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之中的相逢,莫名其妙的再遇,理所应当的相爱,在所难免的分别,不出意外的重逢,相忘人海的牵挂。几乎每个人,都能在电影呈现的这爱情故事的某个阶段里,找到自己曾经或是现在的影子。 如果导演用传统的套路和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即便有男女主角颜值加持,美衣优乐做配,也不会是今天的《爱乐之城》。想象力,成为了点石成金的魔法粉。于是,让我们,谈谈琴,跳跳舞,唱唱歌,聊聊爱情和梦想。 歌舞剧的形式,加上极富创意的运镜和角度切换转场,令观众眼花缭乱,兴奋难挡。开场堵车时,那段一镜到底的舞蹈,在电影开始的15秒之内就抓到观众的嗨点,这基本等于的一场足球比赛开球既进球,果真是“恋爱不如跳舞”,当然后面跳着跳着,就恋了。 之后女主角米娅的室友劝她参加Party的部分,更是直接把百老汇的表演搬到了大银幕上,绚丽的配色,复古的妆容,夸张的唱腔,颇有点“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复古,是这部电影的画风和基调,音乐、画面、服装、字幕,更是主角的内心。一个钟爱老电影,会想到用独角戏来表达表演和编剧诉求的“好莱坞漂”,一次次试镜,却屡屡在一群“网红脸”中败下阵来;一个痴迷于传统爵士乐,开着敞篷老爷车,梦想开间爵士俱乐部的钢琴师,会因为弹奏自己倾心的音乐,在圣诞夜惨遭解雇。喧闹的大都市下,隐藏着两颗孤寂又敏感,尚古且倔强的心。 “第一次见面看你不太顺眼,谁知道后来关系那么密切”:聚会结束后,半山腰唯美路灯下的斗嘴+尬舞,充分佐证了真正的爱情果然就是“狭路相逢,棋逢对手,”。 当米娅在餐厅里如坐针毡,脱口而出那句”Excuse me”,然后转身飞奔去电影院,与塞巴斯蒂安比肩而坐的时刻,她的绿色礼服裙摆轻轻飘起,背影的镜头,瞬间让我想起《赎罪》里,那好莱坞影史上最撩人的绿裙子(莫非好莱坞的导演都都偏爱绿裙子?!默默滴打开某宝······)。 看电影的时候,本想吐槽天文馆那段怎么跳着跳着就上天了,可转念一想,这不正符合恋爱中那种飘飘欲仙,恨不得私奔到月球的心境吗?少女心+男友力泛滥的恰如其分,没毛病。 如果说这里的心境脑补是罗曼蒂克的甜蜜,那么结尾处塞巴斯蒂安再次弹起钢琴,走马灯似的段落则是心碎的罗曼蒂克。梦境中餐厅里的相拥一吻,现实中俱乐部里那对视一笑,你也许会想给导演寄刀片,连个念想的开放式结局都不给,我可能看了个假爱情片。但我们必须承认,这样处理的确让电影升华了,不落入俗套的才是爱情的箴言:“得不到的,才最美”。 《爱乐之城》里有明显展示浪漫的章节,更不乏对于现实中爱情的描述,小情侣相处的细节被刻画的如此真实:想着给爵士俱乐部取名字的的小拌嘴小腻歪;塞巴斯蒂安能找到米娅老家是因为他们仅仅初识时,曾经提过家的位置。这种狗粮吃起来才真的是猝不及防,有一件小事叫爱情,有一件心事叫梦想。 《爱乐之城》的温暖之点,过人之处,也在于没有拘泥于情和爱,更多地在谈梦想。谈及热爱的事物时,整个人都在发光,周遭皆是昏暗,唯一你,就是光。“你的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you are my superstar!”。爱情与现实,面包与鲜花,艺术与商业,主创完全没有回避这个问题,也没有简单粗暴的“有爱饮水饱”。 清晨起床,女主角与妈妈通话的内容作为画外音,男主角在床边系着领带的寂寥表情,考验和波折从来都是生活的常态。于是我们看到了扶持慰藉,安慰鼓励,没有鸡毛蒜皮,狗血争吵,最大的一场冲突是感恩夜晚餐时,米娅发现塞巴斯蒂安要放弃梦想,他们是真正的Soul Mate(灵魂伴侣)。 张晋在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发表获奖感言时,对爱妻蔡少芬说“我曾经在脾气不好的时候,说过只有你欣赏我有什么用,可是今天我做到了”。真正的爱情,有挫折,有分歧,却让我们成为更好的那个自己,不忘初心,不弃梦想,去追逐心中的净土。
“很爱很爱你,所以愿意,不牵绊你,飞向幸福的地方去”
“如果当时吻你,当时抱你,也许结局难讲,我那么多遗憾,那么多期盼,你知道吗”
“也许我会忘记,也许会更想你,也许已没有也许”
······
P.S.建议看到最后,虽然没有彩蛋,但演职人员表的最后部分,BGM是男主角弹奏的那首钢琴曲的八音盒版。那时候电影院的人估计差不多走光了,八音盒音色的特质,听起来实在是太令人心醉又心碎了······ 本文由作者“Jessie杨婕”投稿到龙斌大话电影官方微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