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陌、无情、疯狂-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证券圈

 资料收集101 2017-02-13

2016-09-21 07:12 中国证券经纪人协作网

导 读

一边是疯狂的裁员,连40岁以上的老员工都不放过,一边是疯狂的招募证券经纪人,这个证券市场到底怎么了?

今天一位网友转了一篇“关于某证券公司清退40岁以上的普通员工”的文章给小编,我看完后,后背直冒冷汗,因为小编也刚过了这个红线,内心比较忐忑。但根据国外的经验,证券从业人员就像医生或律师一样,越老越吃香,但中国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现状呢?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也看到昨天也提到了上海等地已经不招客户经理了,只招证券经纪人,在这一系列的证券公司的人才战略变化背后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记得小编在2000年刚从事证券经纪人工作的时候,那时证券公司的正式员工是绝对有关系或者有背景才能够进入证券公司的,不仅工资收入高,同时福利待遇也很好,没想到十多年过去了,这些人也沦为了弱势群体;另外相当多证券公司看好的客户经理或者理财顾问的模式却成为目前主流券商裁员的对象,而最不受券商待见的证券经纪人却成了“香饽饽”,多家证券公司在与协作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招募大行动,在这一系列的现象背后蕴含了哪些未来的趋势?

随着新申请的16家证券公司即将通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已经意识到原有的垄断模式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已经不可能持续,所以加紧摸索经纪业务的转型模式,我们看到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经纪业务成功案例,如国信证券利用客户经理的模式借银行网点开展营销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也看到国金证券等利用互联网导流的模式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在新的环境下,原有的客户经理模式与互联网模式均因为高成本等因素不能够持续,这也是经纪人模式火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证券客户经理、投资顾问还是经纪人模式更能够适应未来的市场?表面上来看,是哪一种模式是能够降低券商的成本同时提高收益的。就客户经理与经纪人而言,当名下的资产达到一定规模后,经纪人与客户经理给都是给券商带来收益是差不多的。核心是证券公司是要看重自身的短期利益还是长期利益?小编很可惜的看到,每轮熊市来临的时候或者公司上市为了粉饰财务报表时,都会通过裁员等方式来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但我们很欣慰的看到像国泰君安、兴业证券、平安证券等都有自己的金融学院,这对后续的人才梯队建设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对;

小编认为,在2008年发生的经纪人维权事件,今年发生的客户经理维权事件来看,证券公司之所以敢于以转型的由头来裁员,核心的关键是清楚当下的大多数客户经理只是证券公司对外拓展业务的工具对客户的粘度把握不够,在2008年的经纪人大裁员中将让结对客户把控力度不强的经纪人也淘汰出局了;对于那些普通员工在这些年内有各种开户指标与卖理财产品的要求,身边的资源也就耗光了,券商借考核之时机将这些人一并踢出局;

那证券公司希望一是希望有资源有能力的人留在公司,另外一方面又想通过招募证券经纪人来扩大相应的市场份额;对于传统的证券公司只是在经纪人合作模式上将提成比例从百分之五十提到百分之七十,但像第一创业这种以经纪人作为重要发展模式的公司却不多见;其实证券经纪人表面上来看是需要一个与其分佣的证券公司通道,实质也更是一个需要信赖的券商来与其一起发展,我们看到证券公司有时越强对营销人员并不是越有利的,而是证券公司与经纪人能够协调发展,谋取共赢才是合作的关键;


我们也知道,目前的证券经纪人管理办法还是2009年4月13日的《证券经纪人暂行管理条例(试行)》,在办法出台后的这些年里,证券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此办法一直没有修改,很明显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特别是证券经纪人不得兼职问题、证券经纪人不得通过网络营销问题与当下的移到互联网的新时代明显不符合的。因为小编看到无论是香港还是美国,专业的证券经纪人是服务高净值客户的,而国内的证券经纪人是不能够给客户提供投资咨询的,这也人为限制的经纪人行业的发展;

小编认为证券公司在未来的人才梯队中若不够重视,结果可能是越来越多的股民继续关注佣金,加速行业佣金水平的下滑;另外对于有潜力的经纪人若还是按09年的管理办法强制执行,会越来越多的离开证券经纪业务行业,我们要看到全国的经纪人仅有七万,而一个基金行业尽然有二十多万的从业人员;对于那部分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客户经理,加紧转型不然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

最后,小编认为一家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于对人才的重视,不同的重视程度会推出对应的用人策略,据小编推测未来,在新设营业部大规模亏损以及新开证券公司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只有合伙制才能够真正激活证券经纪人这个行业。能够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只有让你变得更值钱才是唯一的出路。

备注:经纪人协作网目前在深圳、上海、北京、南京、杭州、武汉等地持续开展相关专业交流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