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

 JILE_BABY 2017-02-14

 美国著名牧师内德.兰赛姆,在94岁临终时留下这样一句遗言:"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上将有一半的人成为伟人。"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他的思想认识和人生态度,如果可以重新活一次,他以成熟的、经历了社会检验的阅历重新选择人生,必然会少走不少弯路。同样,年轻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如果能早一些认识现实,消解身上的生涩、偏执和意气,成功就会来得更顺畅一些。
   这中间最为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对世俗的认识与理解。很多人在二十几岁时涉世,受了许多挫折,吞咽了许多苦果之后,才逐步看清了现实的真实面目,明白了自己的得失与方向。但是在这几年或十几年的历练中,他们已经消磨了最初的激情与锐气,失去无数不可复得的大好机会。
   对于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对压力、选择、金钱、人脉等现实问题认识得越早、越明确,就越可以稳妥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历程。林肯曾经说过:"智慧可以帮助我们,让我们不必用烫伤自己的方法去体验火的炙热;也可以让我们在陷阱面前适时止步,做出明智的选择。
   世俗就是现实一点,拥有世俗心态,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困惑。二十几岁,有许多视而不见的东西往往在三十几岁时才能够发现它的价值。这些二十几岁不以为然的东西,能够在现实的矛盾面前,选择让自己不后悔的一条路,这便是世俗的智慧。
   生活中,输得最惨的往往是些聪明人而不是笨人。原因就在于笨人知道自己不够聪明,只能靠苦干、实干才能创造好的生活,最终他们如愿以偿了。而聪明人做事时则不肯下力气,总想着耍小聪明、投机取巧,所以往往输得很惨,所以智慧和实干比起来,实干更加不可或缺。
   伟大的哲学家卢梭说过:"节制和劳动是人类的两个真正的医生。"即使每个年轻人都是块好铁,总得锻炼锻炼才能成钢,就是在你为生存而付出的劳动里,锻炼了一切与理想相关的东西,比如自信、尊严、才识和能力。沉重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享受生活的欢乐,也要接纳生活的沉重,因为生命中有一些责任是你必须要承担的,你必须负重前行,脚步才不会太飘忽。
   耶鲁大学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有名的一所私立大学。耶鲁大学现在很骄傲,布什总统、老布什总统、克林顿总统都是耶鲁大学毕业的。耶鲁的办学理念只有一句话:培养未来世界的领导者。耶鲁最有影响的是本科教育,他们的教育思想是要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的领袖。所以入学的时候,校长要找学生一个一个面谈,看他的本质、潜质里面像不像耶鲁学生,看他能不能成为领袖人才,每年都这样筛选。学生进来以后给学生相当多的机会自主地发展、全面地发展,所有的教授都要给本科生上课,教课期间完全是讨论。耶鲁的正教授招聘条件有这么一句话:此人能够在本领域与世界该方面的领袖进行竞争。
   耶鲁的学生都体现出充分的自信、自强和挑战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他们觉得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成为领袖人才。
   耶鲁的成功提示我们:追求成功、财富和幸福,不但是人类天生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而且是与生俱来不得放弃的责任和义务。贫弱是一种疾病,是一种恶习,如果不是由于懒惰,就是由于无知。贫穷不单是金钱和物质的缺乏,最主要的还是精神---信心、勇气、热情、意志和知识的欠缺。
   著名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85%则依靠他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如果我们要想在工作和生活中顺遂如意,单靠勤勤恳恳地埋头苦干是不够的,来自周围的支持与认可,绝对是一个人最佳的成功助力。
   做人第一,做事其次,学问再其次,天资常居最末。如果你想成功,必须有行动力;如果你想成为顶尖人物,必须有创造力;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业,更必须有影响力。而影响力不是说有就有的,一个人必须有耐心与机智去达成这一目标。所谓情感智商,也许就体现在这里。影响力的文章在于"人"字,而人与人的关系,最难拿捏得准。假如你决心成为出类拔萃的人,千万不能忽视人际关系,不可忽视了为人处世的技巧。
   学会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根本。工作和做人处处是技巧。聪明的年轻人应该考虑先做人,后做事。工作能力当然重要,做人的技巧同样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做不好人,你就可能没有事可做;而做好了人,就有人可以帮助你完成一些非常困难的事。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你要使自己受欢迎,给人以随和可亲的印象,就得运用一种有效而"得民心"的策略---首先在心态上,你要允许别人是正确的,也就是充分肯定别人的成绩,大方而真诚地给予赞美,让赞美拉近彼此的距离;对缺点不可吹毛求疵,应以委婉的方式提醒,鼓励其改正。总之,你要有宽容的胸怀、信任的胆识。
   不要过于清高,现实需要脚踏实地
   人不怕被别人看低,怕的恰恰是人家把你看高了。看低了,你可以寻找机会全面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别人一次又一次地对你"刮目相看";而看高了,你就很难再有周旋的余地,甚至还会让别人一次又一次地对你感到失望。
   人有抱负是好事,只想一鸣惊人的想法却要不得。生活中那些自命清高,不屑从底层做起的人,永远都无法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等到忽然有一天,他看见比自己起步晚的,比自己天资差的,都已经有了可观的收获,他才惊觉在自己这片园地上还是一无所有。这时他才明白,不是上天没有给他理想或志愿,而是他一心只等待丰收,可是忘了播种。
   你刚刚二十出头,还是默默无闻和不被人重视的时候,不妨试着暂时降低一下自己的物质目标、经济利益或事业野心,脚踏实地,做好一个普通人的普通事,这样你的视野将更广阔,或许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机会。
   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伟业,在你确立远大的目标之后,静下心来,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地开始你的行程吧!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你不要梦想一步登天,如果基地不扎实,那么你的成功恰如"空中楼阁"摇摇欲坠。所以,真正聪明者,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
   准确定位,用自己的特长求发展
   凡成功者,都是根据自己的长处来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对自己的弱点和短处设法避开,从而如愿以偿。在人生的坐标系中,一个人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是非常可怕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自卑和失意中沉沦。
   一个人能否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有一个通俗的名词---定位。在心中,你给自己定位是什么,你就是什么,因为定位能决定人生,定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为了使自己充分发展,进行全面准确的定位是至关重要的,记住:在很大程度,你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价值!
   一个乞丐站在地铁出口卖钥匙链,一名商人路过,向乞丐面前的杯子里投入几枚硬币,匆匆而去。
   过了一会儿后,商人回来取钥匙链,说:"对不起,我忘了拿钥匙链,因为你我毕竟都是商人。"
   几年后,这位商人参加一次高级酒会,遇见了一位衣冠楚楚的老板向他敬酒致谢,并告知说:"我就是当初卖钥匙链的那位乞丐。"生活的改变,得益于商人的那句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定位于乞丐,你就是乞丐,当你定位于商人,你就是商人。
   当乞丐以商人的心态来看待自己时,他就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当他把自己当成真的乞丐时,他一辈子就是乞丐。
   不过,你就算给自己定位了,如果定位不切实际,也不会取得成功。因此,你一定要记住,在给自己定位时,有一条原则不能变,即你无论做什么,都要选择你最擅长的。只有找准自己最擅长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调动自己身上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并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获得成功。
   许多成就卓著的人士,他们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进行定位或者重新定位,最终找准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行业。
   生活中,很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对自己的长处认识得还不够充分。例如,善于待人接物的人并不认为他们的特长与别人有什么区别;口才出众的人也不一定会想到这是自己身上的一个长处,有些时候,正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会不假思考地运用自己的特长,反而更容易忽视它们,不知道它们对自己有多么重要。这种人的失败,在于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丢了自己的长处,而用了自己的短处。
   自己的长处是帮助自己实现成功的最好工具。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长处了解不够,所处位置不当,他就永远休想有所建树。反之,如果找到自己的长处,就会挖掘出自己无限的潜能,便更容易取得成功。
   一个人竭尽全力去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并不意味着他做任何事情都无法成功。要是他选择了不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业,这就注定难以成功。莫里哀和伏尔泰都是失败的律师,但前者成了杰出的文学家,而后者成了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世界上有半数的人从事着与自己的天性格格不入的职业,因此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在职业生涯的选择方面,要扬长避短。西德尼.史密斯说:"不管你擅长什么,都要顺其自然;永远不要丢开自己天赋的优势和才能。"
   只有当一个人选择了适合他的工作,找到了适合他的位置时,他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就像一个火车头一样,它只有在铁轨上才是强大的,一旦脱离轨道,它就寸步难行。
   马克.吐温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可谓名扬四海。你也许不知道,马克.吐温在试图成为一名商人时却栽了跟头,吃尽苦头。马克.吐温投资开发打字机,最后赔掉了5万美元,一无所获;马克.吐温看见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作品赚了大钱,心里很不服气,也想发这笔财,于是他开办了一家出版公司;然而,经商与写作毕竟风马牛不相及,马克.吐温很快陷入了困境,这次短暂的商业经历以出版公司破产倒闭而告终,作家本人也陷入了债务危机。
   经过两次打击,马克.吐温终于认识到自己毫无商业才能,于是断了经商的念头,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说。这次,风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马克.吐温完全没有了商场中的狼狈,重新找回了感觉。最终,马克.吐温靠工作与演讲还清了所有债务。
   马克.吐温取得了成功,是因为他终于明确了他自己的社会角色,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从适合他自己的角度来从事社会活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也许兴趣广泛,掌握多种技能,但所有技能中,总有你的长项。因为唯有利用自己的长处,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增值;相反,利用自己的短处会使自己的人生贬值
   二十几岁的青年人涉世不深,只会羡慕别人,或者模仿别人做事,很少有人能认清自己的专长,了解自己的能力,然后发挥专长,所以不能够成就大事。
   据调查,有28%的人正是因为做了自己最擅长的事,才彻底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并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人自然都跨越了弱者的门槛,而迈进了成功者之列;相反,有72%的人正是因为总是别别扭扭地做着最不擅长的事,因此,不能脱颖而出,更谈不上成大事了。
   如果你用心去观察那些卓越的人士,就会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论聪明才智高低与否,也不论他们从事哪一种行业、担任何种职务,他们都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很多人往往一时很难弄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这就需要你在实践中善于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不断地了解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如此才能取己所长、避己所短,进而取得成功。
   富兰克林说,有事可做的人就有了自己的产业,而只有从事天性擅长的职业,才会给他带来利益和荣誉。
   一个人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是获取成功的一大法则。只有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才能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二十几岁的选择=三十几岁的成就
   决定人一生命运的,是心态、习惯、细节和机遇,这些因素在二十几岁的年华里显得更为重要。二十几岁是人生最佳的选择时期,而到了三十几岁,事业、婚姻、生活态度等,这一切都已经定形,不再那么容易改变了。也就是说,到了三十几岁,再来改变已经为时过晚了。二十几岁的人生舞台已经不再是排练,而是真正的表演。面对现实的矛盾和犹豫不决,其实是在吞噬着你的年轻的灵魂和未来。慎重地做出选择,方能成就自己。
   安于现状,生活只会是一潭死水
   如果你的目标只是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那么走到人生的尽头也享受不到真正成功的快乐和幸福的滋味。心态中只有"守",裹足不前,有朝一日已有的小小地盘也可能混丢了。在激流湍急的生活中,一定要记住停滞就是失败。
   平凡的人之所以没有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太容易满足而不求进取,他一生只会盲目地工作,挣取足够温饱的薪金。
   但是追求成功的人,就绝不是这样,他会尽力寻求对自己现状不满足的地方,以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进。不满足,是进步的先决条件,不满足才能锐意进取,才能在人生中找到成功的路。
   机遇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机遇又对能及时把握机遇的人情有独钟。如果你不能做出明智的判断,当机遇出现时,只能与之擦肩而过,失之交臂。我们一旦踏上某条道路,通常很难再重新选择,因为重新选择的成本太高。但当你真的发现不再适合自己的工作、不再适合自己的事业时,最好还是勇敢地走出来。
   选择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一个人,只要把潜藏在身上的自信挖掘出来,你的才干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缺乏信心的人,就如同一根受了潮的火柴,是不可能擦亮希望的火花的。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走入社会之后,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困难和挫折,这时正是考验你的自信心的时候。如果面对这些能够从容不迫、沉着冷静,那么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你了。但如果你被它们吓倒,就等着失败的结局吧。因为从来没有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会取得成功。
   如果你感到自己的信心不足,那就一定要加强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你身上的潜能得到释放,并坚定不移地去实现你的目标,最终获得成功。人生是依靠强烈的自信支撑起来的,一旦我们失去了自信,就违背了自己的本性,不敢肯定一切,人生也就没有了根。我们会消极、迷惘,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一遇到不利于自己的情势,就会畏难发愁,甚至逃避,结果,无论多么好的机会摆在你面前,你都抓不住,最终一事无成。
   选择突破,勇于尝试新的体验
   21世纪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信息时代,资源共享,每一天都在发生新的改变。当身边的人都一边充电一边向新的领域进军时,原地踏步的人,很快会发现自己虽年纪轻轻,却已有了落伍的烦恼。
   许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时常把"自我突破"四个字挂在心上,但又往往不知道应该从哪里下手。那么,请你先来回答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是个老实人吗?
   "老实人"在现代社会不一定是个褒义词,它暗示着某个人缺乏探索的勇气。勇气是一种精神,只有具有健康心态的人才有勇气。老实人总是瞻前顾后地害怕跌倒,因此永远跑不快。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首先要突破的就是老实人的裹足不前。
   许多能做大事的人,在他们心目中也并没有许多明确的目标,相反却是变动得非常快,有时甚至连目标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只是不断地去尝试新的事物,大胆接受新的信息,直到对自己所做的选择有所把握为止。
   选择需要智慧,放弃需要理智
   在人的一生中,要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无奈的是往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把握命运的十字关口,审慎地运用你的智慧,做出最正确的判断,放弃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去做正确的选择。不要悲观地感慨"不可兼得"的失去,要乐观地看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人生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不同的选择就使人生轨迹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生活在五彩缤纷、充满诱惑的世界上,我们渴求的东西太多太多,但历史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必须学会选择,学会放弃!人生是复杂的,有时又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只有取得和放弃。取得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弃需要巨大的勇气。
   生活有时候会逼迫你不得不改换爱好,不得不放弃你的远大理想。人生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选择对了,是成功的帆;选择错了,势必会是南辕北辙。尤其是遇到追求的目标不可能实现时,果断地放弃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执著过了分,就转变为固执。时刻留意自己执著的意念,是否与成功的法则相抵触;追求成功,并非意味着你必须全盘放弃自己的执著,而来迁就成功法则。你只需在意念上做合理的修正,使之符合成功者的经验及建议,即可走上成功的轻松之道。
   一个人理智地放弃他无法实现的梦想,放弃盲目的追求,是人生目标的重新确立,也是自我调整、自我保护的最佳方案。学会放弃,给自己另辟一条新路,往往会柳暗花明。
   如果你以相当的精力长期从事一种事业,但仍旧看不到一点进步、一点成功的希望,那就不必浪费时间了,不要再无谓地消耗自己的力量,而应该再去寻找另一片沃土。目标是一种方向,需要恰当地选择。假如你的一个目标发生了问题,应当马上更换一个目标,这样才能挖掘你自己!
   放弃,未必就是怯懦无能的表现,未必就是遇难畏惧、临阵脱逃的借口。有时候,放弃恰恰是心灵高度的跨越,是睿智思索的最佳选择。
   能够放弃一些东西,是人生的一道风景。有时,放弃就是一种高远的目光,就是一种趋利避害,就是以退为进、弃旧图新。学会放弃,人生就会有一个更新、更高的目标。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完全可以确定或保证的,但人们正是在危机中学会了快跑,在惊险中学会了自救。二十几岁的时候,你可以没有足够的金钱,可以没有功成名就的事业,但你不能没有激情。年轻的锐气是有时限的,如果不好好利用,它就会在生活的重压里消磨殆尽
   一个人在二十几岁时的选择,对自己一生的成就至关重要,给自己选了逆流险滩的年轻人,中年后才有享受人生的资格。你要时刻提醒自己,不管别人如何平庸,自己都不要随波逐流。看看那随波而流的树叶,它们默默无闻地来,又默默无闻地去,最后消失在茫茫大海里。平庸者就如这树叶,与世无争,不愿付出什么,悄然出生,默默地成长,娶妻生子,生老病死。他们安于清贫,甘于寂寞,乐于稳当,他们从不曾知道成功是什么。他们深信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他们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们也是缺乏生活激情的人,乐于平淡,安于平淡。大喜大悲他们都不适应,一点风吹草动也会让他们寝食难安。这些人注定要度过黯淡的一生。
   "人生能有几回搏",二十几岁的我们,要学会选择积极的心态,在积极心态的指引下披荆斩棘,锐意进取。请牢记:选择了积极的心态,就等于选择了成功的希望;选择消极的心态,就注定要走入失败的沼泽。如果你想成功,想把美梦变成现实,就必须选择积极的心态,换个角度看待人生。
   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著过《思考致富》一书。为什么是"思考"致富,而不是"努力工作"致富?希尔强调:最努力工作的人最终绝不会富有。如果你想变富,你需要"思考",独立思考而不是盲从他人。成功者最大的一项资产就是他们的思考方式与别人不同。

--------------------------------------------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2010-01-04 13:47:01)

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镌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迹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他们的这些言论,实质上阐述的都是反省之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小时候经常接受这种教育:“要乖乖地听话,千万不可犯错误。”又或者:“一旦失败,不仅将领受重罚,而且从此别人对你再无好印象。”等等。今天回想起来,这种思考模式除了有助于“乖宝宝”的培养,同时也让我们不切实际地渴望成为“古之完人”。及长,参加了工作,又开始轮到单位来对我们施行教化职责:“谁若犯错,咱有十八般武器伺候着”。“十八般武器”者,厂纪厂规上写得明白,乃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处罚形式也。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过失就变成一件丢脸的事,更是一段没有回报的经历。失败引发的风险,可能比失败本身的风险还要大上一百倍。因为你失败一次,哪怕造成的损失很小,但也许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失败,会让失败者失去名誉和信任,从此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或许我已言过其实,但有一点你不会不承认:办事成功率高的员工,往往更容易受到管理人员的偏袒和爱护;而那些有失败、过失记录的员工,多少会在经理人员心中留有一些偏见。

于是,你不难理解许多曾经野心勃勃的青年,何以渐渐变成圆滑世故的职场老人?无数原本一身活力的新人,何以慢慢成为创新思想最坚定的反对者和抵制者?由此,你可以想象在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里,哪种类型的员工数量最多———他们安于现状、按部就班、谨小慎微、循规蹈矩;他们信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职场生存法则;他们没犯什么错误,也没什么功绩;他们对一切都照抄照搬,不愿寻求创新……而缺乏创新思想,特别对营销、研发类企业来说,那可是足以致命的。

然而,我们鼓励犯错误,并不是一味的盲目的犯错误,而是犯下错误之后要自我反省。

反省是一个困苦的历程:要审视自己存在的不足,要选定对症治疗的方案,要寻求调养健康的“食谱”。我们提高创作的水平,既像爬楼梯,要一个一个台阶的上,又不像爬楼梯,仅仅凭体力靠勤奋就能登上去。

反省精神,是进步愿望的体现,是自我完善的需要。我国历史上十分重视进德修业,早就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现代人素质词汇中的“情商”,也包含有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等方面内容。正如反向拉满弓箭之弦,是为了把箭送得更远一样,反省的目的是为了振奋精神、超越自我,获取感悟、追求进步。如果反省后反而丧失了自信,迷失了方向,停止了进取,那就在根本上背离了反省的意义,也算不上进行了到位的反省。

这里说的“反省”不是贬义,不是对人的惩罚的“反省”,而是自我省察之意。想到这个题目缘出于孔子论语中的一章,原文是这样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仔细体味这句话,发现它确实道出了一个人在生活中进行人格完善和进步的有效方法。人在生活工作中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错误,如何在错误中取得进步。实际上,曾子的这句话就是建立在“人是常常会犯错误的,人就是在对自己的错误的不断反省中进步的”的基础上的。

----------------------------------------------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上将有一半的人成为伟人……
发表时间:2009-3-16 12:42:00  阅读数次: 189

     内德·兰塞姆是美国纽约州最著名的牧师,无论在富人区还是在贫民窟都享有极高的威望,他一生一万多次亲临临终者的床前,聆听临终者的忏悔。他的献身精神不知感化过多少人。
  1967年,84岁的兰塞姆由于年龄的关系,已无法走近需要他的人。他躺在教堂的一间阁楼里,打算用生命的最后几年写一本书。把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死亡的认识告诉世人。他多次动笔,几易其稿,都感觉到没有说出他心中要表达的东西。

  一天,一位老妇人来敲他的门,说自己的丈夫快要不行了,临终前很想见见他。兰塞姆不愿让这位远道而来的妇人失望,更不愿让她的丈夫失望,在别人搀扶下,他去了。临终者是位布店老板,已72岁,年轻时曾和著名音乐指挥家卡拉扬一起学吹小号。他说他非常喜欢音乐,当时他的成绩远在卡拉扬之上,老师也非常看好他的前程,可惜20岁时,他迷上了赛马,结果把音乐荒废了,要不他可能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音乐家。现在生命快要结束了,一生庸碌,他感到非常遗憾。他告诉兰塞姆,到另一个世界里,他决不会再做这样的傻事,他请求上帝宽恕他,再给他一次学习音乐的机会。兰塞姆很体谅他的心情,尽力安抚他,答应回去后为他祈祷。并告诉他,这次忏侮,使自己也很受启发。

  兰塞姆回到教堂,拿出他的60多本日记,决定把一些人的临终忏悔编成一本书,他认为无论他如何论述生死,都不如这些话更能给人们以启迪。他给书起了名字,叫《最后的话》,书的内容也从日记中圈出。可是在芝加哥麦金利影印公司承印该书时,芝加哥大地震发生了,兰塞姆的63本日记毁于火灾。

  1972年《基督教真理箴言报》非常痛惜地报道了这件事,把它称为基督教世界的“芝加哥大地震”。兰塞姆也深感痛心,他知道凭他的余年是不可能再回忆出这些东西的,因为那一年他已是90高龄的老人。兰塞姆1975年去世。临终前,他对身边的人说,圣基督画像的后面有一只牛皮信封,那里面有他留给世人“最后的话”。兰塞姆去世后,葬在新圣保罗大教堂,他的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上将有一半的人成为伟人……另据《基督教真理箴言报》报道,这块墓碑也是世界上惟一一块带有省略号的墓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