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女子的美貌,若只会说一个“美“字,实在是太俗气了。“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中国的文化人们总是能创作出最适合形容女子的词汇和绘画。 情人节恶补这些,就绝对不会再愁如何夸赞女友了~ 红衣仕女 张大千 1928年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张大千善于绘画美人,也懂得欣赏美人,在他的笔下既有优雅的少妇、风华绝代的仙女,也有受了惊吓的贵妃,各种类型、各种情绪美人的风情都被他刻画得细致入微,她们既有古代仕女画的遗风,又有着时代气息,姿态风韵、颇有个性。 游春仕女 张大千 1929年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佳人歌》 李延年(汉) 有别于傅抱石所绘仕女的潇洒入神、风格高古,齐白石仕女的神态生动,以及林风眠仕女的色彩浓丽,张大千的仕女可谓清丽秀雅、别有风姿。 春醒图 张大千 1933年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招魂》 宋玉(战国·楚) 张大千评判美人标准要比常人苛刻得太多,不仅要长得美,而且气质要“娴静娟好,有林下风度,遗世而独立之姿,一涉轻荡,便为下乘”。 嫦娥图 张大千 1935年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幽梦影》 张潮 (清初) 张大千的仕女画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三十年代以前,张大千仕女画的风格主要是继承了清末任伯年、费丹旭等人物画的传统,人物造型纤柔细弱,形象略带病态的清秀。 执扇仕女 张大千 1938年 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 杜牧 (唐) 三十年代,张大千仕女画人物造型变得温婉娴静,清雅小巧,风格灵秀;衣纹则是以淡墨写意法勾勒,用笔轻快简洁。 弄玉吹箫图 张大千 1934年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洛神赋》 曹植 (魏晋) 金城玉女 张大千 1944年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着流纨素,耳垂明月当。 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孔雀东南飞》(东汉) 到了四十年代,张大千创作的仕女画吸收北齐壁画的线描的挺健,造型上汲取盛唐侍女的雍容华贵、娇媚高傲、健康秀美,设色也受到佛教造像及藻井图案的影响,并参考了藏传佛教施用矿物质颜料的技艺。 唐妆仕女图 张大千 1944年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红楼梦》 曹雪芹 (清) 这一时期也是张大千仕女画创作的黄金时期,对于他最终形成自己工笔重彩的人物画风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荷屏仕女图 张大千 1948年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宝髻松松挽就》 司马光 (宋) 除了以上诗词,这些形容女子某一部位美好的词句,也请牢记于心。 ![]() 西蕃二姝 张大千 1950年 形容肤色 薄粉敷面。半妆美人。 盛颜仙姿。微施粉泽。 杏面桃腮。颜如渥丹。 玉面淡拂。丹铅其面。 傅粉施朱。点额寿阳。 弄粉调朱。面如冠玉。 粉白黛绿。 脂粉污颜色。 小白长红越女腮。 细润如脂,粉光若腻。 不施粉黛而颜色如朝霞映雪。 ![]() 芭蕉仕女团扇 张大千 1951年 形容眉毛 点染曲眉。螓首蛾眉。 红粉青蛾。紫芝眉宇。 淡扫蛾眉。眉似新月。 眉清目秀。粉白黛黑。 修眉联娟。扫眉才女。 眉目传情。眉目如画。 朗目疏眉。柳眉如烟。 粉白黛绿。 绀黛羞春华眉。 丽质仙娥生月殿。 婉转双蛾远山色。 懒起画蛾眉,花面相交映。 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春烟。 眸球乌灵闪亮长眉连娟,微睇绵藐。 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 ![]() 仿莫高窟仕女 张大千 1954年 形容眼睛 暗送秋波。清眸流盼。 含情凝睇。明眸皓齿。 眸含秋水。双目澄澈。 双瞳剪水。雾里看花。 星眸微嗔。杏眼明仁。 月眉星眼。明眸善睐。 临去秋波那一转。 回眸一笑百媚生。 粉腮红润,秀眸惺忪。 回眸一笑,百媚丛生。 千朝回盼,万载流芳。 水中望月,云边探竹。 顾盼生辉,撩人心怀。 明眸善睐。 推荐 徐州艺术馆 |
|
来自: 东方竹马 > 《社科政教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