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为前锋随军北伐。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后退军安排,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就随他的便。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杨仪让费祎到魏延大营探听魏延虚实。魏延在费祎面前表现出执意北伐的坚强决心:“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我魏延怎么能受杨仪摆布?” 得知魏延不服从撤军安排,就按照诸葛亮生前安排部署,大军开始撤退。魏延日夜兼程,赶在杨仪大军前面,把走过的栈道全部烧毁。杨仪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刘禅说对方谋反,刘禅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到底是谁想造反,二人都怀疑魏延造反。魏延先占据南谷口,率军出击杨仪大军,杨仪命令王平在前抵御魏延。王平大骂魏延前军:“丞相新丧,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敢如此!”魏延大军知道错在魏延,不听魏延的命令,都散了。只有魏延与其子数人逃亡,逃到汉中,杨仪派遣马岱追杀魏延,之后又诛灭魏延三族。 看到这里,我常常想,一个官职为丞相府长史的杨仪,居然能下令诛杀一个刘备曾经非常信任的大将,很是令人费解。但仔细推敲,实际上杀魏延的不是杨仪一个人,而是一伙人,一个集团。 魏延作为刘备最信任的人,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加上魏延孤傲的性格,为大多数人所不容。加上诸葛亮对魏延的排挤,更加孤立了魏延。最终在杨仪下令诛杀魏延时都保持了缄默,也就是默认,默认就是支持。 另外,从王平骂魏延前军时说的话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丞相新丧,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敢如此!看似平常一句话,言外之意却很丰富,意思是丞相刚去世,你们就这样做,以为没人能管得了你们么,你们不要跟着魏延瞎跑了,丞相虽亡,但余威犹在,你们都要想清楚了。一句轻描淡写的话,直接把魏延划出了丞相集团,不死都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