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有种耻辱永远没有洗刷的机会

 濮山才子 2017-02-13

“有种耻辱永远没有洗刷的机会”这是小学张老师的肺腑之言。历经二十来年他老人家觉得这种耻辱不但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慢慢洗刷掉,反而让他感到耻辱感愈发强烈。

前年回家,探望小学张老师,在酒桌上他老人家对我讲起了二十年前那段无人(指本村人)不知的往事。张老师有个绰号叫做“张二麻”。“二”,是张老师在家排行老二;“麻”,是说他麻木无知。这绰号也与那段往事不无关系。

二十岁那年,张老师在一个边远的县城读高中。由于来自农村,家境贫寒,大多数家长都要按时给儿女送米送菜。在当时,张老师是非常爱面子的,所以,他不让寒酸的父亲给他送东西去。逢人便说自己的父母是从事教育事业的,干着阳光下的工作。因此张老师便赢得了很多同学的羡慕与尊重。

一个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同学们大多穿上了棉袄,过着舒舒服服的日子,而张老师没有袄子只有多穿一两件单薄的衣服,他对同学说自己以前习过武,身体棒得很,不冷。

一天,仍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张老师的父亲突然“闯”入他的寝室——给他送新袄子来了。

父亲当时穿着一双破破烂烂的解放鞋,单薄的衣衫,只见他全身是雪,一脸乌青,嘴唇冷得发抖,双手冻得发紫。然而,为了面子,张老师当时并没有叫他一声“爸爸”,只是冷冷的说了句“你来了”,听了这句话,父亲一脸茫然。当寝友问他时,他竟然说:“这是我们家的用人”父亲知道二十岁的儿子好面子,因此只得强忍泪水,一边从蛇皮口袋里面拿崭新的棉袄,一边欣喜若狂的对儿子说:“娃,看到你我心里很高兴。你爸有事,托我给你送件过冬的棉袄来,怕你着凉了。这棉子是你妈亲自给缝上的。在学校可要好好的学习呀,需要什么我就给你送过来……”接过崭新的棉袄,张老师说,那一你感到棉袄特别沉,心里也酸溜溜的,不是个滋味儿。然而,为了面子,为了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羡慕,他不得不继续演戏。不冷不热的对父亲说道:“辛苦你了,大老远的跑来给我送袄子,回头叫我爸多给你些赏钱。”儿子分明看到父亲的眼泪快要掉下来了,然而,儿子还是没有叫声“爸爸”。当天下午父亲执意要回去,其实,他是不想让儿子难堪。

后来,这事儿被同村的同学知道了,回到村里一宣传,消息不胫而走。村民人们谴责张老师,于是给他取了个绰号——“张二麻”。从此,人们便叫他张二麻,而不叫他的名字了。然而,父亲永远都是伟大的,他能包容儿子的一切,包括他的错误,即使是对自己的侮辱。

张老师说,后来他真的后悔了,那不但是自己的耻辱,更是父亲的耻辱。因为这件事,张老师一直感到痛苦不堪,然而,永远也找不到补救的机会。

张老师的父亲虽然去逝多年了,可他永远也忘不了父亲,忘不了那件崭新的棉袄。

临走时,张老师对我千叮咛万嘱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我们都要尊重、孝敬我们的父母,甚至是自我的牺牲。对父母不敬那是最大的耻辱最大的背叛。

可以说,那种耻辱感已经深深的烙在了张老师的灵魂深处,叫他永远没有洗刷的机会,永远没有解脱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