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旅欧散记46
2017-02-15 | 阅:  转:  |  分享 
  
旅欧散记(46)

罗马废墟

罗马城是罗马帝国的发源地和首都。像许多古城一样,罗马也曾被掩埋过。直到19世纪,考古学家才使西罗马帝国的古代遗迹重见天日。事实上,从古至今,罗马人一直在房上架屋,比如,图拉真时代的公共浴场建在尼禄的宫殿“金屋”的废墟上。罗马不喜欢毁掉埋在地下的建筑,因此,新的建筑总是覆盖了更加古老的建筑,新的城市总是建在废弃的城市之上。

罗马废墟(romeruins),这里曾经是古罗马的中枢,西方世界的

心脏。这一片废墟,曾经是庙宇、元老院、议事厅、法院、市场、

公共浴场。曾经上演了一出出历史的悲喜剧。



站在罗马市苑的高处看那一片罗马帝国古都的废墟,已经差不多二千多年过去了,但当年整个都市的格局和轮廓至今依旧清晰可见,几乎所有建筑的框架也都依然耸立在那里。那一排排高低参差、雄伟壮观的雕刻石柱,那整齐规划、却又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庙宇、元老院、议事厅、法院、市场、公共浴场……,那宽阔笔直的中央大道,远处影影绰绰屹立的凯旋门,还有山上山下,夹杂其中的排排云柱。可以想像,古都当年的雄姿确是壮观。事实上,罗马也确实曾经是西方世界的心脏。有句著名的西方谚语:“条条大道通罗马”,而所有那些由世界各地通向罗马的大道,都是以这个市苑作为起点和终点的。

从罗马废墟看帕拉提诺(palatinus)山丘和山丘的排排云松。



如今已是废墟的这个古罗马市苑,一直是古罗马的神经中枢,古罗马几乎所有的经典故事都在这里上演,当然最著名的还是2000年前凯撒大帝与风情万种的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公元前44年2月15日安东尼向凯撒献上了一顶王冠,这样的喜讯还来不及传递到古罗马的每一个角落,一个月后,就是在这里凯撒身受23处刀伤而死,大约60位元老院议员策划了这起令人震惊的谋杀。权力和爱情兼得的完美人生从来就没有过,凯撒之前没有,凯撒之后也没有。匪夷所思的是,这起谋杀的起因,是他们担心罗马的统治权会旁落到凯撒和克里奥帕特拉两人爱情的结晶——凯撒里昂这个“杂种”手中。于是,伟大的凯撒成了牺牲品。无论如何,凯撒也不会想到,就是那个给他献王冠的人——安东尼,在分享了凯撒的权利后,与克里奥帕特拉又上演了一场更为缠绵悱恻的生死恋情,只是参杂了权谋的爱情。这场恋情的结局是,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都死了,不像是殉情,更像是战败后的一次逃亡。他们爱情的终结者是古罗马帝国的缔造者屋大维,也就是奥古斯都大帝。他是凯撒的侄子。



安东尼诺神庙(antoninooftemple)公元141年由罗马皇帝安东尼诺献给

他的妻子法乌斯蒂纳所建,他死后也被神化,因而成为他们俩人的神庙。后

来被改造成圣罗伦佐教堂,因而完好保存至今。埋设在古罗马广场上的故事太多。如今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处处蕴藏玄机的断墙残垣,庙敦孤柱,尽管这些由大理石、花岗岩和火山熔岩雕琢堆砌而成的废墟仍然巍然的耸立着,轮廓分明地铺叙和延展在古老而又现代的罗马城的中轴线上,然而那个诞生了西方古老的文化、计数、度量、货币以及完整的国家形式和法律制度的古罗马已经变得遥远而陌生。我们在这里只能站在他的躯体上瞻仰和凭吊,只能在徘徊中听到那段辉煌历史绝妙的回响,感知古罗马令人怀念的精神魅力。

罗莫洛神庙(romoleoftemple)公元309年罗马皇帝马森齐奥为纪念他死去的儿子建造。

当我站在古罗马废墟上,这些由石头组成的图画给了我巨大的视觉冲击的同时,我在想着另一个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是文明古国,我们居然找不到这样的历史真迹?在我的记忆中,中国古代的阿房宫、未央宫、上林苑之类已经消失了的巍峨宫殿,只是由于流传下来的词赋的描绘,才能通过文字的诠释依稀想象出这些建筑群落的轮廓,至于真实的建筑,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已灰飞烟灭。我们的历史在哪里呢?要到坟墓里去挖,到博物馆去找,很多情况下只能借助历史和文字的记载去想象和推断。造成这种巨大差异的原因,有人认为主要是材质问题,西方建筑多用石材,而且两千多年前罗马已使用混凝土技术,而中国多用木材建筑,一个材质问题就给中国人留下了数千年的遗憾。材质固然是一个客观原因,然而难道中国没有石材吗?非也;更深层的原因还是文化上的差异,不同的建筑价值观造成了巨大的历史反差。



马森齐奥殿堂。建于公元4世纪,这是罗马废墟上的巴西利卡遗迹(basilica)之一。



在古希腊,建筑艺术活动被认为是第一位的、首要的,建筑师便是第一位的创造者。西方人高度重视建筑,认为它是艺术门类中最重要的一种,建筑艺术中充满了有关永恒、理念、数与比例等的探索与创造。中国古代哲人和文士认为建筑和衣服、舆轿一样,只是满足人们某种生活要求的实用性技艺,像孔子的“六艺”中,就没有建筑的份,还将宫室营造等建筑术归入到百工杂艺中去。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中从来没有过如西方的视房屋为永恒、不朽之纪念物的思想,也谈不上建筑与自然相抗衡。在先人眼中,建筑如衣服等日用品一样,需要不断更新,新陈代谢,并且与自然特和谐与协调。这种不求永远长存的建筑观念,造成了几千年来中国建筑的传统格局:“阴阳五行学”使国人满足于木结构和木装修,数千年不思变革;房屋如衣服,满足于对建筑的不断修葺、翻建;中国历史时间观念重记载轻实物,绝大多数的所谓古建筑都是历代增修拆建,并不尊重建筑的原来面貌,建筑的历史延续性尽管很长,其文物价值其实有限,还有改朝换代,把前朝建筑视为不祥物,往往一把火烧毁或拆毁。正是由于这些积淀在大文化背景中观念上的差异,才造成中西方古建筑及其遗址保护不同的命运。



罗马始终是在老城上建设新城



献花(0)
+1
(本文系过眼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