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供应商质量审核的三个层次以及审核重点

 maxqin919 2017-02-1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专业分工越来越趋于精细化 , 一个产品从头到尾都由自己生产已经不太可能,那么就会涉及到原料需要对外采购或是部分产品需要寻找委托加工者,所以,供应商的管理就成为了保证产品供应和质量的重要一环.

某种意义上来说,市场竞争从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已经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商对与原料的质量保证能力能否符合要求已经成为采购方最为关心的问题, 因此,采购方对于供应商的质量审核已经成为许多大型公司的一项日常性工作了。

那么,什么是供应商质量审核?

供应商质量审核就是采购方对于供应商进行产品、工艺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各层次的审核过程,通过上述活动确定新的供应商,改进现有供应商和淘汰不合格供应商,以保障采购方所采购的商品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

就采购方对于供应商的控制层次来分,供应商质量审核主要包括为产品的审核、工艺过程的审核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审核

首先,来看下,产品层次的审核即供货前对于产品或样品认可检验,以及供货过程中的抽样质量检查。产品层次审核的依据是双方同意的产品质量标准。该项审核的重点在于制定出完善的产品质量标准,以及相应科学的抽检频率。利用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品质量。

该项审核往往比较直观,只要通过审核外观或相应的审核报告即可判断相应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这也是许多小公司多采用的方法,但是如果忽略了抽检比例科学性的话,往往会陷入两个极端,一个是抽检比例过大,需要维持一个庞大的进料检验机构,成本大,效率低。另一个极端抽检频率不科学,有可能发现质量不合格产品,造成质量风险。

在审核中,可以通过审核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报告或是自行抽检的产品质量数据以及结合外观指标来判断是否符合标准。

其次,是工艺过程层次上的审核,即需要深入到供应商的生产现场了解其工艺过程,确认其工艺水平、质量控制体系及相应的设备设施能否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该项审核一般在筛选供应商时或者供应过程中工艺变化或因质量不稳定而进行评审。该项审核就不是产品层次的审核了,该项审核的重点在于所采购产品的前期研发、以及工艺设备布局是否合理等方面,

如可以审核工艺过程的合理性,以及工艺的验证程序和验证报告以判断是否工艺过程是否符合要求。

最后一个层次的审核是质量保证体系的审核,就是供应商的整个质量体系和过程的审核,参照ISO9000质量标准或其他质量体系标准而进行的审核。

质量保证体系审核可以定期进行,也可以当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后进行。通常质量保证体系审核过程中会根据质量体系审核表,审核员依据审核表逐项审核,最终出具审核报告给予供应商。该项审核的重点应在于整个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上,应放在企业是否拥有产品的保障能力上。对于审核出的不符合项评估是否为重大不符合项,如若为重大不符合则需即时暂停供应和更换其他供应商,

以上三个审核层次构成了企业供应商质量审核的主要内容,三个层次缺一不可,初次筛选确定供应商时三个层次都需要应用,而日常供应商审核中,可以根据年度供应商审核计划以及质量投诉反馈,采取相应的审核层次。

参考资料:
1、mbalib智库百科
2、《供应商质量审核研究与实践》 仲卫兵 季晓峰。
3、《供应商质量管理研究》 林成汉 

图片来自于:http://china./en/purchasing/supplier-managemen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