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方记 ▌利休及茶

 rong_nirvana 2017-02-13

▌关于茶:

源于自然……人与自然交融,交流……感悟,感恩……

【往期东方热度专题:侘寂之美(z15),一点儿“禅”(z23)】查阅请回复括号内内容,更多回复(m)查看目录。


┇茶起源于中国,从中国传到日本并被当地吸收。茶在日本发展成为茶道,进而成为一种独特的日本文化。茶道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是研究以茶会来修养身心以及进行社交礼仪的一种学问。

千利休及日本茶道:

┇千利休,生于1522年,卒于1591年4月21日。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著名的茶道宗师,人称茶圣。本名田中与四郎,家纹是“独乐”。时人把他与今井宗久、津田宗及合称为“天下三宗匠”。

┇出身于平民阶层的富裕家庭。幼名叫与四郎(与四郎),法名则为宗易、抛筌斋。他从小就爱好茶道,17岁拜北向道陈为师,不久向武野绍鸥学习寂茶。1540年19岁时父亲与兵卫过世,同年改名为宗易,号抛筌斋。广为世人熟知的利休之名,乃因1585年丰臣秀吉在皇宫开设茶会,向正亲町天皇献茶,并准备于此时就任关白、太政大臣以及受天皇御赐“丰臣”之姓氏。因此天皇赐给“利休”之法名,在此之前,他对外一直用千宗易的本名。

┇他因擅长茶汤成为织田信长的茶头。信长死后,他转而侍奉丰臣秀吉。1587年起他独自举办北野大茶会等,成为天下第一的茶匠而一时间权势大振,但在小田原之战后,被秀吉敕令切腹自杀,原因不明,通说是因为大德寺三门上的木像。切腹时遗留辞世之句意为“人世七十,力图命拙,吾这宝剑,祖佛共杀,提我得具足的一大刀,今在此时才扔给上苍”。


┇千利休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其“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对日本茶道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

┇千利休主张的茶道文化对日本各方面的文化艺术影响巨大。由于茶道为综合文化体系,包含的内容很多,所以千利休的影响大大地超出了茶道的范围,扩大到了日本建筑、庭园、服饰、烹调、工艺、美术等各个方面。目前世界上所谓的日式家具、日式设计、日式色彩、日式点心等等事物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别气质,无疑都是与千利休的艺术风格相关联的。

┇茶道,即品茶之道,是日本人接待宾客的一种特殊礼仪,也是日本的一种古典艺术。日本人通过品茶,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以加深感情。

┇茶道美,尤其是千利休的茶道美是以わび(wabi)为出发点的。而わび(wabi)的内核则是禅,禅的主体的否定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体现便是わび(wabi),主张的是“忘我”。换种说法,禅的“本来无一物”的思想使わび(wabi)否定了一切现有的美的形式,与此同时,禅的“无一物中无尽藏”的思想又使得わび(wabi)获得了创造无数自由自在的艺术形式的可能。

┇日本的茶道核心追求和、敬、清、寂。“和”指和平、祥和,表现为主客之间的和睦;“敬”指尊敬、互敬,表现为上下关系分明,有礼仪;“清”就是纯洁、清静,表现在茶室茶具的清洁、人心的清净;“寂”指幽寂、苦寂,表现为茶室中的气氛恬静、茶人们表情庄重,凝神静气。淡泊,随缘,自然,旷达,禅的“化境”与茶的清幽空寂,自然淡雅不谋而合;茶的淡泊也与禅的平常恰恰融为一体,构成了“茶禅一味”的境界。

┇日本茶道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最先是受中国唐朝的饼茶煮饮法影响的日本历史上的平安时代。这个时期,喝茶只不过是上层社会附庸风雅的一种方式,还没有形成茶道。二是受中国宋朝的末茶冲饮法影响的日本历史上的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此时,寺院茶、门茶、书院茶等使得茶文化内容逐渐丰盈。在镰仓新佛教的刺激下,茶与禅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加上日本艺道成立的影响,日本茶道完成了它的草创期。最后是受中国明朝的液茶泡饮法影响的日本历史上的江户时代。此时日本茶道迎来了它的成熟期。此时茶道普及到了各个阶层,茶道内部也分出许多流派,形成了百花争艳的态势。


茶境图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