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民间中医转正流程公布

 龙吟半声 2017-02-14

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将正式执行。

《中医药法》第十五条:从事中医医疗活动的人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通过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中医医师资格,并进行执业注册。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应当体现中医药特点。


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后,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安全风险拟订本款规定人员的分类考核办法,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发布。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2017年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考核的通知》,现将2017年启动开展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有关事宜公示如下

一、报名条件

(一)申请师承出师考核的,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已签订《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并经县级以上公证机关公证的师承人员;

2.自公证之日起至2016年5月31日前满3年的;

3.已完成师承学习任务的;

4.指导带教老师是的副主任执业中医师。

(二)申请确有专长考核的,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依法从事传统医学临床实践5年以上;

2.掌握独具特色、安全有效的传统医学诊疗技术。

二、考核方式、内容及时间

考核方式及内容:严格按照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和《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大纲(试行)》执行。考核中的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合格成绩两年有效,综合笔试合格成绩当年有效。

考试内容范围:

1、综合笔试测试考核内容如下:

(1)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中医经典著作等相关知识。

(2)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

(3)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

(4)临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临床应用等基本知识;针灸科常见病证的辨证、治法、处方、操作等知识。

(5)中医内、外、妇、儿科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知识。

(6)中医技术专长方面的临床专业知识。

2、临床实践技能考核

组织成立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专家组,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大纲(试行)》和《山东省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实施办法》要求进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基本操作、临床答辩(结合本人专长)。

A、基本操作

(1)中医四诊、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临床技术。

(2)中医独特诊疗技术。

B、临床答辩(结合本人专长)

(1)与专长有关的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含中医经典有关内容)。

(2)与专长有关的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

(3)与专长有关的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

(4)中医独特诊疗技术的掌握与临床应用水平。

三、报名时间及地点

按照报考具体通知(咨询微信:WHO587)。

四、申请考核需要提交的材料

(一)申请师承出师考核。

1、《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申请表》;

2、经县级以上公证机关公证的《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

3、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有效身份证件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4、二寸近期免冠正面半身照片2张;

5、学历或学力证明;

6、指导老师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或者核准其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出具的从事中医、民族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的证明(附支撑材料原件);

7、指导老师所在单位出具同意作为指导老师的证明;

8、指导老师出具的跟师学习合格证明材料。

(二)申请确有专长考核。

1、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申请表(附表2);

2、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有效身份证件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3、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4张;

4、申请人所在地区(县)卫生计生局出具的证明其依法从事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年限的材料;

5、两名以上当地的中医(民族医)类别执业医师出具的证明其掌握独具特色、安全有效的传统医学诊疗技术的材料,证明材料格式和内容。

【传承中医】由国家级名老中医、名师、中央保健会诊专家等百位国医名师组成“中科易康国医名师大讲堂”万人传承计划在北京启动。传承学习班每月一期,将中医药的传承从一师多徒模式转变为多师多徒,超出门派之见,综合传承授业。另外,学员还可报考全国通用从业上岗证:报考师承和确有专长医师证、考取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中医康复理疗师证等和国际中医医师资格(水平)证、国际针灸医师资格(水平)证等国际从业上岗证书,受到广泛关注与欢迎,被称为中医界的MBA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