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体的对抗

 秋语轩3768 2017-02-12

舞清扬:请问,你觉得“肩下压与胯上顶”是对抗吗?

舞之树:好像是吧。

舞清扬:不对,这不是对抗,这仅仅是身体局部的挤压而已。又问,你觉得“这边背挤压与那边肋拉伸”是对抗吗?

舞之树:好像是吧。

舞清扬:也不对,这边压缩那边必然张开,好比压这边天平那边必然翘起,这哪叫对抗?这是顺水推舟才对。

舞之树:那为什么才是对抗?

舞清扬:在你的躯干上画对角线,有2条:右胯与左肩一条,左胯和右肩一条。做动作时,其中一条对角线两头拉扯,,像拔河,胯和肩之间的拔河。这个状态是身体的对抗。

舞之树:这样说我听不懂。

舞清扬:我画图来解释。你身体前面是个平面,好比一张A4纸,肩和胯是4个角,有2条对角线,我举其中一条为例。

舞之树:我经常练方步,第一步是退右腿,就以这一步为例吧。

舞清扬:好,那么,这一步的对角线是“右胯到左肩”这条。你经常听说“横隔膜”对吧,那是躯干的中心,如果你把对角线视为跷跷板,那么中心这儿是支点。

图片

当右胯往后时,如果没有对抗的话,以躯干中心为支点,左肩应该会被往前。

这好比以中心为支点的跷跷板。

图片

如果你把左肩也拉后,这才叫对抗。

也就是说,把跷跷板两头都拉着。

舞之树:哦,我听懂了。右胯往后,左肩也往后,这就是对抗。那么跷跷板不就被弄弯了吗?

舞清扬:对的!肩与胯都往后,中间横隔膜不往后,跷跷板就弯了,身体就不再像一纸平面的纸,而变成了弧面:

图片

这时,身体就是向前弯的,

也正是挺胸;

也正是把胸膛亮出去;

也正是我说的关羽的胸膛;

也正是像瀑布一样的前胸;

也正是邵克强在2012培训碟里说的“胸椎前顶”;(难怪邵克强反复强调胸椎向前推。邵克强抓了重点来讲,所以我爱死邵克强的培训碟了。)

也就是许多老师说的一边肋张开;

也就是许多老师说的一边身体拉伸;

……

这就是最最最重要的对抗!

舞之树:嗯,如你说的,像肩和胯在拔河。

舞清扬:我给你看个照片:

图片

你看男方,前脚的胯往后拉,后脚的肩也往后拉,胸腔就向前凸出来,这就是对抗,身体前面是一个大大的弧面。你再看女方,她的对抗比男方弱许多,所以舞姿韵味也弱许多。

舞之树:确实是,女方看上去身体前面比较扁平,没有男方那么立体。

舞清扬:我再找一些正反面的照片给你看。

图片

右边这个红裙女孩,身体完全没有对抗。他右边的胯往后时,右肩也彻底地被带动往后了,同时,左肩还使劲地向前向上甩手臂,完完全全是错的。

外面教拉丁的机构,十有八九是教成这个样子的,这个照片特典型,经典“中国式拉丁”。

在这一瞬间,正确的做法是:她抬起来的左肩应该往下往后压,与对角线的右胯形成对抗,往后往下掉的右肩,反而要往上往前。

穿黑裙那个女孩倒是有一点点正确的影子:她抬手的肩膀有点下压,另一边肩膀没有往后往下掉,所以她看上去就正确许多。对了,她的身体也有前凸出来,也是她好看的主要原因。

图片

图片

这个女的也是差在没有身体对抗上,否则真的不错。

男方挡住了,不评。

男方还不不错,也是差在对抗,没有对抗,胸也就平平的,不够立体,不够显力。女的太普通了。

图片

图片

张少杰在重庆教舞,曾经的中国拉丁王子。

看看人家胸腔,胯往后,肩也往后,清清楚楚。

国内冠军陆宁,去年在英国成绩很牛。看看人家的胸。也看女方,然后拿上面的来对比,我就不说了,自己找重点不同。给你一点小指示,他们做的是同一个动作:滑门步,很有对比价值哦,很能说明问题哦。

放在一起给你方便对比吧:

图片

图片

都是滑门步。重点在胸,肩,胯的差距。

舞之树:呵呵,明白了,A4纸一定要对抗,形成弧面。

舞清扬:一个月前,我听邵克强的,只要胯往后,胸椎必须往前推,与这道理是合上的。

舞之树:还有你的口诀“后转踵推胸”。

舞清扬:对,胸向前弧弯。我看了N多明星图片与视频,他们跳伦巴时,这个跷跷板弧线是很明显的。

舞之树:明白了,谢谢!

舞清扬:这个可是上身感觉的根源啊!你一定要记住了。作为根源,肩的方位,手臂的挥动,都是因他而生成的。几周以前,我知道后转胯那一边的肩要往前,却不知如何生成的,近日知道了身体对抗是这么回事后,就懂了。

舞之树:怎么理解?

舞清扬:这要引入另一个跷跷板,脖子为支点,两个肩膀在玩跷跷板。

图片

把左右肩视作一个以脖子为支点的跷跷板:

为了身体对抗,左肩往后拉;

既然左肩后拉,右肩自然就往前了,就像跷跷板。

一个多月前,我画的是:

图片

只知道胯往后,肩就要往前。当时是硬把肩往前的,现在知道是左肩往后联动出来的。

图片

右肩往向了,画出来如左图。

这样上身就显得很立体。

回忆:早在一个多月前,我在园明新园告诉飘飘,胯往后时上身关键之一是肩往前;后来,我用肩暗往前写入“笔画练习法”的“提胯反肩峰”的“反”。前天,我悟到了肩往前不是它要往前,而是另一边肩要往后引起的,这才是力源,写在空间说说里。

舞之树:原来如此!

舞清扬:练舞啊,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了,“而”且“时”不时实实在在地“习”“之”,不懂的变懂了,懂的从理论上懂上升为身体上懂了,难道不是件快乐的事情吗?我舞技虽低,但也能沉醉在这种乐趣里。

舞之树:好一个“学而时习之”,学以致用啊。

舞清扬:呵呵,你还想听手臂的挥动与这个身体对抗之间是如何联动的吗?

舞之树:当然啦!快快讲。

舞清扬:不了,今晚画图累了,本来我都没打算今晚谈的,周末有时间再写。你要记住:有胯往后,必有对抗!

后记:
学舞,就是新体悟代替理解的过程。绝对不是老是在变动是坏事。我认为,如果你设定一个一亿公里以外的标准,固然你十年都到不了那个目标,所以你十年都不变理论,但是,这么远的目标有当下的指导意义吗?务实吗?是不是大而空呢?是不是鞭长莫及呢?不如,我设立的是一个十公里外的标准,稍加一努力,跑到位了,终于有新见解,又设立二十公里外的另一标准。这是实实在在的一步一步的进步。太极拳中有句名言:“一层功夫一层拳理。”国标舞也一样,练到不同层次,就有不同层次的道理。咬定一层道理是书呆子,死脑筋,认死理。科学的发展都是每10年否定一次11年前的教科书,所以,我不觉得我老是在变是不正常的。

有些人舞龄很长,八年十年十年以上的都不少,有的人还不怎么要上班,一天练舞时间很多,可是为什么就是没有专业院校的半点影子呢?他们这么多年练舞的时间比读三年专业院校的学生练舞的时间还长,就是不及人家三分之一,原因是不练硬件(身体素质)之外,软件上也就是技术方法上也走糊涂歧路。


中段是体育舞蹈特别强调的部分,无论是摩登舞还是拉丁舞,乃至其他相关舞种,都是以中段来发力的。以下是一些摩登舞身体感觉的技巧。
1、要找到肋下是腿的感觉(身体的下半部分)。即老师强调的把大腿拉长。这也是现在很多人在跳舞的时候出不去的因,实际上大部分人没有出自己的大腿,肋骨以下全是我们的大腿。 懂舞的人欣赏的是舞者的腿。
2、 肋上及至头上(身体的上半部分)只是起修饰的作用。尤其是女士,头位的变化来源于腿部与地板的力量,通过背后的中轴传递到头。练习方法:把力量集中到背部,去贴墙,可以压一张纸在背后,不让它掉下来。寻找上半身静止成一体的感觉。
3、髋关节是运动的中心,是舞蹈的发动机与方向盘。 舞伴之间的髋关节应该是合为一体的,就像两个半球合到一起成了一个完整的球,那样男式通过髋部运动指挥女士和控制方向,这也是老师经常强调的关胯,开胯,让位,只有做到了对髋关节的控制才能真正体会。
4、利用我们身体的上、下分界点处的连接起到万向轮的作用。身体的上下分界在什么地方?在我们所说的贴在一起的地方,然后利用男士如齿条女士如齿轮所形成的齿条带动齿轮同步传动。依据动作的需要产生出无穷无尽的开合扇形。
练习:舞伴之间髋部合到一起,分界点粘到一起,来回前后运动,注意这个动作的力量来源背部后面的力量。
5、移动是人体重心转移的过程,借助我们双腿的踝关节,膝关节,大腿根部连续滚动不停运作承载我们的中段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把两个人的四条腿移动成两条腿,膝关节内扣的同时利用它去互相试探舞伴的变化和方位,动力腿是假肢,但是要发挥假肢的作用,而不要成了整个身体的累赘。移动后脚到重心立即跟上,不管你在哪个腿上的重心,另外一条腿可以自由抬大腿起来。最后在移动的结尾时加上上体的打开扇形修饰。
6、一般说来,舞蹈的过程是移动与修饰的两个交替过程,而不是同时发生的。在移动的时候下盘动,上半身是静止,在下盘运动完了后传递到上半身去修饰摩登舞的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