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一个朝代对女性的审美标准是什么

 江山携手 2017-02-14

每一个朝代的审美各有不同。它取决于很多方面,例如经济,政治,文化等,审美观念也能大体反应当时朝代的社会环境。

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由于当时的经济,生产能力很落后,物质来源也很困难,所以生殖和生产的标准就是美的标准。粗壮结实的女人,在那个时候人类的审美观念中就是最美的。我们看到的新石器时代女神像的造型特点展现的就是粗壮结实。

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被一些历史学者称为是中国古代审美变化的四大转折之一,这个时代中国社会正逐渐由奴隶制转向封建制。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的人们,审美观会产生巨大变化。人们更加注重面部特征,男人提倡“柔弱顺从”,士大夫盛行“精致细腻”的审美意识。“柔弱细腻”的女人被奉为美女。

两汉时期,秀外慧中,内外兼修的女性被人们所认可。因为那时的女人美尚未取得独立的价值,人们虽然欣赏女性之美,但更强调道德,表现出了以德压美的倾向,内在大于外在。

到了后汉以及三国时期,人们对美貌的欣赏玄学化,审美达到了至今仍不可及的哲学高度,其中以曹植的《洛神赋》为代表。最有趣的是汉朝女人们脸上的妆容:女人们把脸搽得雪白,嘴唇用红色的颜料并且轮廓画得很小。这说明从那时候起“面如凝脂”,“樱桃小口”便逐渐成为古代女性美的基本格调。

魏晋南北朝时期

每一个朝代对女性的审美标准是什么

这也是中国古代审美变化的四大转折点之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大融合时期。思想上得到了解放,精神上也开始变得自由解放,热情。女性之美开始获得了独立的价值,得到欣赏和珍视。荀粲曾说“妇女德不足称,当以色为主”。对女性美的评判标准也开始趋于外在的个性和精致。崇尚个性美、自然美成为当时的审美标准。

隋唐五代时期

每一个朝代对女性的审美标准是什么

由于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因此女性之美也相应地呈现出了雍荣华贵的景象。也就是我们通常说所唐代女子以胖为美。宽额圆脸、丰腴肉感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丽大方,充分体现了“盛唐气象”。女性着装暴露,衣不遮体,她们的打扮是中国历代女性中最性感的,在中国古代可谓空前绝后。唐代女子对于化妆极其讲究,那时流行画浓晕蛾翅,到了晚唐、五代时期,女人更是把各种花、鸟画在脸上或者画在纸和娟上贴在面部,以示美丽。

宋元时期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宋人开始崇尚纯朴淡雅之美。女性美从华丽开放走向了清雅、内敛。女性美大致以观音菩萨的本貌作为标准,人们对美女的要求渐渐倾向文弱清秀:削肩、平胸、柳腰、纤足。宋代缠足之风则遍及民间,“三寸金莲”成了对女性美的基本要求。

明清时期

每一个朝代对女性的审美标准是什么

社会对于女性的束缚有增无减,表现在女性的发饰、服饰等方面。明朝女性的发型非常死板,衣服也包裹得很紧,没有什么个性可言,可谓将女性之美裹了个严严实实。直到明朝晚期,才逐渐又有了一些特色。清朝时,含蓄内敛之美,仍然是女性美的基础。清朝文人张潮在其著作《幽梦影》中,也提到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透过生动的比喻,可以看到一个文人心中要求内外兼备的审美标准。这种审美意识一直保持到民国。

到了当代,中西方文化经济不断交流,相互融合,使现在的审美观念变成柔美,性感,内外兼修。

每一个朝代对女性的审美标准是什么

“中国美”历史变迁

结实健康——细腻柔弱——自然飘逸——雍容华贵——纤瘦妩媚——内外兼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