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根】

 耳聪目明而为神 2017-02-15

三根佛教解释)

  三根,分别有两种意思,一是指众生的三种根性;二是指三无漏根

  众生的三种根性:

  即上根、中根、下根三者,又称利根、中根、钝根。上根指根性优良,速发智解,堪忍难行,能忍妙果者;中根次于上根;下根为最劣者。

  《法华玄论》卷九云(大正34·441b)︰

  ‘能化之佛有三世益物,所化众生有于三根。(中略)就三世分者,若过去久习无所得观,观强而烦恼弱者,于过去值释迦得了悟名为上根。二者于过去习无所得观,观弱而烦恼小强,故值恶知识流浪五趣,乃至渐习善根,今日释迦出世从初出至闻说法华,皆得领悟,名为中根也。若过去习善弱而烦恼强,亦流浪五趣,然后稍习善根感释迦出世,从初生乃至法华,历闻诸教不悟,至涅盘唱灭方得悟解,如此之人名为下根也。’

  就声闻、缘觉、菩萨三者之优劣而言,声闻是下根,缘觉为中根,菩萨是上根。

  三无漏根:

  即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属于二十二根。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云(大正30·436b)︰

  复有三根︰

  (一) 未知欲知根,

  (二) 已知根,

  (三) 具知根。

  云何建立如是三根?谓于诸谛未现观者,加行勤修诸谛现观,依此建立未知欲知根;若于诸谛已得现观而居有学,依此建立已知根;若阿罗汉明帝作已办住无学位,依此建立具知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