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是怎样对待爱情的

 清风明月8120 2017-02-14

正文:古人是怎样对待爱情的

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天是2月14日—情人节,它虽然起源于西方,但依然得到了现代中国人的认可,毕竟对美好爱情的尊崇,是不分文化与族别的。



其实,在东方这块土地上,含蓄的古人在追求爱情上一直是大胆且不失风度,热烈又不失优雅,真正做到谦谦风度与真挚情感的完美结合。



华夏民族自古以来热爱美好事物,那一首首记录美妙爱情的诗句,从三千年的典籍中飘然而出,如清风柔云般拂过我们的心田,润养着我们的灵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让我们仿佛听到跨越远古时空祖先们热烈淳朴的倾慕衷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又仿佛让我们看到蓝天碧野间的求爱独白,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这是汉家痴情女子发出的震撼心魂的誓言;


以及“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襟怀天下美好祝愿,亦或是“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生死依偎心心相知。


典籍中、书卷里、舞台上;记载了、刻画过、上演着多少刻骨铭心的相思情、花前月下的爱恋语、牵人魂魄的闺怨歌?





其实优雅的中国古人也爱浪漫,在很多诗词歌赋中都有男女恋人赠送定情物的描述。而信物的种类五花八门,有几十种之多。今天我们简单的介绍几种,曾让我们祖辈怦然心动、继而缘定一生的爱情信物吧:




戒指——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为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却是最重的,到今天也是如此。




香囊——何以致叩?香囊系肘后。



香囊的历史由来已久。古时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荷包等等。青年人去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衿缨”即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同心结——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诗源》里说文胄与邻妇姜氏相爱,并送姜氏一枚百炼水晶针为信物,姜氏启履箱,取连理线,贯双针,织同心结回赠文胄。素缕表示纯洁,而针谐音同贞。将那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同心结来赠与对方,绵绵思恋与万千情愫也都蕴含其中。




钗——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




簪——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它常是男士送给心仪女子的首选礼物,女子也经常将之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郎,很多凄美的爱情故事就因一支发簪而发生。




梳子——结发同心,以梳为礼。



结发同心,以梳为礼。我国古时候,送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你白头偕老意思。送梳子代表一辈子都要纠缠到老,有结发、私订终身意思。





今天,就在这个全世界赞颂爱情的日子里,让我们伴着这些美妙且炽烈的诗句,轻抚寄托祖先真挚爱情的信物,升华那世间最美妙的属于我们的情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