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如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唐诗名篇之一。但是回顾这位诗人和这一杰作在明代以前的命运,却是坎坷的。从唐到元,他和它被冷落了好几百年。 《春江花月夜》在唐代似乎没有引起任何反响,张若虚的创作在唐人眼中,其成就是不如贺知章的,更不要说“压倒全唐”了!张若虚的这首名篇甚至在宋代,乃至明代中叶以前,都绝少有著名的诗人、诗评家、诗选本提到它。 估计张若虚在当时也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的生平,后人所知不多。他的著作,似乎在唐代就不曾编集成书,现在流传下来的,就只有见于《全唐诗》卷一百十七的两篇诗,一篇极出色我们所熟知的《春江花月夜》(它同时作为乐府被收入卷二十一的相和歌辞中)和另一篇极平常的《代答闺梦还》。 张若虚并没有专集,而《春江花月夜》只有通过总集、选本或杂记、小说才能流传下来。张若虚的生平资料不但不能与唐代众多诗人相比,单单就诗歌数量而言,他也不能和唐代众多的诗人相比,他甚至是“吴中四士”中存诗最少、排名最后的。 所以,“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说以及清人王闿(kǎi)运的“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说法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张若虚能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压倒李白、杜甫吗?能压倒白居易、李商隐吗?就全唐诗而言,没有《春江花月夜》固然遗憾,而没有李白、杜甫怎能称为辉煌? 【文史小智囊】 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在初、盛唐之交,四人齐名,他们又都是江浙一带人,这一带在古代也叫吴中,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