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最美的宋词遇见筝,别有深情一万重

 涂鸦吧 2017-02-13
当最美的宋词遇见筝,别有深情一万重

~?~?~?

它是女子的。弹古筝的人素静,不可丑

三叠愁是她,夜思郎也是她

凄婉处,有空灵之感,万物皆沉静

其实,我还喜欢男子弹筝,着一袭灰衫

在天井的老榕树下,满地清白的碎月

啼嘘三声,唉

巫山一别,为云为雨今不知

——木婉清《古筝》

当最美的宋词遇见筝,别有深情一万重

在我国,筝是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说法是因其发音的性质而得名,如刘熙《释名》曰:“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筝就已流行于秦、齐、赵等国。其中以秦国最为盛行,故素有“秦筝”之称。

愁肠百转的相思之情,娱宾遣兴的应时之意,祝寿宴乐的欢愉之乐皆可用筝来表达。它既是一种歌肆舞筵的演奏乐器,又可代言相思闺怨,也可寄托文人士大夫报国无门的苦闷和向往隐逸生活的情志,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蕴。

筝在宋代流行较广,宋代词人更是将筝赋予种种情感写入诗词之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篇。据统计,在《全宋词》中,包含有筝意象的词作有180首之多,这使得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体味宋词,感受铮铮乐声中的宋词之雅乐。

当最美的宋词遇见筝,别有深情一万重

▌晏几道《蝶恋花》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沈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这是一首写离愁别绪的词作,“此情”者,包括旧日欢聚之情,别后梦寻之情,以及不遇而惆怅之情,等等。然而鱼沉雁杳,欲寄又如何寄?只好借音乐来抒写这“别绪”。所用乐器是秦筝。唐宋时的筝十三弦,每弦用一柱支撑,柱可以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缓则音低,低音宜于抒发伤别之情。“断肠移破秦筝柱”,“移破”,移遍也。遍移筝柱于低音区,所奏出的尽是断肠之声。至此,词已写完,而情意悠悠不尽。

当最美的宋词遇见筝,别有深情一万重

晏几道《虞美人》: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晁端礼《雨中花·夜行船》

豆蔻梢头,鸳鸯帐里,扬州一梦初惊。忆当时相见,双眼偏明。南浦绿,西城杨柳,痛悔多情。望征鞍不见,况是并州,自古高城。几多映月凭肩私语,傍花和泪深盟。争信道、三年虚负,一事无成。瑶珮空传好好,秦筝闻说琼琼。此心在,半边明镜,终遇今生。

“好好”“琼琼”都是当时筝艺高超的女子,这样的用语在含有筝意象的作品中层出不穷,而词作中出现的诸如“罗衣著破”“倚”“懒调弦”“鸳鸯帐里”“凭肩私语”等浅俗之语,在当时更是数不胜数。

当最美的宋词遇见筝,别有深情一万重

晏几道《蝶恋花》

碧草池塘春又晚。小叶风娇,尚学娥妆浅。双燕来时还念远。珠帘绣户杨花满。绿柱频移弦易断,细看秦筝,正似人情短。一曲啼乌心绪乱。红颜暗与流年换。

史达祖《金盏子》

梨花夜来白。相思梦、空阑一林。月深深柳枝巷陌,难重遇、弓弯两袖云碧。见说倦理秦筝,怯春葱无力。空遣恨,当时留秀句,苍苔蠹壁。

“细看秦筝”、“见说倦理秦筝”而引人愁苦的心情,忧郁和烦恼与秦筝暗合。筝这一意象的运用,不仅表现了女子满腹幽怨的哀伤、难以倾诉的心事,同时还刻画出了词作中落寞孤寂、悲切忧愁的形象特质。

当最美的宋词遇见筝,别有深情一万重

朱敦儒《杏花天》

听蝉翦叶迎秋燕。画戟散、金铺开遍。清风占住秦筝怨。楼上衙牌易晚。飞雨过、绣幕尽卷。借水沉、龙涎旋碾。金盆弄水停歌扇。凉在冰肌粉面。

秦筝轻轻地倾诉着怨情,连清风都为之哀婉驻足,可见闺中女子内心的悲苦愁闷有多么深重。

当最美的宋词遇见筝,别有深情一万重

▌洪迈《踏莎行》

院落深沉,池塘寂静。帘钩卷上梨花影。宝筝拈得雁难寻,篆香消尽山空冷。钗凤斜欹,鬓蝉不整。残红立褪慵看镜。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

词中女子因与所爱相隔,寂寞相伴,变得百无聊赖,无心装扮,在这里宝筝陪伴着失落的女子,筝依旧,鸿雁却无处可寻,孤情难耐。

当最美的宋词遇见筝,别有深情一万重

▌秦观《满庭芳》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底按小秦筝。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这首词追忆扬州旧游的一日生活。在春风吹拂、绿柳掩映的朱门之中,正有人轻按秦筝,声调悠扬,淡笔款款写来,极写词人当日的欢畅,词情达到高潮。“凭阑久”“寂寞”写美梦醒转,其情如见。

当最美的宋词遇见筝,别有深情一万重

▌晏殊《殢人娇》

玉树微凉,渐觉银河影转。林叶静、疏红欲遍。朱帘细雨,尚迟留归燕。嘉庆日、多少世人良愿。楚竹惊鸾,秦筝起雁。萦舞袖、急翻罗荐。云回一曲,更轻栊檀板。香炷远、同祝寿期无限。

除了这些闺情幽思、离愁别绪筝声犹解哀怨苦,面对“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终极理想破灭,面对山河日下的国势,词人们内心的苦涩与难耐,也可通过“独听桓筝” “秦筝弄哀怨”得以抒发与消解。在这里,筝是知音,聊以慰藉词人们多创的心灵。

当最美的宋词遇见筝,别有深情一万重

▌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张元幹《风流子》

(政和间过延平,双溪阁落成,席上赋)

飞观插雕梁。凭虚起、缥缈五云乡。对山滴翠岚,两眉浓黛,水分双派,满眼波光。曲栏干外,汀烟轻冉冉,莎草细茫茫。无数钓舟,最宜烟雨,有如图画,浑似潇湘。使君行乐处,秦筝弄哀怨,云鬓分行。心醉一缸春色,满座疑香。有天涯倦客,尊前回首,听彻伊川,恼损柔肠。不似碧潭双剑,犹解相将。

当最美的宋词遇见筝,别有深情一万重

▌刘克庄《汉宫春》

一二耆旧胎书,新来强健否,问年今几。谢传当时,却因个甚,抛了东山起。对局含嚬,闻筝堕泪,围在愁城里。吾评晋士,不如归去来子。

▌仇远《摸鱼儿·答二隐》

爱青山、去红尘远,清清谁似巢许。白云窗冷灯花小,夜静对床听雨。愁不语。念锦屋瑶筝,却伴闲云住。莲心尚苦。谩自折兰苕,答书蕉叶,都是断肠句。

在这两首词作中,悠悠的筝乐给了词人们内心的休憩,也表达了其与世无争,遁隐山林的志向,满腹沧桑无处可诉,“闻筝堕泪”苦愁无边,筝声寄托了词人无限的哀思与无助,就连那有闲云相伴的“锦屋瑶筝”似乎也寄藏在词人内心的国仇家恨和对山林隐遁的向往之情。文人士大夫在词中用“筝”的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绪时,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而“筝”也就成了献恨消愁的解语。

当最美的宋词遇见筝,别有深情一万重

相比于古琴流行于上层文人之中,主要是自娱养性的功能很不相同,筝虽可用来自娱,但更是娱人。《战国策》中写道:“临淄甚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击筑,弹筝。”西汉桑弘羊《盐铁论·散不足篇》载:“……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击而已。”这两段文字真实记载了筝和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紧密联系。“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的诗句更说明筝历来在民间音乐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宋陈炀《乐书·宋史·乐志》言:“本朝十三弦筝,然非雅部乐也。筝以其乐器的本质和世俗化的特性,作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意象,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所要抒发的种种情怀,它生来就根植于民间土壤。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当最美的宋词遇见筝,别有深情一万重

本文由小镇的诗整理编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美物推荐

几行 · 一年之茶,属于四季得茶味道

当最美的宋词遇见筝,别有深情一万重

用365天的时间,细水长流地陪你

长按二维码 立即购买

或点击阅读原文,寻觅更多美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