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音景代表作:Der Spyra - My Little Garden of Sounds

 深蓝_聆听 2017-02-14

音景代表作:Der Spyra - My Little Garden of Sounds

文章来源:Synfans的博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85362b01010t0v.html

 

德国电子乐作者 Wolfram Spyra 早期的一张作品《My Little Garden of Sounds》。Wolfram Spyra 1997年夏天录制的我的声音小花园是一场电子乐的饕餮盛宴,即便你对环境系电子乐是用挑剔的态度去听,仍可以在本张专辑的每一秒钟欣赏到对电子乐的美妙改编。该专辑是为德国认真聆听与声音雕塑百日纪念展所创作 (100 days of serious listening exhibition of sound sculptures)

 

 

 

这部作品的每个细节都具有扩展性并且让听众感到兴奋,Spyra 将这张专辑分为两个区域ABAB区域由3首作品组成。脉冲低音节奏和宏大的音虑效果构成的12分钟长的曲子“Seeds”带来了精彩的开始,两个区域中间的两首曲子“Subterranean Gardens 地下花园“Supernatural Gardens 超自然花园在各部分中起到所谓的镇静效果而几乎不能被形容为音乐。。B区的开始曲是“Seasons 季节,一首时长2325秒的叙事曲,这首曲子充满了美妙的电子乐,令人联想到 Banco de Gaia(英国电子乐手)的音序史诗,堪称环境电音中的出众之作!

AB个部分都营造出一种想象的景观植被环境氛围,听众耳边的每一个音符都会形成一种个性化,敏感和有序的混合画面。
   
尽管这样,Spyra 仍然迎来了各方的批评,对此,我必须赞成对 Wolfram Spyra 的批评,因为 Spyra 似乎明白,没有人能够随着静静流淌的音乐节奏和复杂的旋律演奏出真正完美的节拍。令人陶醉和上瘾的音乐能让作者和听众付出更多。

     找到一些资料来粗略了解一下:

对于声景的定义,有两类观点:一是声景是音乐所创造的一种虚拟的环境或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声音,它强调人类社会的影响,即社会声景;另一种则坚持声景是我们在所处环境中听到的所有的声音组成,强调自然环境,强调人们应该维持自然本身的声音,即自然声景。但是这两种观点并不能截然的分开,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与此同时,人类以社会的方式存在,人们不可能放弃现在的文明回到原始的自然的环境中,也不允许这么做,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却一步一步的破坏自然环境的声音。人们要让社会声景与自然声景和睦的共存,让声音充份发挥它的积极的作用。这便是声景研究的目的所在。
   
声景的物质组成元素是声音,声音最根本的意义在于给人们传达某种特定的信息,或者增强或减弱对某信息地表达效果。声音按照其传达信息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语言、音乐、产品声(产品声又可分自然产品声和人工产品声)。
   
什么样的声景是好的声景?
   
一个好的声景首先是由于人、声环境、社会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要不损害人、声环境、社会,使其能沿着良性循环的线路发展;其次声音的内容要丰富并且富有意义,任何一种产品都会发出一定的声音,而人的视觉范围有限,视觉只是人的感觉器官之一,人要利用声音的特性,让声音要能反映产品特有的性能、使用情况等、即让声音成为事物表征自身特征的标志之一,通过这些标志特征,人们可以真实地认识到主体的某些特征,进而认识主体;再次,以人为主体,声音应能让人感到轻松愉悦,而不是越小越好,不同的环境对声音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据人们所处的环境,人的心理状态,生理因素,人的期望值的不同,自然、文化、社会、地域等因素的不同来进行设计声音,让它所营造的环境满足特定的需求
    Wolfram Spyra
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宽泛性的视觉艺术音乐创作人并兼任DJ,从1995年开始发行过数部专辑。Wolfram Spyra 的创作核心理念就是借助合成器、打击乐器和其他元素以独特的方式无缝结合成为听起来有趣的音乐样本。尽管作品有时呈现很重的实验性,但大量的作品就韵律和旋律方面而言的确是容易接受的。聆听他的作品虽然时常会联想到复古的电子乐产生方式以及那位柏林学院派电子乐开辟者 Klaus Schulze,但他却广泛的使用现代环境电子音乐元素创作出属于他自己的丰富的声音体系,这也算是对刻薄分类的一种藐视了吧。

 

 

              以上文字内容请勿随便转载,或请注明转载来源。--- synfan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