heronghua5)

上世纪90年代初的成都和尚街,你能认出是现在的哪里吗?▼

答案是:成都太古里。你一定想不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成都和尚街,已经变成时尚潮流聚集地太古里。

再来猜猜这是哪里?

答案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成都宽巷子。如果不告诉你这就是成都宽巷子以前的模样,你能从这张照片看出来吗?因为如今的宽窄巷,已经变成了这样▼

(作者:晚之秋)

1982年的成都一环路▼

如今成都快修到“10环”咯~~

(作者:网友@杨先生拍摄的成都市三环路草金立交桥)

成都是一座因水而兴,因水而荣的城市,其水文化源远流长。除了老建筑,成都还有一条让周筱华拍摄了大半生的河——锦江。

多年来,周筱华在拍摄锦江时将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一些与河流有关的故事也纪录了下来,希望能和那些与他一样对锦江怀有一种情结的人分享,“这让我在这三十余年中为此而一直坚持着”。

1984年,成都府南河边的渔人▼

府南河合江亭夜景▼

(作者:老成都,摄于2013年)

上世纪80年代初,成都滨江路边洗衣服的妇女▼

拍摄于八十年代滨江路▼

现在美丽的滨江路夜景▼

(作者:fighter6911,摄于2012年)

“每当翻开这些老照片,望着它们我就回忆起年少时风华正茂的自己。”

——周筱华

上世纪90年代初,成都小淖坝街24号,一座建于清末的古民居:

居住在月城街12号清代四合院里的小脚老人周叶氏,生于清光绪年间,1987年周筱华为老人拍这张照片时她正好90岁。即便是在八十年代,缠小脚的老人在成都也不多见了。

龙王庙街邱家祠堂是一座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的三进四合院,院内共有三大三小六个天井,传统民居的天井除了通风、采光和排水的功能外,还有“四水归堂不外流”的寓意。

北糠市街字库位于成都市北糠市街44号附近,建于清朝年间,字库又称惜字塔,因古人惜字如金,凡有墨宝的任何纸张均不得随意丢弃,须在字库集中焚化。

拍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紫东街向明巷4号老院内的古井。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变革

成都的街巷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发生变化

这是历史的必然

但在成都,我们的记忆依旧很慢

有一种成都味道,叫从前慢

温柔了时光,惊艳了岁月

(以下图片综合自网络)

70年以前的成都少城公园大门照片,现在是成都市人民公园。

如今的人民公园,外地人一定会来朝圣的鹤鸣茶社。

(摄影:蜀妹)

100年前的青羊宫,不晓得那个时候会不会收门票~

现在的青羊宫

鼓楼南街社区.就在现在的忠烈祠西街 赛格广场旁~

已经爆破了的成都饭店。

王建墓

武侯区小市场

文殊院门口合影

1997年秋,成都街头。小皮裙加皮靴,你敢说自己比她更时尚?

这个小帅哥估计现在都当老汉儿了

午后遛鸟的大爷

三毛和成都的留影

组图《川菜馆子》

(左右滑动可查看)

最后给大家出一道题目

知道下面这个地方是哪里吗?

评论区见!

(提示:市中心,本文中已有提及,答案明日公布)

(作者:周筱华)

老照片作者除注明外均为周筱华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综合成都晚报等

编辑:陈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