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嘲笑过片名后,我哭着看完这部片

 真友书屋 2017-02-13

一到年末,又是北上广深漂们的……心痛时间。


回家的小激动还没High起来,就先把自己给问住了——


今年混得好不好?攒了多少钱?说好的出人头地呢?




越问越无语。


还记得去年,Sir给大家讲了一个回家的故事,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


而今天北美特约记者查理,也给你带来一个不亚于它的好故事。



我是北美特约记者查理的分隔线


我是查理,废话不多说,今天我要说的好片,特别适合我们这些被乡愁和奋斗折磨的年轻人。


它叫——


《莫西干回到故乡》

モヒカン故郷に帰る




光看海报,就好像“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那一挂的片。


又是,又不是——


,因为《莫西干》有着纯正的日式小温馨,乡下的小渔镇、平淡细腻的亲情、大量的缓慢甚至静止镜头,都使片子甘贻如一杯白开水。




不是,则因为《莫西干》总是跑偏的泪点和笑点,就像往白开水里丢了一粒泡腾片。


它在日本才上映一天,就跃至民众满足度排行榜榜首,还顺手打败了很牛的对手


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房间》和真枪实弹的《边境杀手》。



豆瓣网友@Ume也很受用:




先撸剧情——


男主永吉(松田龙平 饰)是个搞摇滚的。


所以虽然他留了一个不红不绿的莫西干头,你也别见怪,那是人家的专业。


头可断血可流,这拽拽的鸡冠头,哦不,莫西干头可万万动不得。


——你把头发剪了吧

——我绝对不要



你看出来了,男主永吉这个人啊,是那种还未开化的大男孩。


人没啥坏心眼,但全身上下毛病特多:


骨灰级的东京漂,说好听点是追梦一族。




但说白了,就是撸丝儿一枚。


找了个女人,还没羞没臊地要女人倒贴。



摇滚没搞出头,却搞大了女友会泽前田敦子 饰的肚子,没办法,只能带她回老家成亲。




即使如此,也完全不懂疼人。


你看他自己背个小包,走得那叫一个潇洒,喂,你女人还怀着孕好吗?




你跟着这么个幼稚的大男孩回故乡一看——


擦,他家老头子更像小孩,还是赌气的小孩。


玩摇滚的儿子好多年不回,父子一见面,老头子装出一脸拒绝。


不正眼看,还毒舌:


原来你还没死啊




听说未来儿媳怀孕了,画风一变——


小孩一样抱着电话,喜滋滋地发请柬:


我们家要请客,好,快来




你说他是老小孩吧,人家又讲究着呢:


喜欢一身潮骚的白西装、一顶爵士礼帽,再蹬一双旅游鞋。在一群土老头中也太fashion了好伐?



——这父子俩都没长大,又都怪讲究,也太像了吧!


其实还不止。


老头子,也是个骨灰级摇滚迷。


身为初中吹奏乐团的指挥老师,却是日本乐坛摇滚巨星矢泽永吉的小迷弟。


总是喜欢安排小屁孩们,演奏矢泽的摇滚乐。




看看这俩父子——


作风神似,都有自己的小讲究。


爱好神似,骨子里都是摇滚青年。


习性也神似,没长大的小孩。


碰到一起画风啥样?


你丢我,我就丢回去,谁怕谁?




查理我看得好笑又好气——喂,你就不怕把你老爹气死吗?


不过老实说,这样的家常故事,剧情平淡,人设水火不容……虽然真实,却也见得多了。


导演你到底打算怎么玩?


转折马上就来。


儿子儿媳从大城市回到家乡的喜悦还没冲淡……


阿治的儿子回来了,回来了···




导演的绝杀等在这——


老头子癌症晚期。




老实说,这大招放得我好怕。


就怕这好玩的人设急转直下,进入国产影视剧套路——


不争气的儿子幡然悔悟,大骂自己不孝,然后一家人一起抱头痛哭。




好在,导演是冲田修一




看过他的人都知道,冲田修一的绝活儿:


温暖的日式治愈,总是以最不经意的小细节,触碰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这种风格,日媒又叫做“冲田印”。


如冲田2013年拍的《横道世之介》


主角世之介是个来到东京的奇怪小镇男孩。他最初的存在有多不起眼,旁人再回忆起来就有多鲜活。




回忆的,也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全是些细碎点滴,却叫人泪流满面。



2009年拍的《南极料理人》,用日料做引,勾勒出南极考察站里八个站员和他们远在万里之外的家庭,琐碎的日常让人对“家”的体味更深。



如果说《横道世之介》是把一个男孩放进不同人的回忆里,一笔一笔勾勒出他的形象。


《南极料理人》是把“家”推到世界另一头,隔着广袤的地理空间,将“家”的含义细细品读。


到了《莫西干》,冲田修一玩得更过。


他把死亡放到几位亲人面前,郑重地说出了一件事——


亲情,是有期限的。


让你们知道死到临头,电影再开始营造那种工笔一般,细水长流的折磨。


老头儿知道自己身患绝症那一刻,拉上被子蒙住了脸。




老太太回家做饭,本来好好的没事。


但水龙头年久失修,一直滴滴答答……人也跟着呜咽起来。




儿媳妇无从安慰,于是闷声不响地继续切完剩下的鱼肉。


从来双手不沾阳春水,最后端出来一盘“讲究”的刺身。


在查理看来,这刺身跟肢解差不多难看。




克制的冲田什么也没说,用一盘肢解的鱼,就达到了对死亡、对悲伤最好的描摹。


死亡虽然如同这盘鱼一般丑陋,而面对死亡……


人却不丑陋。


因为,一旦事物有了期限,与此同时被放大的,就是未竟之事。


只有将死之人,才有未竟之事。


而这些事说穿了,也都小得可以——


指挥初中生乐团。


老头子跑到了天台,指挥乐团演奏自己偶像的曲子,输着液、拿截收音机天线就开始了。


白西装虽然穿不上,只要有根指挥棒/天线,就能继续折腾。



听儿子婚礼的音乐。


在儿子的婚礼上,老头子全身都动不了。


但只要音乐一起,脚就打起拍子来了。




连最不懂疼人的莫西干也说:


果然父母还是会去世的,虽然是明白

但实际上面对这个现实,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好




老头子再说要踢他,莫西干也不踢回去了。


——把你踢飞出去啊

——无任欢迎




老头子随口说句想吃披萨,莫西干就记住了。


还打听清楚,应该是六十大寿时吃过的、安川(地名)火腿肠披萨。




于是,莫西干买到了安川所有披萨店的同一款披萨。


就是想让老头子吃到当年那一款。



你说奇怪把,做这些事,让莫西干慢慢变得温柔了。


其他的亲人,也逐渐在死亡面前,越贴越紧。


儿媳帮婆婆涂了好看的指甲油。



还叮嘱婆婆:


不管发生什么,指甲要每天涂护甲油




老太太虽然就要失去丈夫,但儿子中途折返回来说:


我们再住久一点吧



就高兴得像个孩子。



看见没?


人就是这么贱。


一件事情一旦有了期限,我们才做得好。


到了结尾,顶着莫西干头的男主,又离开故乡。



导演采用的并不是正面视角,反而有一种背后旁观的角度。在查理看来,这种视角既是一种励志,又是一种警醒。


莫西干头,留这个头型的摇滚青年,总显得另类、颓废和反叛。


现在它被顶在了男主头上,却多了一种漂泊奋斗者执拗、坚持的力量。


再加上他很有干劲甩下的那句话——


等我出人头地之后,我还会回来


这句话查理信,因为太真,离家的人都暗暗说了太多次。


好听,热血。


但我要泼点冷水。


说完了这句,有什么改变么?


没。十有八九你还是穷鬼。


有。因为你变老了。


《莫西干回到故乡》对笔者而言,就是用了一种最吓人的方式在说那句好土的话:


记得常回家看看。


因为,不管多么坚持在外拼搏,亲情却总有期限。


一过期,就是永别。


虽然有时不想认命,但也不能无止境的任性


这笔账不算,老天有一天也会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