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已经结束,天天和宝贝腻在一起“吃喝玩乐”的爸爸妈妈也已经正式上班了,宝贝们还适应吗?春节期间有很多的美食零食可以大快朵颐,打破了以前的饮食习惯;春节期间可以不理作业看电视看电影,熬夜不起床,打破了以前的作息规律;春节期间爸爸妈妈一直陪伴,脾气变坏爱撒娇。 你家宝贝有这些春节后遗症吗?该如何纠正?听听家长学校的专家们给出的建议吧。 春节后遗症1:起不来、睡不着 幼儿园一个学期养成的早睡早起和午睡的好习惯,一放假全乱了套,开学之后的后遗症也是很明显的。起床气、赖床、哭鼻子……到了幼儿园中午午睡时间,小朋友们又一个个的猴精神,好不容易刚睡着又到起床时间了。 专家支招:提前和孩子沟通好 和孩子探讨一下:“宝贝,你喜欢被什么东西唤醒?是闹钟、亲吻还是一把大锤子?”开个玩笑总是好的,早晨一旦有了笑声,孩子就会很放松,愿意跟你合作。对于大孩子来说,不仅可以商量叫醒起床的方式,还要提前讨论好早晨穿什么衣服、吃什么早饭以及固定的睡觉时间。当我们用孩子自己选择的方式轻轻唤醒他时,我们还可以跟做个游戏对孩子说:“哈哈,我要掀被子做好吃的了~”“肚子好饿,我要做个好吃的蛋糕卷。”用薄被把孩子裹起来,就像蛋糕里的果酱一样。裹好以后,一边说:“醒一醒,蛋糕卷!”一边从被子的一边轻轻向外拉,让孩子慢慢滚动直到毯子全部拉开。到这一步,孩子们的意识已经清醒了大半甚至已经完全清醒,小游戏带给小朋友的愉悦体验,起床气当然早就跑光光了。 春节后遗症2:吃不够 春节期间的美食常让人应接不暇,零食饮料不离口或暴饮暴食,都会造成孩子肠胃功能紊乱和消化不良,大大影响了对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取。假期过后,部分孩子就会出现正餐时间吃不下饭或者身体不适,严重的则不能按时入园,甚至要送医院。为了孩子能顺利地回到幼儿园,家长要尽快恢复过节前的饮食习惯。 专家支招:清淡饮食为主,杜绝零食 节日过后,家中的饮料、糖果等零食应尽快收起来,不能让孩子养成每餐喝饮料、没事就吃糖的习惯。对于春节期间进食过多脂肪、蛋白质食物的孩子,节后应以清淡饮食为主;而对过节期间食欲差、没能好好吃饭的孩子,要注意调整饮食种类,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以免发生营养不良。 春节后遗症3:依赖、不独立 有些家长对孩子比较溺爱,无论是春节还是周末,都帮孩子做这做那,所以在幼儿园需要自己动手做的时候就不会了,这样不仅影响孩子的情绪,还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专家支招:家园共育,在家培养好习惯 建议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在家也自己动手吃饭、穿衣服、独立大小便等。不要因为孩子太慢或做的不好而又开始帮他,应按照家长学校的要求,家园共育,让孩子慢慢养成其独立的习惯。 春节后遗症4:入园难 过年这一段时间,孩子们远离了幼儿园,整天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中,随心所欲的生活。因此节后回到幼儿园,要再次经历重新适应环境的过程,心理上难免产生陌生感和恐惧感。。 专家支招:建立规则,激发孩子对幼儿园事物的兴趣 明确告诉宝贝过完节后上班和去幼儿园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的事情,大家都需要遵守这样的规则,不能因为宝贝哭闹而妥协,把宝贝送进园之后马上离开,老师会用各种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稳定幼儿的情绪,孩子不一会就会很开心地玩起来。建议家长在家里经常跟孩子一起谈论幼儿园的事情,表现出对幼儿园生活的极大兴趣,还可以告诉孩子,老师打电话来,说这几天他表现得非常好,很喜欢他之类的话。这样的暗示性话语可以激发孩子入园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