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TangMouXiong 2017-02-13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出处】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译注】

  明月隐蔽高树之后,银河消失曙色里面。

  ①绮筵:华丽的酒席。

  ②离堂:饯别的处所。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语出《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琴鼓瑟。”

  ④“明月”二句:说明这场春宴从头一天晚上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清晨。长河:指银河。

  【说明】

  《春夜别友人二首》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春。这时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面对金樽美酒,诗人不禁要歌唱依依不舍的离情,抒发自己的远大怀抱,旋即写成这组离别之作。

  【赏析】

  这是一首离别之歌,表现出了绵长的离别情谊。诗从眼前的宴会情景开始写起:“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银烛缓缓地吐着缕缕青烟,金杯正对着华丽豪奢的桌宴。“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离堂”指饯别的处所,“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是说如今堂上我们各自思念朋友情分,而明日之后,只怕又要山水相隔了。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宴会一直持续到了黎明,户外已经“斜汉垂垂欲曙”了。明月渐渐地隐没到了高树之后,长长的银河也要被淹没在黎明之中,景中含情,明月尽管不舍,长河尽管留恋,然而最终抵不过黎明的力量,终归要各自消散。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虽然我们彻夜欢饮,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各奔东西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明月隐高树”这句,表面上是像写秋月,然而一个“隐”字,说明明月隐没在了树影之后,可见是春月。“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尾联直抒胸臆,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沉郁厚重,带有着无限的哀愁。

  《唐诗成法》:“五六是秋夜,非春夜,断不可学。若易‘明月’、‘长河’作‘柳月’、‘华星’,庶可耳。六句句法皆同,此亦初唐陈、隋馀习,盛唐不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