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过完了,宝宝们又要回到校园了,但每到入园季,爸爸妈妈都特别发愁。 因为每当送孩子入园的时候,孩子就会用可怜的小眼神看着妈妈,然后说各种不愿意上学的理由。比如:一天很长时间就都见不到妈妈了,妈妈也不能帮我倒水、买零食了,也不能和我一起看书了,更不能经常抱着我了,我不要去上学。 这让妈妈很头疼,面对孩子的依赖,又心疼又无奈。 春节后入园常出现的几种情况 哭闹 小朋友年幼,正处在分离焦虑明显的阶段,节后入园难免会出现哭闹的情况。不过,好在小朋友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只要家长及时离开,老师可以很快转移他的注意力,使其投入幼儿园的生活中去。 惊醒 这主要是因为环境转换所致,小朋友身心不适应。一般来说,随着对新环境的熟悉,这一现象会慢慢消失。此时,家长应多给予孩子心理安慰,让他心中充满安全感,同时还应鼓励孩子亲近其他孩子和老师。 生病 通常,节后入园的小朋友会因为心理一时难以适应,情绪波动大,使得免疫力下降。所以,不少小朋友刚入园的1个月,吃饭不香,体重会略有下降,可能还会出现其他不同程度的不适,一般只要情况不严重均为正常情况。建议家长和老师加强沟通,帮助小朋友做好心理调适。 拒学症 宝宝拒绝上幼儿园,小心有拒学症,拒学是一种现象,是指孩子因为情绪的困扰,不愿意到学校学习。而造成这种情绪困扰的原因千奇百怪,可能只是单纯害怕新环境适应上的问题,也有可能严重到成为一种精神疾病。 拒学症孩子通常合并有情绪困扰,焦虑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当焦虑出现时,经常告诉家长自己好紧张,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乱哭闹,或是出现忧郁或生理方面的症状。拒学的孩子没有明显的反社会行为,而是单纯不愿意去学校、害怕上学,家是让他们唯一感觉安全的环境。 孩子为什么会拒学? 拒学的背后原因随个人的生活背景及经验有所不同,有的是逃避学校,有的是害怕老师,有的则是承受不了课业压力、不适应学校的特殊要求,或是被同学霸凌、勒索,以及人际关系上出现问题所导致。也有的是因为家庭因素上不了学,更多问题可能是出在孩子自己本身,如分离焦虑、忧郁等。 处理拒学的原则 父母要与孩子、学校建立良好沟通与互动 良好的亲子关系与保持理性和谐的沟通管道,是处理拒学问题的好方法。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法,倾听他的想法,试着与他一起整理出无法上学的原因。此外,家长应与学校保持良好互动,允许孩子用渐进的方式进入学习环境,不放弃学习的机会。 不要使用责骂或强迫的方式 不管用哪一种方法解决拒学问题,基本上,除了尽快让孩子回到学校,也要注意千万不要只想要用强硬的方式将孩子拖回学校,就以为解决了问题。 耐心陪伴,给孩子多一点空间 有的孩子个性内向,环境适应需要较多的时间,这是天生的个性,强迫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恐怕只会雪上加霜。有的孩子则缺乏足够的能力处理挫折,师长必须协助他学习更多的问题解决技巧,提升处理问题能力及忍受焦虑感的能力。 只要给拒学症孩子多一点空间,以时间换取最后的胜利,同时奠基在稳定的亲子与师生关系上,对孩子遭遇拒学问题上有绝对的助力。 幼儿拒学常是因为分离焦虑的问题,协助孩子对新的环境产生安全感,孩子才会较愿意忍受与主要照顾者分开后的焦虑情绪。 如何缓解宝宝不想上学的抵触情绪? 给孩子一个关心同伴的启示 如果宝宝还是死缠烂打地和爸爸妈妈讨价还价或是耍赖不想去幼儿园,这时家长们千万不能对孩子失去耐心,您可以稍微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和宝宝说,放假这几天,班上的小朋友们不知道他们过的怎么样,你可以上幼儿园问问他们。这样,小宝宝也会有兴致想去幼儿园找其他小朋友玩。 给孩子发出一个必须入园的指示 当把孩子送到班级门口时家长也要调整心态,不要把孩子的哭闹看得太严重。您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今天一定要入园上学。把幼儿送到班里,交给老师以后一定要马上离开。当您离开之后,老师会用各种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稳定幼儿的情绪,孩子不一会就会很开心地玩起来。 家长把宝宝送到幼儿园后,做法还和以前分离时一样,讲清楚什么时候来接他,愉快地亲亲或者拥抱一下,然后从容离开。要特别多强调一句“我会按时来接你!”,这样做更能让宝宝有安全感。 淘淘妈叨叨叨: 假期过后,小孩子不愿意入园也是正常现象。假期虽然不长,但是对于还没有自制力的小孩子来说,依然需要家长策略性的引导。家长在回校前一天开始帮助孩子孩子收心,给孩子一个缓冲时间。 我是淘淘妈,一个两个孩子的老妈子,没事爱分享育儿经验,期待与更多妈妈交流育儿经验,13269903788(长按复制),育儿道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