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中国嘉德2016秋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在北京国际饭店举槌,拍品总数104件,其中,傅抱石《风光好》以2200万元起拍,5750万元落槌,成交价6612.5万元。 傅抱石《风光好》,1945年,108.5×60cm 仕女图是傅抱石的经典题材之一,其中《丽人行》《琵琶行》都是代表作品,而这幅名为《风光好》的作品到底画的什么内容?不禁让人好奇。 一个与风流使臣有关的故事···· 五代南唐王朝管辖物产丰饶的江南地区,虽然开国初期朝廷采取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措施,但是终因国力弱小,不为其他国家所重。 五代后周皇帝意欲一统天下,先是派遣翰林院大学士陶榖,出使南唐都城金陵,以探虚实。使臣陶榖自恃所在国势力强大而不可侵犯,故对南唐小国不屑一顾。他来访时倨傲无礼,出言不逊,让南唐臣僚韩熙载等人看在眼里、忿在心里。 陶榖像 由于探得陶榖好色之企图,于是便给陶榖设下了一个圈套:即秘密派遣一位名叫秦弱兰(史上亦作“秦蒻兰”“秦箬兰”)的绝色歌伎,假装扮成驿卒之女,事先安排在陶榖下榻的南唐驿馆内拥帚扫地,让她借机通过美**惑陶榖,想方设法迫使其就范。 盛气凌人的陶榖在驿站内遇见秦弱兰后,果然为之春意萌动,几经交往终于被她迷倒了!一天晚上,他们两人便在驿站内独自幽会……已经不能正襟危坐的陶榖,情不自禁之中,又为风情万种的秦弱兰,奉上了一首题为《风光好》的歌词:“好因缘,恶因缘,只得邮亭一夜眠,别神仙,琵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 傅抱石另一幅《陶榖赠词图》,1944年创作,现藏于江苏省美术馆 后来,南唐中主李璟设宴款待使臣陶榖。事先已与秦弱兰销魂过后的陶榖,此刻居然又在公开场合假装正经起来,威仪如故不减。 李主意欲用玻璃巨钟斟酒劝饮,陶榖竟然置之不理。李主见状有些无奈,于是示意让秦弱兰出面歌舞、劝酒助兴。秦弱兰款款入场后,开始**方方地表演起来,席间所演唱的歌曲,正是陶穀曲意奉承的即兴赠词《风光好》。 “该歌女不是驿站内的那个扫地女佣吗?”顿然之间,这不仅让陶榖大吃一惊,更让中招美人计的他,一时间羞愧得无地自容。 这时候秦弱兰又来到陶榖身边,不住地举起玻璃巨钟向他劝饮。内心懊悔、有苦难言的陶榖,很快就被灌得酩酊大醉…… 陶榖此次出使南唐王朝的德性言行,真可谓是丢人现眼、活丑到家了。由于正人君子的“假道学”面具彻底被揭穿了,狼狈丢人的他最终只得沮然而去。此事遂成千古笑柄。 致敬唐伯虎 其实这一题材并非傅抱石首绘,早在500年前的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便画过这一题材。 唐寅所作《陶榖赠词图》画轴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中,衣冠端庄的陶榖拈着胡须,倚坐在南唐驿馆庭园的坐榻上,神情专注于观赏演奏之中,身旁左侧还置有一些笔墨纸砚;而此刻的歌伎秦弱兰则是发髻高耸,一身绣袍罗巾,怀抱琵琶端坐在凳子上,面对陶榖尽情地弹唱。两人面前还点燃了一盏用于照明的红蜡烛,有位驿站仆童正在假山后面煮水烹茶,忙着伺候他们两人…… 明代唐寅《陶榖赠词图》(局部1) 人们粗观陶榖坐怀不乱,然而从其颇为惬意的眼神中,恐怕亦已察觉出他此刻真的倾慕之情难抑、心旌荡漾起来了。周围苍树高耸,枝叶披纷,嶙峋假山,傲然挺立,竹篁、芭蕉和画屏等园中景物,巧妙地点缀于男女主人公的身旁,旨在营造出一种艳遇幽会的情缠意绵氛围。皎洁迷人的月光泻浴大地,整个庭园显得更加幽谧、安宁,一阵阵悦耳动听的乐曲声,不时地从秦弱兰纤柔秀巧的弹指间飘逸而出,充溢着情思动人的格调意境。 明代唐寅《陶榖赠词图》(局部2“太湖石”图) 唐寅还在该图轴的右上侧纵情诗咏:“一宿因缘逆旅中,短词聊以识泥鸿。当时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面发红。”其中蕴涵着意味绵长的嘲讽语境,画家随后钤上“唐伯虎”“南京解元”“吴趋”三方印鉴。 往事越千年,谈笑论今古。世间经常有人不能摆脱“穿新鞋、走老路”的历史怪圈,屡屡发生类似陶榖所犯的慎独之戒等现象,这样的历史教训不仅十分深刻,而且发人警醒。唐寅、傅抱石这两位古今绘画大家,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智慧,运用绘画形式叙述“陶榖赠词”这一历史风流典故,所作富有鲜明的创造个性。这在他们创作之时各自所处的特定年代,还具有借古抒情、针砭时弊等较强的思想性与教化作用。这几幅《陶榖赠词图》得以流传迄今,可谓亦是丹青杰作、名扬画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