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王堆汉墓:丝国的彩衣

 童海德堡 2017-02-14
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西汉绛紫“长寿绣”丝锦袍局部,其经密度可达每厘米44∽56根。这种锦花型层次分明,纹样极具立体效果,外观华丽,故又有“起毛锦”、“起绒锦”等别称。根据图案特点,它可以分为几何纹图案、花卉图案和羊纹图案。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衣物中,它主要被用于衣衾的贴边、瑟衣、竽衣和绣枕的两侧。后世的漳绒和天鹅绒可能就是对这种绒圈锦的继承和发展。汉代能织出如此精美的起毛锦,堪称纺织工艺史上光辉的一页。
上图是按照马王堆1号汉墓的考古发掘资料和史书的相关记载,利用半景画的形式复原而成的,表现的是辛追夫人下葬时的情景。从这奢华的葬礼中,当年偏居一隅的长沙国繁荣和富足程度可见一斑。下图为1号墓发掘现场。

部分内容已略,请下载官方客户端查看......

经过讨论之后,考古队决定按当时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侯良的建议,找来一块大木板插入木棺的内侧,然后让木棺慢慢向插有木板的一方倾斜,直至完全倾倒放平后,再将辛追移入木板之上。这样,丝织品的揭取就完全可以在木板上进行了。按这个方法实施操作的结果是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把包裹在尸体身上足足二十层的丝绸一一揭取开来。

丝织品属于有机物,富含动物蛋白质,极易腐败变质,更何况是在地下水中浸泡了两千多年,西汉的丝织品能较好的保存下来,实在是一个奇迹。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丝绸的国家。 根据考古发现表明,距今六七千年以前,中国就开始饲养家蚕和织造丝绸了。在此后四五千年时间内,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织造轻柔美丽的丝绸的国家,到了汉代,更是打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向世界各国大量输出丝绸,因而被古代世界各国称之为“丝国”。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精美的古代丝绸在全国各地不断出土,其中最重要的,要数湖北江陵马山1号楚墓、新疆汉墓和长沙马王堆汉墓,但相比起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数量最多、质量最精美、品种最丰富、保存最完好,能全面、真实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古代“丝国”的迷人风采。

一根用四五千根单丝捻成的琴弦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精美丝绸数以百计——一号墓出土了六大笥(sì,用来盛衣物的方形竹器)丝绸,加上其他未入笥的,共计一百多件。3号墓随葬的丝绸比一号墓更多,装满了丝绸的竹笥就有10个,它们分别为“绣缯笥”、“素缯笥”、“锦缯笥”、“绮缯笥”、“绀缯笥”、“帛缯笥”等。除了整笥的丝绸外,还有大量未入笥的丝绸。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有多丰富,我们只要看看辛追的服饰用品就知道了。有春夏秋冬四季衣服:春秋天穿的夹袍,冬天的棉袍,夏天的单衣,以及乌纱帽、手套、鞋、袜等,没有哪一件不是丝绸的;床上用品枕头、枕巾、被子也都是丝绸的;各种书籍、图画、香囊、包袱、几巾、针衣、镜衣、瑟衣、竽衣以及各种袋子等日用品,也都是丝绸的。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