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大太监李莲英:清朝第一职场楷模

 风调雨顺629 2017-02-15

清朝大太监李莲英: 清朝第一职场楷模

(2017-02-15 13:49:02)
标签:

杂谈

?清末有一位很是出名太监,要是提起他,您肯定是觉得,这是个大奸大恶的人,说不定还有挖坟鞭尸的冲动呢!可是,事实上他不但算不上是奸佞小人,还算得上是个职场楷模。一个太监最难办的事,就是如何做好太监的本分,如何处在权力的中心,能不干预国家政治的同时,侍奉好皇宫里的各位主子。历史上诸多的太监做得都不够好,有的因此死于非命。但是这个人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名满天下,这个人就是清朝大太监李莲英。

这就要从李莲英进宫前说起,要说李莲英的身世,不可谓是不苦,或许这是他在宫里拼命敛财的原因之一吧。小时候家里穷,没钱读书,但是李莲英的父亲还算是明智,虽然家里的钱不够,但是还是想办法把他送到冬学堂去读书。何谓冬学堂?就是每年立冬的时候把孩子送去,到腊月十五算是毕业。不到三个月,学人家私塾里学几年的课程,怎么想都不可能有什么大收获。不过啊,李莲英就有着比其他学生多几分的本事,短短三个月,学到的东西不比念私塾的少,至于这原因嘛,多半是因为莲英年纪虽小,但是强在懂事,会伺候人,这也是李莲英选择去宫里的缘由。别的孩子来得都晚,他老早就去,把整个学堂的屋、地扫得干干净净的;冬天屋里凉,他就先过去,把炉子生好了;等到放学了之后,别家孩子都回去了,他不回去,给老师把炕烧好。那老师能不喜欢他吗?所以对他格外高看,肯多教他点儿东西。从这里李莲英善于伺候领导的本领已经初现端倪,后来,李莲英在毕业之后就和父亲一起做点小买卖,但是发现做买卖简直是太苦了,收入不高还累死累活。在这个时候,有个在宫里有关系的亲戚就建议着,看看能不能让李莲英进宫做点有前程的事,也就是做太监。

要说这李莲英的父母怎么就舍得下心,把不到十岁的小儿子送进宫里做太监了呢?不但要做下人的活,还要净身,这可是身心的双重折磨。其实啊,也不是父母狠心,实在是在古时候,进宫就是为皇家办事,也就是为国家服务,说起来活脱脱是古代的“公务员”。因此啊,李莲英的父母一听,进宫可是有前途的铁饭碗啊,当即就同意了,这也开启了李莲英风生水起的职场之路。

这李莲英职场经验的第一点就是,要有完善的岗前培训。李莲英决定入宫和宫里选人,中间隔了一年。他的妈妈就在家里给莲英进行为期一年的“岗前培训”。妈妈有事没事就跟他念叨,人一辈子得干点儿好事。你不是修这辈子,是修来世。这辈子弄不好,来世就得下地狱。咱们得行善,别光顾自己,自己挣钱得好处就想着点儿别人。在我们后人看来,莲英母亲的这种对为人处世的教育,对李莲英后来的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

光有着岗前培训是不够的,李莲英职场经验的第二点就是:一技傍身胜过良田万顷。李莲英八岁净身,九岁入宫,小小年纪就为国家办事。那这个从平民家里出来的小太监,是如何在短短十三年之间,从一个最普通的小太监变成了当时所有太监的头头呢?这可就要从李莲英的一手“绝活”说起了。李莲英刚入宫的时候,就是一个最普通的小太监,可没有直接伺候慈禧的命,而是靠着一手“绝活”伺候好了宫里的一批主子,宫里有的是一群闲着没事干,等待皇上宠幸的女人,闲来无聊,只能传传八卦解闷,而莲英的这手“绝活”就是梳头,莲英不但手上功夫好,而且还掌握了一种为女人梳理新发型的技术,当时人称“小篦[bì]李”。久而久之,李莲英的这一手“绝活”就这样传到了慈禧的耳朵里。天下没有不爱美的女人,当慈禧召唤李莲英给自己梳过头之后,对这个会梳头的“小篦李”很有好感,就把他调在了自己身边,专门为自己梳头,而李莲英手里攥着一门够硬的手艺活,也稳稳地在慈禧身边扎了根。

光有一身的好本事是不够的,李莲英在职场上混的风生水起,主要得益于他的职场经验第三点:尊敬领导友爱同侪(chái)(友爱同事)。清宫戏看得多了,您肯定想问,李莲英“一夜暴红”就没人眼红吗?李莲英作为一个新来的小太监,就真的能在慈禧面前站稳脚跟?其实呀,李莲英虽然一时之间成了慈禧身边的大红人,却没有一点架子,反而处处亲和,待人接物也是礼遇有加,在《宫女往谈录》中记载:这是个比较得宠的老太监,温和、驯顺、斯文、有礼貌,伺候人不温不躁,恰到好处,让被伺候的人感到很舒服。宫女们跟他都很亲热,他经常给宫女带些针针线线的东西,这是宫女们所缺的,但他不是给一个人,谁用都行。宫女们见他面有时给请个安,问他句吉祥,他总是很谦和地还个礼,不管对谁。老太后知道他的人缘好,常说:“下去,让她们给你沏口茶喝吧!”他连连地请跪安,说“奴才不敢承受,不敢承受!”太后越给脸,他越谦虚小心,这是李莲英长期得宠的原因。

李莲英这种低调沉稳不张扬的性格是怎么养成的呢?一则是母亲的“岗前培训”,二则是宫里前辈的现身说法,这位前辈就是大太监安德海。安德海从咸丰帝时就受宠,本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大太监,可是他过于飞扬跋扈,只顾哄主子开心,并不把满朝大臣放在眼里,终于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抓住小辫子,用“违背祖制,擅离京师”的罪名砍了头。

李莲英从安德海事件中明白了职场一个重要道理:不光要摆正自己和领导的关系,同时也要搞好和同事的关系。李莲英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喜,还能时时处处谨慎小心。墓志铭中说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也就是对主子恭敬,对下属宽厚,多少年来不敢松懈,这也算是李莲英成功的核心竞争力吧。

光有马屁功夫是不够的,李莲英的成功也得益于他的第四条职场经验: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话说慈禧太后爱看京戏,常赏赐艺人一点东西。一次她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想赐一些桌前的糕点给他。杨小楼叩头谢恩,壮着胆子,说糕点都是些贵重之物,不敢要的,要老佛爷另赐些东西。慈禧心情不错,并未发怒,就问杨小楼想要点儿什么。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福字给奴才。”慈禧听了心情很好,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老佛爷大笔一挥,就写下了一个“福”字,可是老佛爷一时笔误,在写福字时多写了一笔,把左边的示字旁写成了衣字旁,写成了一个错别字。慈禧题完字,杨小楼凑近一看,本来刚想大夸特夸,可发现这福字写错了,顿时冷汗就下来了。为什么呢,因为这老太后写了个错别字,要还是不要呢?要吧,回家得高挂中堂,可一旦别人发现慈禧写错别字,那不是让老佛爷丢脸吗。可是又不能不要,老佛爷的赏赐岂是说要就要说不要就不要的,更不敢指出她的错别字,搞不好被治个欺君之罪。枉这杨小楼也是一代名伶,那时也是六神无了主。大殿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也发现自己写了错别字,但是太后要面子,总不能自承没文化吧。当时一屋子人都僵在那,幸亏旁边李莲英的脑子快,他打个哈哈,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这是李大总管给递台阶呢,连忙下跪叩首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听这么一说,心里感慨还是小李子是贴心小棉袄,她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在慈禧的心中的地位又升了一个段位。

李莲英的职场经验第五条就是:能处理好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关系。他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职场楷模,可不仅仅是因为能耍得了小聪明,会逗慈禧开心,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您知道吗?李莲英虽然经常耍“小聪明”但他也有“大智慧”。一个太监,尤其是在太后身边伺候的太监,最不好处理的就是太后和皇帝的关系,当时这个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是整个大清国的一二把手,两人政见不同,还有权力斗争。偏偏李莲英能够在里面周旋的如鱼得水,不但得到了太后的喜爱,也得到了光绪帝的信任。李莲英天天在太后身边,和慈禧关系好大家都知道,但是连光绪皇帝都曾经说过“没有李安达,朕活不到今日。”他堂堂一国之君,居然跟李莲英这么客气,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在慈禧、光绪出逃西安时。路过保定,一行人需要留宿一宿。慈禧住的地方,自然要最好的条件,最好的待遇。李莲英这边伺候慈禧躺下了,转过身出来就过去给光绪皇帝请安。光绪当时已经戊戌变法失败了,在宫中失了势,他住得地方就比慈禧惨多了。当时已是深秋,光绪这屋只有一个冷炕,更糟的是就铺了个褥子,连床被子都没有。李莲英一看这情景,赶紧回屋把自己被子都抱过来了:“皇上您委屈用奴才的被子。”说完还麻利地把被子铺好。光绪帝心里憋屈啊,在一边叹气,李莲英看在眼里,立刻跪在光绪身前,伏在光绪膝盖上一边号啕大哭一边安慰道:“皇上,咱是时运不好,赶上这国难了。”那一晚上李莲英没有回去睡,就站在外屋伺候。光绪皇帝咳嗽一声他就赶紧端一碗水进去。如此悉心照料,把光绪给感动得厉害,从此李莲英在皇帝和太后之间找到了自己稳固的一席之地。

李莲英九岁入宫,直到办理完慈禧的丧事,宣统元年二月初二离宫,这时他已经在紫禁城里工作生活了51年。他全心全意照料领导,从不插手政事,还全年无休。待人谦和有礼,关键时刻能替领导排忧解难,无论多么位高权重、多么得势受宠,他一直恪守着太监界职场准则,李莲英必须是一位职场楷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