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杂志为何经常收不到 窦 旭 民
当今,媒体的种类较多,有电台广播、有电视新闻,有网络视频、有现场直播,还有十分便捷的手机传送……。然而,一些人还是喜欢订阅报刊杂志,特别是年龄大一些的人就爱看看报纸,阅览各种杂志,这更是一种悠闲的愉悦的精神享受。可有谁知,现在报刊杂志的送达却成了难题,不是时送时断,很不及时;就是突然消失,根本不送。 本人是一名退休干部,组织上为我订阅了《陕西日报》、《金秋杂志》、《内参选编资料》及《陕西老年报》等。原来杂志和资料选编还能按月收到,有一段时间还送到我住房门前,《陕报》等送入我的邮箱。可自2016年10月到今,杂志和选编资料、《陕西老年报》等,一份也没有收到,不知送到何处;如今幸运的是《陕报》尚能基本收到,其它报刊杂志都没有下落。 我曾经向有关部门反映过几次,还向咸阳市邮局的领导信箱投诉过,可始终没有回音。不知是领导忙呢,还是有意回避,就是不见反馈。 花钱订阅报刊杂志,我想绝对不会是为了完成发行量,应该实事求是地做好这件事,仅仅看订阅数字,似乎不少,而真正能够送到阅读者手里能有多少,对此千万不能再忽悠人了。如果实在无力解决好送达报刊杂志一事,那就没必要发行那么多量,少出版、少发行,还能节约一些人民的钱财呢。 我就感到奇怪,以前根本不会发生的问题现在竟然如此普遍(不少人都同我一样不能及时收到报刊杂志),过去邮递员送达不到报刊杂志等是要被追究责任的,而今却习以为常,无人问津。 听说现在的报刊杂志不一定都是经过邮局发送,有的是出版社自己发行,说是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想自己落下这笔发行费,结果就会出现不能按时送达,或者干脆断送的现象。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别办这样的报纸刊物,想办法看什么能挣大钱,就去干什么了,何必以此折腾他人。 还有,就是让某些人承包送达,这些人心情好了尚能送到,心情不好,一切槽糕。将送达报刊杂志不当回事,凭心情工作,能保证工作质量吗? 再有,就是送达者本身的借口,或是找不到被送达者的家、邮箱,或是人家住宅小区门进不去,无法送达。那我倒要问问:为什么《华商报》能送达的那么好,人家能做到的,咱为何就做不到?如果被送达者的地址弄不清,那就一年一年这么下去不送达了吗?还是动动脑子,不要让订阅报刊杂志的人跟着发行人的屁股转了。 希望有关部门能引起重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能否象送快递那样操作,妥善解决好这一并不复杂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