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我第二次应邀去伦敦参加IET学会的年会。在会议结束那天,时间还早,所以就朝白金汉宫和议会大厦方向游览。
泰唔士河边的人行步道旁绿化很好,随处可見鲜花与绿草。 这是路边的露天咖啡座。 再次走到了白金汉宮,因此时已近黄昏,所以游客不多。 白金汉宫里的卫兵 2年后白金汉宫故地重游,发現前面广場上栽种了不少色彩鲜艳的郁金香花。 从白金汉宮前的广場出来,穿过圣詹姆斯公园,向国会大厦方向走去,路上看到了卫队纪念碑。 皇家骑兵卫队阅兵场的岗哨卫兵 英国首相府---唐宁街10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妇女纪念碑 英国议会大厦的另一面景观 威斯敏斯特教堂(又称西敏寺)西敏寺是伦敦历史最为悠久的教堂之一。在英国历史上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英国历代君主加冕的地方,同时也埋葬了不少英国帝王和名人,其中包括丘吉尔、牛顿、狭更斯等人之墓。
伏尔泰曾说: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  威斯敏斯特教堂。1987年,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大门 这次伦敦会议结束后,我在一个朋友家住了两天,抓紧时间游览了伦敦市区和近郊一些以前沒有去过的地方。第一天游览了伦敦的泰唔士河、格林威治和大英博物舘。第二天游览了牛津大学和沙翁故居(見下篇)。 我选择了乘轮渡从议会大厦到格林威治的路线,这样一路上可观看泰唔士河两岸风光,而且轮渡票又很便宜。 那天天气很好,从渡轮尾部甲板拍摄的议会大厦和大本钟与蓝天白云相互映照,景色非常优美。 蓝天下的伦敦眼摩天轮也显得格外壮观。
泰晤士河(Thames River)是英国著名的“母亲”河。发源于英格兰西南部的科茨沃尔德希尔斯,全长402公里,横贯英国首都伦敦与沿河的10多座城市,流域面积13000平方公里,在伦敦下游河面变宽,形成一个宽度为29公里的河口,注入北海。在伦敦上游,泰晤士河沿岸有许多名胜之地,诸如伊顿、牛津、亨利和温莎等。在英国历史上泰晤士河流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泰唔士河边的海运集装箱公司。
泰晤士河的轮渡从威斯敏斯特码头出发,一路经过几个重要景点的停靠点,最终驶向格林威治。船行伦敦,泰晤士河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从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到全欧洲第二高楼碎片大厦。 泰唔士河上有十几座桥,有公路桥,铁路桥,还有人行桥。这是渡轮经过的一座桥。 这是渡轮经过的另一座桥。 泰唔士河的轮渡船 泰唔士河两边的建筑物景观之一 泰唔士河两边的建筑物景观之二 泰唔士河两边的建筑物景观之三 泰唔士河两边的建筑物景观之四 渡轮上看到的伦敦城外观 泰唔士河边的军舰 著名的伦敦塔桥。伦敦塔桥是一座上开悬索桥,横跨泰晤士河,因在伦敦塔附近而得名,是从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是伦敦的象征。该桥始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对公众开放,将伦敦南北区连接成整体。 在轮渡上远看伦敦塔桥 远眺伦敦东部金融城 泰唔士河上的轮渡动力十分强劲,当两个轮渡站相距较远时,它会开足马力象喷气船一样快速行进。这是轮渡快进时拉出的很长的水波浪。 格林威治镇的一条街 在格林威治天文台山丘上遙望伦敦市区 格林威治天文台周边的草坪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钟 格林威治天文台。格林威治天文台始建于1675年,位于英国首都伦敦的格林威治。 格林威治天文台是一个对社会开放的科普基地,英国各地的中小学生经常到此进行参观学习。 . 地面上舖设的不锈钢条标誌为零度经线分界线。 1884年,经过这个天文台的子午线被确定为全球的时间和经度计量的标准参考子午线,也称为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 这是格林威治零度经线。不少游客喜欢在此留下自已的靚影,以示到此一游。 格林威治天文台参观入口 格林威治小镇一角 大英博物舘入口该舘成立于1753年,1759年1月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舘。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约600多万件,由于空间限制,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 博物馆內的现代抽象派雕塑 博物馆內的人物雕塑 博物馆內的佛象雕塑 进入埃及舘 埃及舘內的木乃伊之一 埃及舘內的木乃伊之二 精美的象牙雕刻 舘内精美收藏品之一 舘内精美收藏品之二 舘内精美收藏品之三 舘内收藏的金絲编织的披肩 参观完大英博物舘后又到市中心转了转。
这是通向毕克迪立广场的摄政街路口。摄攻街是伦敦著名的商业街之一。 皮卡迪里广場中的希腊爱神爱洛斯雕像 皮卡迪里广場边的电气商店 皮卡迪里广場边的剧場 皮卡迪里广場附近的一个賭場 皮卡迪里广場附近的卓别林塑像 皮卡迪里广場附近商場门口上方的镀金女郎雕像 皮卡迪里广場附近的电影院 皮卡迪里广場附近的唐人街街景 一天的行程十分紧凑,只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而巳。
2008年到伦敦游览所摄照片是用佳能30D拍摄,jpg直出。近期再用LR软件重新处理,自感增色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