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热闹的春节档接近尾声,在家短暂休整的人们又开始匆忙工作,过了十五该上学的的孩子们也回到了学校,三四线城市也会缺少很多年轻蓬勃的青年,反而大城市又逐渐热闹起来
影弟也没有了吐槽春节档影片的欲望了,消磨殆尽,调整思路想给大家聊一部非院线电影,关于一座城市,关于一对夫妻,关于一个人,像你我的普通人,咱们也要贴贴地气啦 咱们一块聊聊贾木许的《帕特森》,目前豆瓣评分8.1分,该片在2016年的戛纳电影节首映,讲述居住在帕特森市钟爱写诗的公交车司机帕特森和妻子劳拉的生活故事,但这部电影不是一部纯粹的剧情片 帕特森是一个城市的名字,也是男主人公的名字,也是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的一首诗的名字,影迷只需要知道这位名字很长的人是20世纪美国最负盛名的几个诗人之一,继承了浪漫派传统推崇贴近生活的语言就OK啦,《帕特森》这首诗把这座城市比作一个男人,描述了瀑布下的石头的形状像一个斜倚着的人,影片中有类似的镜头 再简单说几句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儿科医生,闲暇时写诗,贾木许喜欢这种有其他工作的诗人,他认为从没有诗人写死是为了赚钱,这倒是可以联想到电影中的男主人公是为公交车司机闲暇时写诗 回到帕特森这座城市,这是一座诗人居住的地方,有帕塞伊克瀑布,有工厂建筑。帕特森的历史很悠久,第一个工业化的城市,早在1835年的时候就有几千个纺织工人罢工,成为了一个无政府主义和纺织工人罢工的温床,有爱尔兰的孩子也有意大利的无政府主义者,19世纪的丝绸中心 但是现在帕特森有着美国除了密歇根迪尔伯恩市之外最大的人均阿拉伯和中东人口比例,以及巨大的南美人群,还有非裔美国人,新任美国总统川普说911之后帕特森所有的穆斯林们都在欢呼,现在又有关于纵火和谋杀的可怕夜间新闻
所以电影《帕特森》中的城市是一座曾经的城市,一个想象中的城市,一个理想非凡的城市
接着咱们聊聊帕特森这个人物,贾木许听了一些亚当·德赖弗的采访,感受到了他的坦率真诚,而且他当过兵还去了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他也不喜欢看自己演的电影,贾木许就认为他非常适合演电影里的公交车司机兼文雅诗人的男主人公 帕特森喜欢例行公事,不必考虑每天穿什么,什么时候去工作,公交线路,即使遛狗去酒吧都是例行公事,生活就这样简单。 在这样的生活节奏中,他能够漂泊,能够观察听别人说话,也能坐在瀑布边写诗,非常内敛 司机帕特森日复一日工作,早起吃饭步行上下班,没有手机,晚上去酒吧喝一杯,熟络一下城市的人和故事,对于各个流派的诗歌和人物如数家珍,对待妻子百依百顺;诗人帕特森日复一日在工作前和晚上写几句诗,关于生活中的点滴,也许就是一个蓝色的火柴盒,对写诗持之不渝 而她的妻子在生活中非常主动,善于表达,喜欢黑色相间的装饰和衣服,时而喜欢音乐时而喜欢烘焙蛋糕,永远有很多事情要做却永远不知道下一件事是什么,常常说“猜猜今天我做了什么?”帕特森回答“在后院种了一个不同寻找的菜园?”“傻瓜,做这个得等到春天才行” 劳拉非常忙,一周做很多事情,永远在变,她想做杯子蛋糕然后就做了还挣了钱,两个人去看了黑白老电影,她自己做决定并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鼓励帕特森出版诗集
帕特森例行公事千篇一律的漂浮在生活中,劳拉寻求变化总在尝试新事物,帕特森不会让劳拉看自己写的诗,也不领会劳拉做的事情,但是二人就是接受彼此的样子,充满爱意
其实二人都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保持自我的节奏,互不干扰也互不攻击侵犯,彼此鼓励寻找生活的乐趣,劳拉坚持了做喜欢的很多事,帕特森坚持只爱生活只爱诗,这样的理想夫妻关系真得很让人羡慕 电影中的帕特森市通过司机帕特森每天上下班遛狗去酒吧反应出来,这里的人们喜欢诗,生活简单,也有爱恨纠葛也有梦想也有失意,非常适合生活,但在现实中已经满目疮痍
影弟个人观看这部电影觉得贾木许讲了当代一种理想的城市,理想的夫妻,理想的人生,而这种理想我们都有过,曾经憧憬生活的城市或自己老家,内心彼此了解的另一边,还有自己的爱好 贾木许喜欢浅薄广泛的涉猎,声称自己是业余人士,他认为业余意味着你为了对某种形式的爱去做一件事,他喜欢的导演也是业余爱好者,比如布努埃尔。 《帕特森》在展现作为一个业余人一个爱好者感激欣赏所有表达中的变化,帕特森和劳拉七天的生活承接着一个变种,去接受一切事物都是其他事物的变种,这是最美的形式
相信很多影迷深爱着电影、音乐、摄影、诗歌、绘画、舞蹈、烘焙等,能够像帕特森这样对喜欢的东西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爱,既不发表声张也不高谈阔论,熟悉喜欢的事物的方方面面信手就能拈来的人真的不多,能够尊重爱人的生活方式及喜好价值观的人更寥寥无几,择一城生活终老的人就更谈不上了
影弟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曾经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样的,为了这个理想你们都做了什么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