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刺裕仁的“虎门事件”

 乐正晓博 2017-02-15

,而是找到了新的替罪羊,那就是旅居日本的外国侨民。

  为了把群众的愤怒情绪从天皇身上引开,日本决定拿当时在东京、横滨地区从事土木建筑的朝鲜人开刀。这样既可以发泄对朝鲜“三一运动”的仇视情绪,又可以防止“不逞之徒”与灾民联合起来发生“骚动”。据事后调查,有6415名朝鲜人在这场人为灾祸中丧生,大约100余名中国人被残忍地集体屠杀,10余名日本的社会主义者惨遭杀害。

  裕仁摄政试图用暴力手段来稳定动荡的社会秩序,结果却适得其反,他本人也成了无政府主义者行刺的对象。“虎门事件”险些让他命丧黄泉。

  关东大地震后不到4个月,1923年12月27日,裕仁要去出席帝国议会开幕式,当上午10时45分裕仁乘坐的汽车经过虎门公园时,一名青年从下跪的人群中突然跃起,用肩膀撞开警察组成的警戒线,向裕仁的座驾开了枪。子弹穿破玻璃,碎片从裕仁的右耳掠过,稍许渗出些血来,司机加快车速后才躲过射来的第二枪。行刺者一边高呼“革命万岁”,一边追赶汽车,随后被群众抓获交由宪兵处理。

  行刺者是一位23岁的青年,名叫难波大助。他的父亲难波作之进是山口县的大地主、众议院议员、皇室中心主义者。难波大助自幼便反对父亲家长式的统治,热衷于普选运动,政府的严厉镇压和原敬首相的横暴,使他走上了无政府主义的道路。大地震后政府的高压政策使他充满了敌意,当他得知自己崇拜的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大杉荣被杀害的消息后,决心暗杀皇太子为其报仇。

  12月23日,难波从故乡山口县到达京都。当他在报纸上看到裕仁将于27日出席议会开幕式的报道后,决定利用这一机会进行刺杀行动。他连夜动身于27日8时20分到达东京火车站,随身还携带了一支与他的年龄不相称的拐杖。这并不是一支普通的拐杖,而是一支经过改装的拐杖枪,是他大名鼎鼎的同乡伊藤博文出访归来送给他父亲的礼物。在东京火车站附近的厕所里,难波在拐杖枪内装上了子弹,然后来到裕仁前往议会必经的虎门公园附近。于是便上演了上面所描述的一幕,被称作“难波事件”或“虎门事件”。

  遭遇刺杀事件后的裕仁,仍按预定计划出席了议会开幕式。司法当局认为,无论如何按照难波的行径终归是要判处死刑的。可是,为了向外国和日本国民显示“日本并不存在真正反抗皇室的人”,大审院院长横田秀雄等人对难波进行了各种劝诱其变节的活动。但在遭到难波的坚定拒绝后,当局还是以他的名义发表了悔过的声明,并宣布犯人是在病态的情况下行事的。当局的目的在于极力隐瞒犯人是为了自己的信念而行动的事实。

  在此后长达一年的酷刑审讯中,难波拒绝承认有罪,并以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先驱者”而感到自豪。第二年的11月15日,难波被判处死刑。行刺未果的难波大助被处死刑后,被迫辞去议员职务、返回故里终日闭门思过的父亲,甚至不愿去为自己的儿子收尸,只好由监狱出面将其草草安葬于监狱附近的公共墓地。而经过这次刺杀事件后,裕仁更被严密的戒备所封锁,变成了“被囚禁的人”。在以后的出行中,裕仁所乘坐的汽车两侧增设了骑跨斗摩托车的警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