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秘书S给我看她女儿送她的一条短信:"我今天付清学费贷款了!"我问S:"贷款是多少?""$22000。她上的是州里的公立大学。我们给她付了一半。"S解释说。我知道她这个女儿毕业十一年了,当老师,两个孩子的妈妈。"代我祝贺她!"我理解S此时的心情。 听了S的话,我想起我们家孩子们学费的那些事。先生和我说好给四个女儿每人一个尽可能好的本科教育,不多也不少。这简单的法则,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还得真正灵活运用,才能对每人公平合理。 先说老大吧。她上乔治城大学三年本科毕业,为我们省了大四应为她付的6万美金(学费加吃住花销)。大学毕业后,她上了三年法学院,我们向她无息贷款21万美元,减掉少上一年大学少交的6万美金,她欠我们15万美金。 她毕业以后在纽约的前十五律师事务所作商业律师,开始工作的第一年就买了个单元,每月定期付房子的贷款,另外也还借我们的法学院的学费。因为每年付的少,大概十年才能还清。我们不着急,她挺感激的,因为没有利息。 老二有点不同,因为她上四年私立寄宿高中Phillip Exeter Academy。因为有些奖学金,学费一共12万美金。我们为她交了6万,舅舅为她交了6万。老二上哥伦比亚大学时也想三年大学毕业,但又对三年内找到个好工作没把握。我说她有两个选择。念四年可以,不过那高中花的6万学费得工作后慢慢还我们。念三年我们为她少交一年大学学费,正好抵她高中我们为她交的那6万美元学费。这样其他三个女儿不会抱怨我们给老二多花六万美金上私立高中,不公平。 听了我这话,老二开始竭尽全力争取三年毕业。她三年毕业的挑战比大姐三年毕业的挑战要大得多,因为三年之内考上法学院要比找到个理想的金融专业的工作容易些。老二在二年的冬天找到二年级结束后暑假在花旗银行实习的机会,实习结束被正式雇用,得以三年如期毕业。她虽然没读研究生,但是工作三年之后比作律师的大姐还挣得多,而且没背一分贷款。只是她自己不知能在这种高压力高强度的岗位上待多久,得攒钱留后路。 到了老三,我们不用给她交学费。那时她上的The Cooper Union免每个新生四年的学费一共15万美金。老三上了这个学校,不是为了省钱,是她喜欢这个学校。她上大学四年我们给她供吃住零花,学校给的那笔学费,将来我们会如价补上。我们告诉她不让她吃亏。学校给的这笔钱,她一毕业就打到她账上。她上大四那年告诉我想读研,也想毕业后旅游一年。我告诉她,这笔钱加上学校资助再打点儿工,差不多能把三年研究生念下来。若她等一两年,花一些加上学费再涨,到她读硏究生时,她拿到的15万就怎么也不够三年研究生的学费了,剩下的就要贷款了。老三听了以后,赶紧申请,毕业前收到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附加每年2万3千美金的助学金。这份助学金加上我们补给她上本科省下15万美金,她这三年的学费生活费有了着落。转眼之间老三明年就毕业了。学建筑的可能工资不高,不过她无债一身轻。 老四高中一年级时去了家天主教会高中,想换个环境,学费近一万美元。一年下来觉得这所学校功课浅,也没有乐队,网球队也很烂。一年下来,虽然学习是年级第一,但是徒有虚名,浪费青春。在交下一年学费前老四说:"别再浪费钱了,我转回公立学校。"老四考虑到在这个学校再呆四年得花4万美金,说不定我们还得让她还。是的,既然我们不付老二的私立高中的学费,当然也不付老四的,只有这样对上公立高中的老大和老三才公平。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对老四说的。 老四第二学期就转回了当地的公立学校。去年毕业考上了乔治城大学商学院,是大姐的母校。第二学期开学,她说她也想三年毕业。我说那谈何容易,她说她想试。我说,你若三年毕业找到工作,我们把省下的一年差不多7万的学杂费还给你。 我周围同年龄的中国父母,在孩子学费上做法很不同。最慷慨的是让女儿儿子上顶尖私立大学,医学院,MBA的学费全包。有的家长为孩子付一半大学学费,另一半孩子自己负责或打工或贷款不管。还有父母从长计划,存了529(孩子教育账户)多年,又有点奖学金,上个不太顶尖,自己喜欢的私立大学,也不错。另外也有若考不上最顶尖的大学,选上公立大学全奖免4年学费,毕业以后照样上好的医学院,找好工作省20几万。 一个大学的投资,收获的不光是四年,而是一生,甚至影响下一代,所以我支持孩子上考中的最好的也适合自己的学校。我们做父母和孩子都不是那种绝顶聪明,才华出众的人,不敢冒险效仿别人,放弃心仪学校上州立大学,省20几万,最后殊途同归有好工作。我们觉得走自己的费钱费力的路才踏实保险。孩子考大学时让她们尽最大的努力,考最好的,我们不会为了省钱让她们挑最便宜的上。我们老老实实地为她们交学费,她们勤奋学习,能够三年毕业是意外的收获。 四个孩子的本科教育,我们差不多平均每人付25万美金的学费。因地因人而异,又尽量公平。爱,又不溺爱;灵活对待每一个,又不能偏向哪一个。培养四个孩子到上大学花去了我和先生最年富力强的26年的时间,供四个孩子上大学花去了我们1个million,这笔钱是我们一生最大的投资。我这样做是因为我父母,两个没上过大学的平凡人,一个小学教师,一个机关干部,除了呕心沥血地教育两个孩子,还凭自己那微薄工资供我和哥哥上完北京的重点大学。做女儿的我其码要能够把父母给我的教育,给予女儿们,希望她们对自己的孩子也负同样的责任。 S和自己的丈夫都只是高中毕业,但她们尽自己最大努力教育孩子花钱让三个孩子读完了大学。后来孩子分别成了工程师,教师,医生助手,成家立业。她还有一儿子没上大学,几十年工作不稳定,夫妇长期在这个孩子上投入的财力和精力是其他孩子的几倍,不可言喻。S和我一致认为教育好孩子,经济上支持他们上完大学,他们能自立,我们才无后顾之忧。可怜天下父母心,古今中外多少为了孩子勒紧腰带,节衣缩食的父母呀! 我是一年前写的这篇文章,今天再修改之后把它搬上公众号,为的是满足一位读者的请求。 2017年2月8日苗娟写于新泽西州;2017年2月9日玉欣编辑于石家庄【苗博士和四个女儿们第76期】 |
|
来自: Krislinyayun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