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这个字,在民国史上,除了解放战争后期我们常提到的“蒋匪”外,很长时间内出自国民党之口。有时便有些“讳莫如深,深则隐”的意味。 威清枣南平广六县人民公赠剿匪纪念章 可偏偏就遇到这么一枚“剿匪纪念章”。这枚为“剿匪”而颁发的纪念章,究竟剿的是什么“匪”? 大凡战争年代中共领导的人民政权和根据地颁发的徽章,有着共同的特点。即虽受条件等限制,在做工上没有国民党方面的规整和高雅,但朴拙简约、清新向上,带着一种粗犷、洒脱和奔放。而这枚纪念章的设计全然不是人民政权那种风格,却很有些日伪政权徽章的“华美”。 但纪念章背面的“威清枣南平广六县人民公赠”文字,却让人条件反射般突然联想起中共领导的冀南抗日根据地。 陈再道着礼服照 陈再道将军在《陈再道回忆录》中曾专门提到1937年12月接受刘伯承命令,开辟冀南平原抗日根据地的往事。 将军回忆到,当时冀南的局面非常混乱,日军占领冀南地区后,因进攻武汉南下,仅留有少量兵力驻守。日军撤走后,冀南地区伪政权、维持会、伪军、保安团、民团、土匪、游杂、会道门等等各霸一方。冀南人民水深火热,久旱望云。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司令员的陈再道受命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率部先后收编土匪、进行了威县之役,消灭了若干顽匪,建立了人民政权。此举深受饱受匪祸的当地群众之拥护和欢迎。
因此,该纪念章断为我军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时,六县人民群众自发向八路军颁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