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步,为自己定制一款情人

 心静·心净 2017-02-14
是不是女神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出神样儿
每一个想活明白的人

都关注了:女神30 


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每年的2月14日,它也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

我发现这个节日,源自一个悲伤的故事。

公元3世纪,一个叫圣瓦伦丁的基督徒在2月14日被迫害处死,死前写给典狱长的女儿一封长长的遗书,信中表明自己的无罪以及对典狱长女儿深深的爱恋。结果圣瓦伦丁被处死后,这位典狱长女儿也跟着服毒殉了情。

后来人们把这一天,给过成一个关于爱情和充满浪漫的节日。

这个情人节里的情人,准确的说应当叫恋人。

恋人和情人不一样,恋人的进化目标是成为爱人。

每逢佳节被逼婚、2月14来相亲……

有一种约会叫相亲,而2月14日的相亲叫约会。区别在于,相亲是亲人的需要,2月14约会是自己的需要。

本文仅献给那些对婚姻有需要的人。


首先,我认为恋爱是必需品,但婚姻并非是必需品。只有在你认为需要时,再来考虑。

毕竟,恋爱是个艺术活儿,结婚是个技术活儿。

我自己从想清楚要不要婚姻,到结婚一共用了6个月。我复盘了整个过程,并整理出以下七个步骤。

我不能说,用这个方案来选,一定多么正确。

实施这些步骤,不必然保证幸福,但至少可以避免把婚姻过成一场人生“灾难”。

之所以说结婚是个技术活儿,是因为选择另一半,是个项目。项目,就要遵守项目的规则,这些规则包括:确定目标、谨防风险、尊重规律、做好准备、制订实施细则。

具体有以下七个步骤:

第一步,确立目标。

先想清楚“婚姻对你意味着什么?”

两个毫不相干的男女为什么要走在一起?

年轻时,我并没啥结婚的动力。在我看来,婚姻的本质是人类对抗“孤独”的一种企图,然而并没什么卵用。孤独是人类集体潜意识里的东西,它是永恒,且消除不了。

那么, 干嘛结婚?

为了经济稳定?

现代社会,赚钱这事儿,并不是男人的专利。反而是女人结婚生孩子后,因要照顾家庭,会面临自己的经济受损的风险。

为了有个伴?

其实,如果把婚姻理解成有个伴儿,倒是贴近了婚姻的本质。只是,很多人潜意识期待找一个“理想的父亲”或者“理想的母亲”。正是这种虚妄的目标,埋下了悲伤的种子。无条件的爱,你爹妈都未必做得到,凭什么期待一个陌生人?

至于繁衍后代,那只是婚姻的成果之一,算不上目标。因为不结婚也可以有后代。

后来我终于给自己一个解释,叫体验人生的完整。

我根据自己对婚姻的理解以及目标婚姻状态的定义,把对另一半的要求和条件一条条列下来。(具体怎么列?请参考我另一篇文章《怎样果断的选男友》)

最后确定了7个条件,包括身高、学历、家庭、职业、性格等等。

有了这些条件,再去筛选身边的选项,是不是就容易很多?

择偶,其实是一个不断清晰自我的过程。

当你不清楚自我的时候,只能随波逐流,把结婚当作缘分和命运。

然后,某天你若发现自己选错了。怎么能怪自己选错了呢?你根本没做选择嘛,明明是你被别人选择了。

当你有了选择的尺子,你就可以拿这把尺子去量你的所有选项,这时候,选谁就会很清楚了。


第二步、提炼个人定位。

完成第一步时,你一定绕不开对自我的审视。你有权利选择别人,别人当然也有权利选择你。如果你想在竞争中获得瞩目,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让自己的独优点得以呈现。

方法就是为自己提炼出一个可以让人过耳不忘的介绍。

比如:律师A姑娘说话亲切温柔,但能直达人心。所以她接手的一些棘手的案子,无论对方怎样强硬,只要肯和她坐下来谈,都能达成一个不错的结果。

所以,A姑娘的个人定位是:一位最懂得运用温柔力量的女律师。

等等!不是讲结婚吗?怎么扯到工作上了?请注意,定位的关键是把亮点打造成独一无二的特点。尤其“温柔”这个词,具有浓厚的异性吸引力。

其它如:金融界的网球高手、XX圈的第一美女、……

有了这样一句话,可以让你的信息迅速被他人传播。

当然,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就是如何展现自己内在部分。

你要写下你对未来婚姻生活的场景描绘,再加上一两个细节的描绘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让人看到,忍不住想加入你的生活,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这又不是广告文案,写在哪里呀?

是啊,有写和没写,有很大差别。看看那些婚恋网站上,没滋没味的个人介绍,你就知道为什么好多人遇不到中意的另一半了。

再有,就是你所有的个人形象都要围绕着你的定位来展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你的朋友圈来表达。不信,你随便翻翻某单身人的朋友圈,除了感觉单身以外,你还能提炼出什么来吗?

所以,在你的所有社交场景中,加入符合你定位的呈现。

只有先吸引,才有机会了解。

第三步,寻找合适的途径,广撒网。

我发现很多人都讲自己困在这一步。说身边没有合适的恋爱对象,也没途径和渠道去认识合适的人。

你的条件不都有了么?那么符合你条件的那些人,都会集聚在什么地方?平时会在哪里出没?有怎样的生活习惯和爱好?去走进他们的领地,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

另外,现在是网络社会,找到符合条件的人,已经比以往不知道效率要高出多少倍!当然,你若非得把范围限定在你家附近5公里,那么找到合适的人选可能真的有困难。

我的另一半就是从网络上找来的,事实上,我前后一共就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发现他了。婚恋网站、交友网站、旅游、活动、公司大楼、甚至上下班电梯上都有可能遇到,更别提那些天天拉人的专业单身微信群了。有了标准就不要嫌弃七大姑八大姨的热心亲戚朋友们了,把你的标准告诉他们,让他们帮你留意匹配对象。



第四步,按要求筛选出自己要的对象。

前面几步都做到位,后面就是等着理想的人儿跳进来。

“定制”条件中一定有些条件是可见的,比如职业、外貌等。还有一些条件比如三观、性格之类属于不可见的。选择时,先按照可见的来做初步筛选。凡符合基本要求的,都可以先保持联系。

谈恋爱,总要先谈起来再说。

第五步,避免风险和危险。

一种风险是误判的风险。大部分人是视觉动物。一个人的个性和价值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

别一看到“好看”就荷尔蒙分泌旺盛,把理智放一边。这样容易影响判断的准确性。毕竟,这是终身大事。要尽可能避免一开始的视觉干扰。除非,你的条件是,外貌第一。

所以一开始不见面,不见面,就是不见面。

正常情况下,先和对方网络上聊个一两周,看看对不对胃口。当然聊什么、怎么聊也有讲究。原则就是先谈心、再看人

另一方面要避免危险。和人打交道最要紧的是安全第一。尤其对网络上认识的人,一定要有足够的警惕心。各类骗子,骗钱、偏色、骗感情的,都要慧眼识出。先假定可能是坏人,再来一一排除。

第六步,实地验证。

前五步,至少可以筛选出几位谈得还算不错的候选人,这时需进入第二个阶段,也就是见面验明正身。

当然,见光死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也不要期待太过美好。

我当年,第一眼见到我老公时,心里还是失望了一下。比我想象的黑了些,眼睛小了点、轮廓硬朗了点…..想想,如果当初先看人的话,我定是不会选他。还好,我没让自己眼睛欺骗我。

见面的目的是什么?就是验证网上的和现实的能否合二为一?实在不入眼的,就算了吧。毕竟还要对着这个人吃一辈子饭呢。

通过多次的接触,逐一排除各种疑点,确保对方信息真实准确。

第七步,验证通过后,再谈情说爱。这时候的目标便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好的结果。

期间若是发现不合适的情况,要及时止损,止损这事儿,什么时候都不晚!再从第三步开始重复。

当然,如果过程中,自己对恋爱和婚姻有了不同的理解,同样可以从第一步开始调整。因为你也在不断成长呀!变化是永恒的。


说到底,找另一半,其实是自我认知的一个过程。对自己越了解,越能清楚的遇见未来。

你会发现另一半是你的镜子,照见你此时此刻的内心。

尤其是你列好的条件,要一再确认,这是不是你内心真正要的?再想想,是什么让你有这样的需要?

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说,能够最多的满足条件,会更完美。

当你定制另一半时,就是在为自己定制未来的人生。

要弄清楚自己内心的需求,而不是把那些靠自己就可以实现的、满足自己懒惰、依赖、婴儿般期待的需求,误以为是另一半可以弥补的条件。

有期待的同时,也别忘了,婚姻承载不了太多。

婚姻是长跑。背负那么多,会跑不动的。

毕竟,婚姻是两个人格独立的成年人的平等相伴。

婚姻是一种生活状态,因为独立所以愿意彼此容忍,在孤独的世界里相伴一程。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里,有一句台词:只有你把自己过好了、活好了,你才有可能和另外一个人活得好。

 

总结

定制另一半的步骤:

第一步:确立目标。

第二步:提炼个人定位。树立鲜明的个人形象,并且所有的传播都是围绕这个形象展开。

第三步:寻找合适的途径。进入精准目标人群的视野。或者广撒网,多结缘。

第四步:按要求筛选出符合自己条件的对象。

第五步:避免风险和危险。先谈心再看人。

第六步:实地验证。

第七步:通过验证后,再谈情说爱,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好的结果。

找另一半,其实是自我认知的一个过程。对自己越了解,越能清楚的遇见未来。

婚姻是一种生活状态,因为独立所以愿意彼此容忍,在孤独的世界里相伴一程。

PS:今天情人节,芳芳同学要求我一定要写一篇情人节文章,于是我便把自己多年前的“恋爱神器”码出来了。喜欢本文的亲们,求鼓励,求转发~

End  


作者:王语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