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玉若是给一些不懂行的新手看,
他们一定会不屑一顾,
心想,这也叫玉器?
这块玉分为两部分,
一面是青绿色,非常的油润,
显示出了玉质的特性。
另外一面呈米黄色,
中间还有些发灰的斑点,
不会看的人会以为这是杂质。
其实这种玉有个专业术语,叫鸡骨白,
火烧或埋于土中日深年久腐蚀而成。
鸡骨白在民国时期曾经风靡过,
当时的古玩圈里有一个说法:
玩玉器不玩鸡骨白都不叫高手。
今天的人估计还是喜欢看上去更像玉的这一面,
玉质虽然不够通透,
但手感非常莹润,摸上去油油的。
鹰+熊=英雄?
熊是汉代器物中出现最多的一种动物样式。
古人认为,熊代表一种力量,
因而古代工匠常把熊的形象
铸造成力扛千斤的大力士,
作为大铜鼎等重器的底足,
可见熊在古人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
到了东汉,
人们常把鹰和熊的形象巧妙结合在一起,
一般是鹰在上,熊在下,
用上等玉料精心雕琢成玉佩挂在身上,
取“英雄”的谐音,以求驱邪保佑。
但发展到今天,
熊的形象略显窝囊,
有时甚至是软弱怯懦的代称。
股票市场低迷的时候被称为“熊市”,
一支战败的军队也会被人称为熊兵败将,
连骂人都是“看你那熊样”!
虽然熊表面看来十分笨拙,
其实是一种相当凶猛的动物,
在动物界也不是很好对付的,
据说连老虎也有点怕它。
手无寸铁的人在它的面前,
就更显得软弱无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