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这种效应看上去非常残酷,但却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金融以及其他科学领域。 只不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马太效应更多的会在经济领域体现。 首先举一些例子来诠释这种效应,加深大家对马太效应的理解。 比如社会上贫富两级分化的现象,就是马太效应在经济学上的具体体现。 由于富人们掌握了大量的资源,因而能够依靠这些资源获取更多的财富,更多的财富又能为富人累积更多的资源,如此往复循环,富人因此越来越富。 而穷人掌握的资源少,通过少量的资源获取的财富有限,财富有限能换取的资源也是有限,这样的恶性循环也导致穷人越来越穷。 比如在教育领域,那些家庭经济好的学生占据着更好的教学资源,而家庭经济不好的学生,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大体上和家庭经济好的学生持平。 那些出生在城市的孩子,从小享受着更好的学习资源,有着更宽的视野,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先进的知识,因此这些有形、无形的资源,都让TA们更优秀。 而那些出生在大山里的孩子,无论是在教育资源上,还是在眼界、见识上,都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因此TA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走到大城市上大学,而即使TA们好不容易到了大学里,也因为很多无形的屏障和那些自小就条件优越的孩子不同,仍然要继续付出更多的努力,不然等到工作以后,仍然难以超越他人。 比如在人的心理上,那些心理健康、有着良性思维的人,TA们的心理也会越来越坚强。 那些心理上比较弱势的人,往往更容易深陷于不良心理之中难以自拔,导致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弱。 这是因为那些心理健康的人,TA们往往形成了良性的思维定势,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自我调节能力强,也更懂得对外求助,比如直接求助于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这样TA们就能很快的从不良心理中走出来,心理自愈能力也就越来越强。 而那些心理上比较弱势的人,往往更加自闭,对他人的信任感弱,不愿意或者害怕对外求助,这样的情形之下,本来心理自愈能力就不够强,没有比较好的调节方法,又得不到外力的帮助,只会在不良心理的泥沼之中越陷越深。 马太效应的实际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从辩证的角度去看,事物都有两面性,马太效应也是既有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主要在于它会鞭策弱者去奋力拼搏,因为如果不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就很难摆脱弱者的地位。 消极作用主要在于它会让强弱两边的分层固化,对社会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面对现实而又残酷的马太效应,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把视角拉长,把人生视为一场接力赛,而不是百米赛跑。 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出身,无法选择我们成长的环境,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从出身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的起点都不同。 有些人含着金钥匙出生,衣食无忧,享尽宠爱。 有些人还未出生便已一贫如洗,挣扎在温饱线上,尝遍人情冷暖。 世事就是如此不公,这世上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平可言。 现实炎凉如此,我们却也只能接纳它,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现状变得更好,因为不努力的话情况是很难好转的。 从我们个人的整个人生历程来看,谁说出身弱势,就不能有所成就呢? 谁说出身强势,就能永葆强势的地位呢? 出身并不能决定一切不是么? 如果出身强势阶层,却靠着祖荫肆意挥霍而不去努力,那最终也会坐吃山空,让家族传承毁在自己手上。 如果因为身处弱势阶层,就一直活在愤慨和哀怨之中,而不去付出努力,那只会更加弱势。 反而是终其一生都不屈不挠的奋力拼搏,反而有很大的机会能闯出一片天空。 倘若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志向,非要出人头地,那如果通过我们踏踏实实的努力,在我们离世之时,能看到自己所处的境况比小时候的强,那就已是幸事一件,至少我们让我们所爱的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再把时间的长度拉长,从整个家族的传承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一场漫长的接力赛,而不是一场百里冲刺赛跑。 财富的传承也好,精神的传承也好,都是需要一代接一代去努力的。 民间不是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么? 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即使家族实力丰厚,如果有哪一代不争气,依然无法传承下去。 说不定强势阶层的祖辈和弱势阶层的祖辈一样,都是一样穷困,只不过每一代人的际遇不同直接造就了如今的不同阶层而已。 哪怕我们现在是处于弱势阶层,如果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努力,把努力拼搏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那我们的家族会不会因我们这一代的努力而慢慢兴旺起来呢? 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马太效应又如何? 弱肉强食又如何?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愿我们都能活成一个热爱生活,信念坚定的英雄。 我是明月,每天坚持做原创,可爱勤劳的心理咨询师一枚,既然有缘相遇,关注我可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