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这四个函数,很困惑。觉得没什么区别,微软为什么要搞两套出来。直到今天,才明白一点。但也不是很明白,仍有迷惑。
简单的说。
从功能上讲,基本相同。但WideCharToMultiByte()和MultiByteToWideChar()用于wince5.0以上。是win api.自适用中文。
mbstowcs()函数和wcstombs()函数,选自CRT库。平台无关,但需设定locale。不设定Local,中文会乱码。如
#include <string>
#include <locale.h>
using namespace std;
string ws2s(const wstring& ws)
{
string curLocale = setlocale(LC_ALL, NULL); // curLocale = "C";获得当前的 Local
setlocale(LC_ALL, "chs");
const wchar_t* _Source = ws.c_str();
。。。
wcstombs(_Dest,_Source,_Dsize);
。。。
setlocale(LC_ALL, curLocale.c_str()); // 恢复Local
return result;
//代码参考自 http://blog.csdn.net/code_pipeline/archive/2007/11/02/1863665.aspx
}
结论 选自:http://blog.csdn.net/code_pipeline/archive/2007/11/02/1863665.aspx
以上是我在开发一个小程序碰到的问题时找到的文章,由于对于在c++里string 和wstring的转换,开始我的理解只是单双字节的问题,后来发现这个和local是相关的。
现在我的理解是对于unicode,它的形式是双字节,但是要对这些双字节做出正确的解释,是需要正确的page页的,比如:setlocale(LC_ALL, "C"),只是以ansi页来解释,而setlocale(LC_ALL, "chs")是以gbk页码来翻译为中文的双字节。而过程就是mbstowcs,这个单字节转双字节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