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这事儿,讲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篇了。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否喜欢?烦请大伙儿给小编点意见,看看这一系列是该到此截止,还是继续下去?小编在此先向支持本号的各位读者表示感谢。好了 ,咱开始今天的故事。 郭老这人,实在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一方面,其文学成就大伙儿有目共睹,现在的高中课本中便有几篇他的文章,文采斐然,意味隽永。然而,对于其私生活,甚至是人品,民间的评价却并不高。鲁迅说他和他的创造社是“新才子+流氓”,这话明显有污蔑之处。但两人争吵了四五年之久,互相看不惯,又看不懂,所以夸大点对方的缺陷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小编倒是知道这么一件真事,能很好地说明此人的人品实在有问题。据《在日本的中国人》一书记载。说那是小日本在华抢掠的期间,为了免遭炮火的屠戮,郭老以游学的名义,远盾日本,抛下了在老家待产的夫人。 数年后,孩子出世,郭夫人想念夫君,孩子也需要父亲。于是,后者千里迢迢来到日本寻夫。很幸运,她找到了。那一天,她带着孩子,来到郭老的家里,迎接她的,除了郭老,还有他的日本妻子和身边的五个孩子。 这事儿见于正规史书中,应该是真实的。而郭老在其中暴露出的人品问题,想必大伙儿也都能领会了。那小编为何要说这件事呢?就是单纯的批判某人?不,小编想写的还是盗墓。只是这次的主角不再是“张起灵”,而是“郭沫若”。 乾陵,武则天和他老公的合葬墓,位于咸阳北部的梁山上。据《盗墓史记》一书记载,当年黄巢曾想在此盗宝。但这些人都是农民,大部分人估计连字都不认识。而盗墓又是个技术性很强的活。现在让他们来挖,自然也是乱来一通,毫无章法可言。所以,据史料披露,他们只是挖出了一条40米深得沟,却连墓门都没碰到。 但奇怪的是,从此以后,关于这座陵墓已经被盗的说法却甚嚣尘上。但小编看到过一份60年代的考古资料,里面说,我们的专业人员曾揭开过这墓的顶部,发现条石完好无损,据此认为这坟应该没有被挖开过。但据《乾陵谜案》一书记载,在这墓的椁室旁边,我们又发现了两条明显地坍塌,长15米左右。 从逻辑上讲,此地雨水不多,所以这种坍塌,要么是因为内部建筑物不均匀导致的,要么就是因为贼来过了。但不管哪一种,都引起了郭老的焦虑。因为他一直怕,怕本来在这墓中的《兰亭序》,哪天突然出现在古玩市场上,待价而沽。又或者,干脆没了,坏了。 于是,从那时起,郭老就连续五六次地向中央上书,要求开挖这乾陵。可是,中央拒绝了他的提议。因为这座坟中的宝贝不止这一个!全挖开了,你有那水平保护么?还有,郭老凭什么就敢断定,这墓中定有那《兰亭序》?毕竟我们都知道,这梁山,早被人挖了一大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