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县乡党“欢迎老兵王琪回家”

 放翁 2017-02-15

核心提示: 随后,记者从王琪老人一行暂住的酒店了解到,为了让吃上久违的家乡饭,酒店昨天为老人按照乾县的风味,准备了很地道的乾县豆腐脑、锅盔、臊子肉、小米稀饭和大米稀饭等早餐,考虑到饮食习惯,还准备了牛奶和面包等。另外,王琪老人老家的家属还为王琪老人一行购买了保暖衣裤等,用于抵御春寒,并安排为老人等理发、洗浴,缓解连日来的疲劳。

                   乾县乡党“欢迎老兵王琪回家”
                        但王琪老人等并未成行

                                                        文/图 本报记者 陈奋翔

1、弟弟王顺家门口挂起“欢迎王琪回家”的横幅

弟弟王顺家门口挂起“欢迎王琪回家”的横幅





2月12日一大早,乾县薛录镇薛宅村像“过会”一样。

“啥时候回来?”从媒体上获知王琪老人等可能当日会回家祭祖、探亲,当地村民和乡邻早早地聚集在村里,一见面就相互打听,都想见见离家50多年的王琪老人。

“欢迎老兵王琪回家”、“家乡人民欢迎你”的横幅悬挂在村口及村道上空。村里,为欢迎王琪老人回家的村锣鼓队、广场舞队等正在操练着,吸引了一群村民聚拢在一起。人们都知道,王琪老人要回家了,欢迎仪式不能少,这是村民们最朴实的方式。

在王琪的弟弟王顺家门口,“欢迎王琪回家”的横幅挂在正门上端,门前屋内被收拾地干净利落,屋内放着准备迎接亲人的鞭炮。在门口,数名记者不停打探王琪老人回家的具体时间;而门口的十字路,不时有车辆驰入,停车之后,人们第一句话便是问“回来没有?”,当得到不能确定的回答后,总有人问“什么时候回来?”。

因为不能确定王琪老人一行回老家的时间,人们便一拨一拨聚在一起谈论新闻上关于王琪老人回国的新闻报道。而当地宣传部也在现场竖起媒体咨询服务处的牌子,并已经安排妥当相关服务预案。

在现场,记者发现,也有一些市民看到报道后,从西安、咸阳等地赶到村里,想见上王琪老人一面;也有王琪老人的战友也专程从外地赶到村里,想见见老战友,叙叙旧,互倾战友情。

在王琪的哥哥王玉家,有五、六位从邻村赶来的老人正在与82岁的王玉聊天。王玉一边感谢政府帮助他们兄弟团聚,一边与老人们分享他在机场与弟弟王琪见面及一起用餐的情形。他说,见面时,都激动的不行, 他也发现弟弟变了一些,听力稍微有点差,但还能说陕西当地的话。

王玉笑着说,和弟弟一起回来四个亲人,弟弟的儿子晚上吃面的时候,开始还不会用筷子,用勺子吃呢。他说,当时一起吃饭的有几十人。

他回忆说,弟弟王琪当时去当兵的时候,“读了一肚子的书”,1986年弟弟王琪从印度与家里人联系,就是和他书信往来的。

3、哥哥王玉与乡邻分享和王琪见面的情形

哥哥王玉与乡邻分享和王琪见面的情形

2、乡邻通过报纸等了解王琪回国的情况

乡邻通过报纸等了解王琪回国的情况

5、村里欢迎王琪回家的锣鼓队正在操练

村里欢迎王琪回家的锣鼓队正在操练

4、等待与王琪老人见面的乡邻

等待与王琪老人见面的乡邻


下午16 时记者离开薛宅村时,王琪老人和家人原本暂定从咸阳临时下榻的酒店回老家薛宅村为父母祭奠扫墓、探亲的计划尚未成行。村里仍有一些记者还在蹲守,欲看望王琪老人的乡邻也有人仍未离开。

随后,记者从王琪老人一行暂住的酒店了解到,为了让吃上久违的家乡饭,酒店昨天为老人按照乾县的风味,准备了很地道的乾县豆腐脑、锅盔、臊子肉、小米稀饭和大米稀饭等早餐,考虑到饮食习惯,还准备了牛奶和面包等。另外,王琪老人老家的家属还为王琪老人一行购买了保暖衣裤等,用于抵御春寒,并安排为老人等理发、洗浴,缓解连日来的疲劳。

截止12日19时发稿时,记者了解到,原本王琪老人等一行回老家第一时间要到父母坟上拜祭,但因为老人身体原因推迟了行程,王琪老人当天全天也未下楼活动,其间有部分亲属带着家乡特产上楼看望;而一直在酒店等待的众多媒体也尚未离开,王琪老人及家人何时回老家为父母祭奠扫墓及探亲等事宜尚不明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