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几种“病”你肯定不陌生,“密集恐惧症”、“幽闭恐惧症”、“社交恐惧症”......还有一种“病”每天都困扰着许多人——“选择恐惧症”。 香港电影《最爱女人购物狂》中,演员刘青云便扮演了一名“选择恐惧症”患者。点一份饭几乎能从中午耗到傍晚,更不用说在琳琅满目的商场买东西了,真是“痛苦万分”。 现实生活中,你可能也面临不同程度的“选择恐惧”:中午吃什么、去哪儿度假、大学报什么专业……看似细小的问题,却令很多人纠结。 如何摆脱“选择恐惧”、做出最明智的决定?特采访专家,给大家讲讲决策的技巧。 受访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 李君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黄振能 如何摆脱选择恐惧? 选择恐惧,一方面是因为不够自信,看不清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可能是出于一种逃避心理,不愿意承担选择错误带来的后果。过于追求完美、或依赖性强的人,最容易遭遇“选择恐惧”。 可以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和放弃的过程。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试着摆脱“选择恐惧症”: 首先,不妨把可能的选择写下来。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写在旁边,一目了然地让自己看到哪项是最有益。 其次,提醒自己“有得必有失”、完全不正确的选择是不存在的,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必要的思考上,会失掉更多宝贵的东西。 最后,偶尔尝试一下“抽签”、“掷骰子”等方法,也能帮助你克服犹豫心理,勇敢做出决定。 如何做出明智决定 避免在疲惫时做决定 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面对玲琅满目的商品不知该买哪个、看着口味、菜系齐全的菜单不知道点哪个、要处理繁杂的任务不知从何开始,最后一拖再拖,甚至直接放弃选择。 大多时候,我们希望自己有“众多”选择,以期在里面挑出“最优”方案。但有的时候,我们却被选择所困,由于选择太多,最后眼花缭乱、随意抉择。 不要给自己太多选项 由于选择多导致决策困难的现象叫做“决策疲劳”。做决定的过程,是一个消耗脑力的认知过程,我们需要不停地进行信息比对来做出合理判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