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相信看过《水浒传》的读者都知道,这一段描写的便是宋江。宋江的大仁大义可谓家喻户晓啊,就连茶馆的茶博士也知道。
@车逻辑的逻辑 讲了宋江篡改晁盖遗言以及晁盖归天中的宋江,那么我要说一说宋江与何涛之间的故事。 何涛这个人很多人可能记不起来是哪个了,但我要说他兴兵攻打梁山却被阮氏割掉了双耳,估计很多人就能想起来了。何涛这个人从出场到收尾,我觉得何涛这个人并非大奸大恶之人,首先他作为缉捕使臣捉拿晁盖一伙实在是情理之中,其次,他从头到尾并没有表现出阴险毒辣,相反何涛从头到尾虽说办事严谨,却也光明磊落。所以现代学者鲍鹏山老师曾说过:“何涛如此光明磊落并与你宋江无冤无仇,你何故坑害何涛?这又如何对得起你“及时雨”这个称号?”那么宋江如何坑了何涛呢? 话说何涛领命带兵追捕晁盖一伙,到了郓城县,他让随行兵马找一个偏僻角落安营下寨,自己却带着随从带着文书进了城,他进了城并没有急于去找县令时文斌,而是悄悄到了县衙附近的茶馆,去问茶博士:“今日如何县前恁地?”茶博士就和何涛说县令休息了,何涛又问茶博士:“今日不知县里哪个押司值公日?”茶博士就说押司这就来了,于是像何涛介绍了本文开头那段原文。何涛上前迎了宋江,进了包间,自曝了姓名身份,当然这一段写的很有意思,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了问题,即作者笔下的何涛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宋江的尊重,众所周知宋江是一个刀笔小吏,地位并不高,但何涛并不这样想,所以作者也是侧面描写出何涛这个人并不坏,反而是一个兢兢业业的人民井察形象。但是宋江又是如何对待何涛呢?他先是大骂晁盖“晁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今番做出来了,好教他受!”博得了何涛的信任,然后稳住何涛,拿“知县相公倦怠”搪塞何涛拖延时间,最后托词说家里有事,让何涛千万不要去县衙里去找县令。这才去给晁盖通风报信。刚要走,宋江觉得不妥,又让茶博士“那官人要再用茶,一发我还茶钱。”离了茶坊,飞也似跑到下处,先分付伴当去叫直司在茶坊门前伺候,“若知县坐堂时,便可去菜坊里安抚那公人道”押司稳便,“叫他略待一待。”我们说一个普通人,面对如此紧急的事情,仍然能不快不慢一步步稳住对方,然后计谋百出,并神不知鬼不觉的“监视”何涛,所以宋江这个人心机和胆识远非何涛这种“傻白甜”可以比的,当然如果是我们现在的平常人,身入其境,我想也很少有人能够如此沉稳、心机。如果此时仍然不能突出宋江的心机,那么他出城和回城则描写的淋漓尽致。宋江回家牵了马慢悠悠的出了城门,然后这才快马加鞭去了东溪村。回来也如此,快马加鞭到城门,然后慢悠悠的去茶馆。所以鲍鹏山教授评价宋江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一个人。“何涛与你无冤无仇,你何故坑害何涛?” 所以,我觉得宋江这个人“大仁大义、及时雨宋公明”不过是挂着羊头卖狗肉,做了坏事却滴水不漏这么一个人。 所以宋江这个人,他真的“愿意效忠大宋天子”吗?我们可以讲宋江很够“义气”,但讲宋江忠,就有些难为情了.而且,放走晁盖后,宋江似乎不讲忠,也不讲什么“国家法度”,而发配江州时,梁山好汉劫得他,欲放下他的枷锁时,他却说要不得,“此乃国家法度”;江州酒楼的反诗,更是“白纸黑字,铁证如山”,“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笑黄巢,造反心态跃然纸上,等到上了梁山,他又一心忙于招安,还说“宁可朝庭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庭”。招安,招安,对比他对何涛做的事,真的是为兄弟们谋求出路吗?那么宋江真的不讨人厌吗?很明显并不是。 如果宋江排第一,我想吴用就应该是第二。细读水浒原著,我们就会发现吴用的黑点并不比宋江少,相反,每一个黑点都让好汉们恨得咬牙切齿。 不可否认吴用是个很聪明的人,乍一看,和诸葛亮很像,职位都是军师,都足智多谋。但是仔细看人品,加亮先生和孔明先生真是天差地别,简单地说是一邪一正。和诸葛亮躬耕南阳等待明主,立志匡扶汉室不同。吴用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功名富贵,而为了功名富贵他是不择手段的。 1、智取生辰纲黑晁盖劫生辰纲是吴用出山干的第一票大事。我前面的帖子也分析过,吴用是最大的受益人,晁盖是最大的输家,就不多写了。也许有人说分析的太牵强,吴用明明一直在帮晁盖,但是我们看结果,实际上他是黑了晁盖。 2、刘唐送书送金黑宋江上梁山后吴用地位明显蹿升,由原来晁盖的帮闲,变成了梁山二把手,实际的领导者。他下一个黑的人就是宋江。在梁山站稳脚跟后,晁盖准备答谢宋江和朱仝,吴用派刘唐下山。 首先刘唐这个人选问题就很大。他特征明显,而且被雷横抓过一次,在郓城县绝对是挂号的。另外,刘唐这个人比较莽撞,【二十回】宋江从县里出来,...只见一个大汉,...,把脸别转着看那县里。这哥们儿竟然直接去县衙门口等宋江。宋江运气好,在公差遇到刘唐之前,把他连夜打发走了。 第二个阴招“书信”,口说无凭,立据为证,“书信”能直接做证据的。感谢宋江给钱就可以了,需要写信么?宋江私放晁盖可是死罪。这封信,除了能坑宋江之外,对宋江没有任何用处。果然因为这封信没阎婆惜发现,宋江杀人,被逼跑路了。 到这里,估计大家就能理解宋江为什么不往梁山跑,而是去了柴进那里。因为他就是被梁山坑的。 3、江州假信、假劫法场救宋江因为宋江对梁山一直很忌惮,送了很多兄弟去梁山,但是自己还不敢上梁山。发配江州出事后,戴宗来梁山报信。梁山又面临重大选择,救不救宋江?吴用的真实想法是不想救的。但一不能坏了义气,二梁山还有花荣等宋江的兄弟,又不能不救,于是假信出炉了。 4、害小衙内逼朱仝上梁山 这段故事大家很熟悉了,这几乎是水浒中最令人发指的一段情节。这个没人性的计策到底是谁出的呢? 5、吴用的选择宋江上梁山以后,晁盖七星就暗淡了。这时候吴用有两个选择,一是帮晁盖壮大力量,分化宋江兄弟,夺回领导权。二是倒向宋江,用晁盖做筹码换个好位置。 按道理,吴用和晁盖相识多年,应该帮晁盖,而且当时宋江集团并不是铁板一块,最起码戴宗是吴用挚爱相识。但是实际上,宋江说天书只可与天机星同观,吴用立刻就倒向了宋江,因为宋江态度很明确了,吴用你过来就是二把手。 (2)曾头市之战 6、招安后吴用的表现(1)征大辽 吴用答道:“......,弃宋从辽,岂不为胜,只是负了兄长忠义之心。”宋江听罢,便道:“军师差矣!若从辽国,此事切不可提。纵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久后纵无功赏,也得青史上留名。若背正顺逆,天不容恕!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 古代知识分子最重的是气节,吴用居然想投靠番邦?这点宋江就强多了。 (2)征方腊 宋江大哭道:“谁想渡江已来,损折我五个兄弟。莫非皇天有怒,不容宋江收捕方腊,以致损兵折将?”吴用劝道:“主帅差矣!输赢胜败,兵家常事,不足为怪。此是两个将军禄绝之日,以致如此。请先锋免忧,且理大事。”只见帐前转过李逵便说道:“着几个认得杀俺兄弟的人,引我去杀那贼徒,替我两个哥哥报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