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旅欧散记73
2017-02-15 | 阅:  转:  |  分享 
  
旅欧散记(73)

米开朗基罗与大卫

因为《大卫》、《圣母悼子》这两座雕塑,使米开朗基罗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雕塑家。《圣母悼子》安放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里;《大卫》则在佛罗伦萨。我们在佛罗伦萨游览的第二个景点,就是驱车前往阿尔诺河对岸的小山坡上观光佛罗伦萨全景。停车的广场上竖立着《大卫》雕像,当然这是复制品,但又无论如何告诉人们,《大卫》是佛罗伦萨的标志和精神象征。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1475-1564)



米开朗基罗1475年出生于佛罗伦萨南40里处一个小山村似的小城堡——卡普雷塞(现在称米开朗基罗)。少年的米开朗基罗是在佛罗伦萨长大的,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艺术家,但他的父亲老博纳罗蒂非常反对他儿子在艺术方面的努力,认为这样的行为是降低家族地位。但由于他的倔强和固执,最后,在他十三岁的时候,被送去吉兰达约工作室。由于米开朗基罗独特的天分,很快受到吉兰达约的注意。据称1489年洛伦佐决定为雕塑家创办一所学校而选择合适的学生时,吉兰达约将14岁的米开朗基罗推荐了他。雕塑学校位于圣马可广场附近的花园里,在那里的一个亭阁里,存放着美第奇家族收藏的古罗马雕塑作品,是在多那太罗的建议下由柯西莫开始收藏的。学生们就在那里临摹这些雕像。不过,晚年的米开朗基罗声称,他是自学成为艺术家的,他的天赋只来自上帝。米开朗基罗与洛伦佐在圣马可附近的公园里传奇式的第一次邂逅,将成为艺术家一生的转折点。当时米开朗基罗正在用锤子和凿子,专心地雕刻着龇牙咧嘴的萨梯的头像,用罗马原作作他的模型。他的雕刻比面前这个磨损的古代大理石头像更精细。这时,站在他身后的洛伦佐俯身向前检查萨梯的嘴,指出老萨梯不可能仍然拥有所有的牙齿。年轻的米开朗基罗对自己的错误觉得很丢面子,洛伦佐一离开,他重新工作,凿落了萨梯的一颗牙,进一步雕出齿龈,让他更显真实,好像那颗牙已经脱落了。当洛伦佐再次来看作品的时候,使他很惊讶。这件事过后,米开朗基罗被邀请住在美第奇宫,并在那里工作。他得到了一间属于他自己的房间,每个月有了五弗罗林的薪水。从这个时候起,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米开朗基罗将和他的同事波提切利一样,和洛伦佐和他的家人一起同桌进餐。

阿诺河对岸山坡上米开朗基罗广场上的“大卫”青铜雕像。



米开朗基罗在洛伦佐的鼓励下,参加了柏拉图学园的聚会,很快受到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激励,他的宗教信仰也有了变动。他学会了写诗,开始用诗表达自己。哲理和诗意成为他另一种卓越技能的根源。米开朗基罗与美第奇家族渊源甚深,直到他生命结束。1500年,米开朗基罗完成《圣母悼子》作品后,从罗马返回佛罗伦萨,那年他才25岁。当时的佛罗伦萨美第奇被流放,每两个月更换一次行政长官,为了终止这种放任自流的政策,佛罗伦萨决定尝试威尼斯的办法,选出终身制的新行政长官,就像威尼斯的总督一样。第一位被选出的终身行政长官是皮埃罗·索德里尼,他决定委托米开朗基罗,雕塑一件能恢复佛罗伦萨市民的骄傲的作品。索德里尼建议米开朗基罗采用圣玛利亚百花大教堂的仓库内的那块采自卡拉拉的高十八英尺的残缺不全的大理石,雕成大卫的塑像。米开朗基罗很快投入到创作中,日日夜夜隔离在大教堂的工作室里不停地雕刻。他的雕刻是在秘密情况下进行的,生怕作品在没有完成前被别人看到。令人惊讶的是,米开朗基罗只用了十八个月就完成了他的雕塑,这尊塑像比实物大两倍。

从米开朗基罗广场看阿尔诺河上的老桥。



《大卫》是取材于《圣经》中的人物,著名的杀死巨人歌利亚的人。《大卫》雕像表现的是建功立业以前的大卫,一个充满愤怒和力量的青年人。这种力量也是人文主义者向往的自由的人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大卫》是对人类的颂扬,同时也表达了米开朗基罗人的理想中一种超越的东西,在这里他几乎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性。塑像本身标志着被米开朗基罗的作品逐渐唤起的品德的出现:敬畏、鼓舞人心的力量。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这件作品成为佛罗伦萨的精神象征,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据记载,这尊塑像本未打算竖立在大教堂的屋顶上,它毕竟是一件宗教作品。然而,这样一个标志物,这样一个未经装饰的公开的裸体,几乎与基督教堂不相称,甚至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也认为这尊雕像应该放置在西尼奥列宫外的凸起的平台上。塑像在那里俯瞰着广场,聚集的市民就是在广场上表达着他们对城市未来的企盼,这里是非常理想的安置处。然而,塑像终究还是被安置在西尼奥列宫广场上。搬动这个塑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大教堂工作室的整面墙不得不被拆毁,才能把它搬出来。把塑像竖起来又是极为困难,结果用上了大量的绞车,由四十多个人操纵,花了四天时间才完成。塑像揭幕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在塑像揭幕前,索德里尼一定要独自欣赏它(塑像在揭幕前是保密的)。索德里尼很高兴,但还是忍不住提了个意见——或许鼻子有点太大了。尽管对他的作品批评让他心里不悦,但米开朗基罗还是克制住恼火,他一句话也没说就爬上了脚手架,一只手里拿着一把凿子,一只手装模作样的削着塑像的鼻子,然后让不知从哪里搞来的石屑一点点从手里掉下来。然后他向下面的索德里尼喊道:“看现在怎么样?”“我太喜欢了。”索德里尼回答:“你给了他生命”。



米开朗基罗在罗马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



无论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但它说明了一个趋势:关于作品的风格,艺术家开始有了自主权。这种行为成为维护自主权的行为,这是新人文主义运动所带来的。对米开朗基罗《大卫》的批评也不绝于耳。在佛罗伦萨,塑像很快被公众称为“巨人”,巨人代表谁?很少有人指出这是《圣经》中的大卫。塑像完全露裸的生殖器也引起争议,首次公开揭幕时,西尼奥列坚决认为生殖器太过醒目应该被遮住,后来被用一个由二十多片绸叶组成的花环遮掩起来,这个花环的装饰用了三十年。接近完美的《大卫》自由表露了米开朗基罗一种越来越明显的风格。大卫的手是放大而且夸张的,暗示性地增加了它的力量;他的脖子和脸部也是放大的。这些变形被事实证明,观众从下面看塑像时,使他有一种缩短的效果,这种视觉差恰好达到一种美的效果。对米开朗基罗来说,塑像有任何的扩大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计算是“如此的精确,所以,既能看清他的头,也能看清他的底座,大理石粗糙的表面仍然清晰可见”1508-1512年间,米开朗基罗应教皇朱诺二世的委托,创作了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画《创世纪》。这位别号“恐怖”的教皇,一身性病,养有好几个情妇,好几个私生子,尖酸刻薄,行为怪异。但他喜欢艺术,渴望光荣与伟大,与米开朗基罗一见如故,成为好友,是米开朗基罗艺术才华得以真正发挥的赞助人。他深知自己罪孽深重,天堂难求,索性追求人间奢华。他为自己存了一个华丽的坟墓,还要将坟墓放进教堂里,于是圣彼得大教堂就在他的任期中开工。后来,他又将西斯廷教堂翻新,要米开朗基罗去画天顶画,并要求将耶稣十二门徒画上去。米开朗基罗一进教堂,就把什么门徒、摩西统统丢诸脑后,按照自己的意思在一片长四十米,宽十三米的穹顶上,开始创作《创世纪》,历时四年,于1512年万圣节完工。



位于佛罗伦萨圣十字大殿内的米开朗基罗墓。



二十四年后,他再次受命于教皇保罗三世,花了六年时间,在西斯廷教堂创作祭坛画——《最后的审判》。这幅作品是米开朗基罗晚年的重要作品,既是对人生的总结,也是对当代历史的批判。有讽刺意味的是,壁画上依然是一股肉欲的旋风,无论是圣母、耶稣、天使、魔鬼,一律一丝不挂。当时几位主教主张把《最后的审判》毁掉,保罗三世全力支持才得以幸免,但耶稣、圣母等从此给加上了一块遮羞布。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往往是为了神。古希腊的文化如是,中世纪的文艺复兴也不例外。尽管人的价值从那时候开始得到肯定,政教也开始分家,但天主依然是万能的。在人的世界里,艺术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他们的信仰。米开朗基罗的特有方式,就是将天上的神,地上的人共存在一起,通过神的题材表现人的伟力,使神有人性,而艺术家成为沟通两者的中间人。基督教盛行了两千年,梵蒂冈兴盛了数百年,相信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能沟通天地,沟通神人的“使者”的存在,而艺术家则是一种特殊的“神使”,表达的是一种另类的信仰方式罢了。

献花(0)
+1
(本文系过眼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