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音乐短章(二)纪伯伦“音乐短章”丨音乐是心灵的语言,曲调是撩拨感情之弦的阵阵和风。 心灵是品评之风面前的一枝柔嫩的花朵,晨风吹拂着它,朝露压弯了它的纤茎。它又是小鸟的啼略,把人从蒙眈中唤醒。于是人去倾听、去感受,同它一起歌颂智慧——小鸟甜美啼鸣和自己细微感情的创造者。那啼鸣激发了他的思维力,于是他问自己、问周围,这微不足道的小鸟的歌声究竟道出了何种秘密,竟能拨动他感情的琴弦,向他启示前人书著中包含的意义?他探究询问:小鸟是在呼唤田野上的花朵,还是在效学树冠上的柔技?是在模仿流泉淙淙,还是在同整个大自然畅叙友情?但是他未能找到答案。 人听不懂枝头小鸟说的是什么,也听不懂鹅卵石上轻轻流淌的泉水叮步和缓缓推向岸边的阵阵涛声。他不解雨水不住地滴落在树叶上讲述的故事,不懂其用轻柔的指尖敲击玻璃窗时讲述的故事。他也不懂微风对田野上花朵诉说的是何种情惊。不过他感到他的心知晓并理解所有这些声音的意义,因此才时而高兴为之震颤,时而又因忧愁和烦恼为之悸动。一些声音用一种隐幽的语言呼唤他,智慧将之置于他的自然天性面前,于是他的心同自然频频交流,而他自己却默默无言,犹豫惶惑仁立一旁。或许眼泪替代了他的语言,因为眼泪是言语最好的传递者。 时间陪伴着我。哦,神志清明的人啊!快登上那回忆的舞台,以便看清音乐在时光掩去的那些民族中占有何种地位。来呀!让我们思考,音乐在亚当之子各个发展阶段留下过什么影响—— 迪勒底人和埃及人把音乐当成伟大的神灵来崇拜,向它跪拜对它赞美。 波斯人和印度人相信音乐是人间的上帝灵魂。一位波斯人曾这样说:“音乐原是天上众神的一位仙女,她钟情于人类,从高天降到地上去找她心爱的人。天神得知大发雷霆,派一股狂风紧随其后。仙女在空中把这股狂风打散,结果狂风散布到世界各个角落。仙女本人并没有死,绝对没有!她活着栖居在人类的耳朵里。” 一位印度哲人也说过:“甜美的旋律巩固了我对美好永恒存在的希望。”音乐在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是一尊神。他们为他建起了巍峨的神庙,至今仍向我们谈论着他们宏伟的祭坛,并献上最美好的祭品和最芬芳的前香。这位神他们称之为阿波罗。他们以全部的完美描绘他,使他卓然而立,就像河流将树木浮上水面——阿波罗左手操琴、右手拨弦,气宇轩昂他的眼睛注视着远方,好像看到了万物的深速底蕴。 人们说,阿波罗琴弦的铮铮声是大自然的回声,是他从鸟儿的啼横、流水的淙淙、微风的吹拂和树枝的摇曳中移译的自然的声音。 在他们的神话中有这样的说法:奥尔甫斯琴弦上的乐声打动了动物的心,以致凶猛的野兽都跟随着他。植物也是这样向他伸颈探望,树枝向他偏斜摇曳,连没有生命的物体也动作起来。他们说,罪恶的女儿们杀死了奥尔甫斯,她们把他的头颅和六弦琴抛入大海。头颅和琴漂在海面上,最后漂到一个岛屿,希腊人称那个岛为“歌岛”他们说,载着奥尔甫斯(Orpheus)头颅和六弦琴的波涛自那时起,就用它的声音编出了令人感动的挽歌和令人悲愁的曲调,这歌声曲调传遍了太空,海员们都能听得见。 这些话在那个民族的光荣已逝之后,我们称之为来自幻想的奇谈,是想像力创造出来的梦幻。但是这些话都证明了音乐在希腊人心中的影响有多么深、多么大。他们叙说这些是出于一种健康的信仰。假如把这些话称作来自细腻的感情和对美的热爱,是这方面诗意的夸张,又于我们何损呢?按诗人们惯常的说法.这就是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